《爱君诗笔有奇才 》
作者 ~赵新洪
河北保定
《红楼梦》被人美称为“诗化的小说”甲戌本。第一回:夹批“也有这样一句话:余谓雪芹撰写此书中,亦为传诗之意”。“诗”使万象化为美丽,在小说创作中能从诗情感人,总是难能可贵的,何况《红楼梦》的浓郁诗情,又充溢着它艺术整体的创造一一诗化的结构,诗化的意境,诗化的语言!今文友水伊人以多篇长诗介绍其诗品,也想说说红之诗为伊人助助威。
毫无疑问,曹雪芹是一位诗歌创作的能手。他的至交敦诚在《寄怀曹雪芹》有句云:“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佩刀传酒歌》也说:“知君诗胆苦如铁,堪与刀颖交寒光。”
据统计全书共有一百九十余首诗,这些诗作,既是贵族之家少年男女精神生活的真实反映,又可以说是曹雪芹铸造性格的艺术手段之一。红楼梦中许多章节,如第十七、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匾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第二十七回:埋香冢飞燕泣残红;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第四十五回:风雨夕闷制风雨词;第四十八回:慕雅女雅集苦吟诗;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第七十六回:凹晶馆联诗悲寂寞;第七十八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都写的是大观园女儿国诗生活的境界,特别是在这诗的境界和诗的氛围中,突出地塑造了林黛玉的个性形象。
有名的长歌行“葬花吟”,不就是黛玉悲剧命运寓情于景的诗意写照么!葬花,也就隐喻着她自已的青春被埋葬。那一连串“花谢花飞”暮春景象的描绘,对花魂鸟魂凄惋缠绵的悼亡哀调,都给黛玉的悲剧形象与性格以多面的烘托和渲染。就是这段情节里一首白海棠,三篇咏菊诗,其咏物的品格,不也都暗含着人物性格与风彩吗!能与菊花相辉映的,舍林黛玉而有谁?“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咏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问菊);“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那袅袅而来的寂寥的倾诉,谁都可以听出,在此情此境中,它只能是潇湘子的心声。
当然,“偶结海棠社” “夺魁菊花诗”不只写了林黛玉,也同时展现了大观园女儿国特有的精神生活的世界。的确,除去已死的秦可卿、太小的巧姐、金陵十二钗中的贾氏三春、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李纨、以至后来的薛宝琴都在这相互酬唱的雅境中显豁出各自不同的性格。但雅与俗在红楼梦的艺术境界中,从来也不是对立的相反的,而是雅俗谐趣,相互交融渗透,这正是《红楼梦》有异于其它“世情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之一。
在这段情节里,曹雪芹即描述了众姊妹吟唱评诗的雅境,又十分富于情趣的表现了贾母、凤姐、平儿、鸳鸯等家族上下主仆之间吃螃蟹相互调笑的世俗生活的场面,使这贵族之家家庭生活经纬交织的描述,呈现出新鲜别致又色彩斑斓的美学境界。
燕赵散人老玩童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