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为筹备黔江金鸡书院开院,千头万绪中,我既着急又犯难,尤其是想着给书院添上几幅亮眼特别的书法对联,却一直没有着落。多亏朋友牵线,请到卢德龙先生,让我以及金鸡书院有幸与先生诞下一段翰墨缘。
之前,我与先生素不相识。在微信里,我反复斟酌措辞,生怕唐突,冒犯了他。不承想,先生特别爽快利落,一口应承帮忙。不几天,三幅对联就托朋友带了过来。缓缓铺开对联,在飘逸而出的缕缕墨香中,我反复观看那笔力遒劲的翰墨作品,满是感动。筹备工作的琐碎、烦劳,就暂时抛之脑后了。
从那以后,我和先生就时不时在微信上聊一聊。每次交流,我都能感受到他对书画艺术的执着与热爱。加之先生说话特别实在,毫无大艺术家的架子,更让人倍觉亲切。一次次交流学习,让我如沐春风。
今年五月,金鸡书院计划办一场“丹青焕彩 榴月流芳——卢德龙书法国画作品展”。我试探着向先生发出邀请,本以为他那么忙,可能会婉拒,没想到他一口就应下了,还说一定要亲自来黔江参加书画展的开幕式。
开展前一天,先生早早地从重庆主城赶过来,顾不上休息,就开始过问布展细节。开幕式上,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观展时,他站在作品旁边,耐心地给大家讲解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在书院书画创作室里,先生舖开宣纸,现场挥毫泼墨,为书院又留下好几幅珍贵的书法作品。看着他认真创作的模样,我心里满是感激。远在浙江绍兴打工的黔江太极农民诗人胡长彬看到金鸡书院画展消息,特意撰联“求物外玄机参太极,取人间妙趣入丹青”,巧妙地将太极文化与先生书画艺术融合,称赞此次展览。黔江阿蓬江中学教师罗国全撰联“太极人撰太极联镶丹青盛会,金溪水叠金溪韵唱书院华章”,将地域特色与乡村文化活动紧密相连,为画展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和先生接触越多,心底就越发敬佩他。他的书画里,既有传承自老一辈的深厚功底,又流淌着新时代的生动气韵。执笔抬腕的每一笔、每一画,都能窥见他下足的苦功夫。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心里还一直装着传播传统文化的事,时时思考着怎么让更多的人感受中国书画的独特魅力。
现在,每次走进金鸡书院展厅,看着墙上先生的作品,我的心里就暖暖的。这份难得的翰墨缘分,不仅增添了书院文化光彩,更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真心希望先生以后的艺术路越走越顺,也盼着以后还能和先生一起,为黔江的文化事业做点实事,把这份温暖的缘分一直延续下去。
(題图:滿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