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篇 大清帝国赋(上篇)
李治民
明万历十四年,女真族首领努尔哈赤建国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自称天命皇帝。努尔哈赤死后,其子皇太极于沈阳称帝,改国号清。顺治元年,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消灭了大顺政权,迁都北京,逐步确立了对全国的统治。清朝前期,政治清明,农业、工商业极大发展,密集的商业城市形成,疆域辽阔、文化繁荣,史称康乾盛世。
(大清疆域地图)
1.大清建立
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
明朝初年大东北,女真祖先世代居。
海西东海建州城,三部女真不统一。
明在东北设都司,女真臣服立法规。
辽东总兵李成梁,信任女真让权力。
大明神宗十一年,建州女真挂军衔。
爱新觉罗努哈赤,爵位提升任指挥。
征服女真各部落,编制八旗权柄握。
都建新宾修城廓,建金称汗谋山河。
努尔哈赤将骁勇,起兵抗明抢地盘。
萨尔浒城明败惨,明失东北好河山。
努尔哈赤弃新宾,迁都沈阳摆战场。
宁远大战汗受伤,努尔哈赤一命亡。
爱新觉罗皇太极,承业登基废八旗。
消灭异己尊汗位,治国理政机构齐。
废除女真旧名称,更名满族天道兴。
后金国号改皇清,年号崇德论理深。
加强皇权都察院,改革衙门建文馆。
满汉平等消矛盾,重用汉臣尊汉人。
重视农耕护牲畜,发展冶炼手工业。
开科取士选人才,统一漠南立户籍。
平浪之盟朝称臣,松锦之战败明军。
承畴被俘大寿降,辽东防线全塌崩。
明大将军袁崇焕,山海关前挡清军。
皇太极帝兵受阻,太极思想新法刑。
收买朝臣诽将军,崇焕受刑入木笼。
北京民众齐起哄,乱刀杀袁理不明。
袁氏崇焕死无辜,清军入关无人阻。
太极入关兵锋猛,外夷王子归大清。
2.大清灭明
清世宗顺治(福临)、权臣(多尔衮)。
皇太极崩福临登,庙号世祖英明君。
年号顺治孝庄扶,多尔衮叔摄朝政。
明末闯王李自成,义军首领英武军。
攻克北京建大顺,明将三桂降大清。
皇叔指挥大清军,入关击败大顺兵。
顺治迁都驻北京,崇祯煤山思将军。
顺治二年清用兵,祭天告地立正宗。
大顺大西先后亡,南明老臣抗清军。
坚持抗清十余春,统一中华战事凶。
清军受阻步步艰,明将抗清凯歌旋。
清封三藩击云贵,南明灭亡国统一。
清朝兵锋占宝岛,宝岛归清立政权。
顺治七年国不宁,多尔衮叔去世终。
顺治亲政强皇权,开科取士整朝班。
减免徭赋固新政,奖励垦荒重农耕。
历史定性讲公正,追封明朝大忠臣。
3.康雍之治
清圣祖康熙(玄烨)、清世宗雍正(胤禛)。
世祖在位十七春,出家五台念佛经。
孝庄皇后扶玄烨,年号康熙圣明君。
辅政大臣鳌拜相,专横跋扈欺小王。
康熙设计除鳌拜,清除奸党整朝纲。
三藩割据内乱生,吴氏三桂反大清。
耿尚响应天要变,康熙派将削三藩。
清俄东北战争生,下令清军攻俄军。
尼布楚约划疆界,平息边患稳民心。
康熙亲征噶尔丹,噶尔丹溃不成军。
多伦会盟边城固,蒙古王子归大清。
强化皇权设政务,整顿吏治严考查。
重视农商兴贸易,废除先王圈地法。
鼓励农民垦荒田,人口增加丁税免。
笼络汉人兴理学,文治武功尊孔圣。
《康熙字典》历法新,通达数理韵符文。
亲临曲阜谒孔庙,举办博学鸿儒科。
重视手工强技能,丝绸彩缎棉布增。
瓷器细腻景德镇,对外物流通欧洲。
康熙在位六十春,皇清疆土大开拓。
经济发展国强盛,太平乐年民欢心。
康熙临终有嘱托,传位十四贝勒苛。
羹尧科多相商确,改十为于皇储错。
雍正胤禛上了位,打击争储众劲敌。
分化瓦解治朋党,皇权易主葬礼威。
心腹之患年羹尧,蔑视皇权功自傲。
毫不手软除祸害,确保皇权不旁落。
改革吏治强皇权,亲写封储密封严。
密折制度更完善,官员皇帝畅开言。
设立军机助决策,出兵青海扬军威。
罗卜藏丹被平定,勤于政事监臣民。
改土归流废贱籍,摊丁入亩增人口。
耗羡归公养廉银,官绅一体支差粮。
推行尊孔大祀礼,三纲五常道德规。
佛儒道家相融合,思想统一政权稳。
英明勤奋雍正帝,刷新政治清积弊。
吏法清廉库充裕,勇于改革国太平。
4.康乾盛世
清高宗乾隆(弘历)
雍正驾崩弘历登,年号乾隆是明君。
文治武功有建树,清朝逐强呈鼎盛。
宽严相济革弊政,平衡官场派系争。
施行仁政减税赋,兴修水利重商农。
严格考核选官员,明辨是非除内奸。
惩治贪腐除祸患,改土归流动武功。
几征天山大用兵,平定回纥叛乱生。
命名新疆设伊犁,西北边陲再无威。
二征金川兵大胜,除去土司派将军。
屯田垦荒设州县,控制西南边陲安。
东北沙俄常犯边,造屋栽树夺地盘。
下令边关不开市,遏制沙俄不犯南。
用兵缅甸调兵将,三战三败国无尊。
边将付恒谋略深,双方和议又和亲。
组织学者修文库,四库全书内容丰。
乾隆亲督分类别,后世赞颂圣明君。
六下江南访民情,民间疾苦记心中。
发展经济展国运,四海升平人口增。
掌控西藏朝拜礼,达赖班禅是活佛。
转世灵童继宗位,驻藏大臣权利尊。
美洲番薯进国门,农业产量大提升。
冶炼手工造船业,对外贸易库充盈。
乾隆皇帝是寿星,稳坐皇宫六十春。
禅让太子颙琰坐,嘉庆封父太上皇。
注释:
1.都司:古代军事建筑的名称,始建于元,鼎盛于明嘉靖时期,朝廷在此设置四品武官,统兵万余,旌旗漫卷。
2.八旗: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这种管理编制,既能打仗,又能管老百姓。清朝共设立这种编制八个,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旗帜,即黄、白、红、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把这八个兵民合一的组织叫八旗。
3.新宾:辽宁省抚顺市东南。公元1587年努尔哈赤在此建立后金。
4.萨尔浒战役:明朝万历四十七年,努尔哈赤在萨尔浒附近地区大败明军四路进攻的反击战,是明朝与后金辽东战争中的战略决战。
5.宁远大战:明天启六年正月,后金与明朝在宁远(今辽宁省兴城县)进行的一场战役,这次战役后金战败,努尔哈赤愤恨而死。
6.松锦之战:明崇祯十二年二月到崇祯十五年四月,明朝与满清在松山、锦州地区发生的一场战役。这次战役清军大胜,明军丧失关外四城,即松山、锦州、塔山、杏山而告终,此役为尔后清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7.承畴:指明主帅洪承畴。
8.大寿:指明将祖大寿。
9.孝庄皇后: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生皇九子福临。皇太极驾崩,福临即位,年号顺治,尊其母为“圣母皇太后”,开始参与朝事。顺治帝扶佑康熙帝登基,康熙帝尊祖母为太皇太后。孝庄皇后扶助顺治登基,维持了清皇室的团结,辅佑康熙平定三藩。康熙三十六年崩逝,享年七十五岁。
10.三桂:指明将吴三桂。
11.三藩:指云南的吴三桂,贵州的耿仲民,广东的尚可喜。
12.尼布楚条约:是中国清政府和俄国于1689年在尼布楚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
13.多伦会盟:是康熙皇帝为加强边防管理于康熙三十年在多伦诺尔(内蒙古多伦县)主持的会盟,康熙亲临塞外,亲自调解蒙古内部 的矛盾与纷争。
14.封储:储,指皇位继承人。封储,是把皇位继承人写在文件中密封起来。
15.羹尧科多:指康熙重臣年羹尧与隆科多。
16.改土归流:明清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政治措施。即改变过去以当地统治者为世袭官吏(土官)的制度。按照内地做法,委派有一定任期的官吏(流官)实行统治。
17.摊丁入亩:是雍正王朝赋税改革的措施。即取消按人头和地亩双征收标准,改为按土地多少收税的的办法,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18.耗羡归公:即火耗归公,指将地方政府的非法摊派合法化,其本质的财政公开化、透明化,即将此前征收的火耗银由非法变合法,同时由暗征到明征,并使其数量和用途固定化。
19.养廉银:即朝廷官员的补贴和衙门办公用银固定下来,防止官员任意摊派行为发生。
20.四库全书: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修编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综合丛书,历时15年,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谓《四库全书》,总编纂官纪晓岚。
【作者简介】
李治民,男,生1944年,家住扶风县城关街道双乐村,高中文化,中共党员,1964年参加教育工作,中学一级教师。任教期间一直从事中学数学教学与研究,曾两次获省级优秀班主任称号。退休后,创办(陕西省戏曲艺术职业学校),为秦腔梨园培养了众多艺术人才。曾担任城关街道政协组长,现任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党支部副书记。<扶风县城关街道西区老干支部演艺团>团长。主要作品有:《扶风县乐稼后村誌》(30万字),《扶风城西系列故事集》,戏曲《利剑出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