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高考,始终是时代青春叙事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串联起个人奋斗与家国发展的轨迹,在岁月长河中折射出不同代际的追梦光影。当2025年的高考尘埃落定,千万家庭的期盼与学子的拼搏再次成为社会聚焦,而汤润芝这位八旬老者《关于六十一年前高考的回忆》,恰似一部跨越甲子的“青春备忘录”,带着岁月的厚重与温度,向我们缓缓展开。
在这篇回忆里,我们能看到上个世纪60年代的真实剪影:物资匮乏下,求学是“食不饱腹仍奋发”的坚守,升学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艰难,录取是“凑钱凑到愁容满面”的心酸,成长是“补丁摞补丁仍励志笃行”的倔强。从“求学路”的困苦,到“抉择间”的挣扎,从“录取时”的忐忑,到“入学难”的窘迫,再到“大学行”的奋进与“甲子悟”的感怀,每一个小标题串联起的,不仅是一位老人的高考记忆,更是一代青年与时代共振的奋斗史诗。
它让我们看见,高考从未只是一场考试,而是裹挟着家庭期盼、时代烙印的人生试炼;也让我们懂得,不同年代的青春虽面临各异的困境,却都闪耀着“不服输、向前进”的光芒。当我们透过这篇回忆,回望过去、凝视当下,更能理解高考作为“青春大考”的深层意义——它考知识,更考韧性;它决定人生走向,却不定义人生价值。
愿新一代学子能从这份跨越甲子的回忆中,汲取前辈的勇气与坚韧,明白“辉煌在未来,希望在青年”的重量;也愿我们都能在时代的更迭里,记住高考背后那些关于奋斗、关于家庭、关于国家的珍贵联结,让青春的力量,在传承中愈发闪耀(天琮)。
回忆六十一年前的高考
汤润芝
2025年的高考已经胜利结束了!在公布了高考成绩后,真是几家欢乐几家忧呵!各省、市的“高考状元”们陆续被清华北大等名校抢走!达到录取分数线的万千学子们正在为填报志愿斟酌着,掂量着。今年又将有一千多万名莘莘学子陆续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激动、庆贺、兴奋、期望,充满了各个校园和数百万家庭!今年升学无望的学子们在度过了艰难的失落遗憾的苦闷期后又提振起精神,踏上了复读、择业、创业等新的征程。面对如此引人瞩目的青春大考,静观这场关系千万莘莘学子实现梦想和家长期盼的激烈竞争,作为一个也经历过高考且年过八十的老者,我思绪万千!这又自然引起我对61年前我参加高考并被哈工大录取的难忘情景的辛酸回忆!
一、求学路:困苦中坚守的青春
早在上个世纪的1964年,我们国家刚刚度过了忍饥挨饿缺衣少穿的极其困难期。我在初、高中几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几乎都是在食不饱腹衣不抗寒的艰难条件下度过的。我和其他许多同学却不畏艰苦,奋发学习,艰难且圆满地完成了从乡镇中学升入聊城三中,且在高中三年成绩一直很优秀,1964年并顺利参加了全国大学的统考,以高分被第一志愿哈工大录取!年长的同志都知道,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异常困苦难过,常常以能够吃饱一顿饭是每个人最大的奢望和期盼!可以想象,正在风华正茂的万千学子们每天都面临着忍饥挨饿、冬冻暑酷和学习压力的多重严峻煎熬和考验!就升学压力来讲,那时候高中就极难考!特别是一九六一年全国高中大幅度压缩精简,象聊城一中、三中这类重点高中从过去招四个班、八个班到当年仅招收两个班,计92名新生,其他县的中学只有一个班的限额。能升入一、三中重点高中的其他县仅有几名优秀生,可以说都是当年的小学霸了!其中还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生活极度困难而被迫退学。我所在高三一班毕业时仅剩有42名同学。有如此艰难经历的高中毕业生,若能升上大学尤其是重点名校真是万般侥幸喜悦和值得嘉贺!
二、抉择间:军校梦的起与落
我作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经过政审和体检,面临参军、考军校和升地方大学的多种选择。当时我是多么渴望能考上军校呵!其次是当个技术兵,也是良好的期待和结果!因为不交学费并有津贴还有军衣穿,这和父母的愿望如出一辙,完全吻合。我和父母几乎都没有做上地方大学的任何思想准备,一是出于对军人的尊敬和热爱,第二更是生活实在困难,上完高中已勉其难,实在无能力再为我上大学而进行资金筹措。于是我和全家都洋溢在升军校和征兵的热切期盼和憧憬中。
三、录取时:忐忑与惊喜的交织
一九六四年的高考时间是7月15日~17日三天。至八月中旬我还未收到录取的信息。实在按捺不住,于是我约着家住北陶的同班同学杜增昌,二人骑着借来的自行车,途经120多里来到母校聊城三中。赶到时天已黄昏,一进校门就遇到教代数的高文秀老师。高老师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俩:“汤润芝,你考上哈工大;杜增昌你考入山大。通知书都在你们班主任赵道林老师那里”。我得知后心里也算踏实,但决不兴奋,更多的是忐忑。于是我们到了赵老师处,考入同济的孙林安也在场。赵老师对我们班的录取成绩和我与杜增昌等同学考入名校都十分满意!赵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考得不错!两个考上哈军工,两个哈工大,一个西交大、一个同济、三个山大,还有北京医学院(现并入北大)、北京工学院(北理工)、中央财经金融、北钢、北邮、北林、东工(东北大学)、山工、青医、东林、东油、南铁、唐铁及保送省委党校一名等三十多个本科;二班考得也很好,其中一个清华,一个北大……”。我们拿着录取通知书并且互相传換翻阅着,相互问候和祝贺!后来得知有几位成绩虽然也不错,但由于政审不合格而不幸落榜,十分惋惜!听老师们说,考入哈军工、空军工程和空军气象的祝士春、李学志、汪保明、陸宗海、王晓峰等七名同学前几天仅提着个线网兜就轻装入校了!我内心充满了极大的羡慕和向往!心里想,我能和他们几个一样多好!
四、入学难:凑学费的心酸历程
第二天,我揣着哈工大入学通知书和杜增昌一起从母校聊城三中骑着自行车朝老家奔去。一百二十余里的路途中,我一直忧虑的是如何面对父母,愁的是他们怎么能凑得起几十元的入学钱?一进家门,看见老母亲正坐在堂屋外面纺线。她看见我立即露出期盼和喜悦的面容。当我非常不自愿地告诉她因我红绿色弱没有被军校和技术兵录取,却考上了地方院校第一志愿哈尔滨工业大学时,她象摊上重大灾难一样,惊恐不已,片刻愁容满面,唉叹声不断,因为要为凑齐几十元上学费用而犯难!我象犯了错误做了错事一样心里不安,也不知道如何安抚规劝!待父亲和兄长回家后,全家也都为此愁眉不展!母亲也没心思做晚饭了!咋办?不上,太遗憾!上,钱怎么弄呵?不一会儿消息传遍近邻,亲邻们也都到家里来了!七言八语,多数也都为我是全村(3000多人口)历史上第一个考上大学,经我介绍,哈工大还是全国重点院校,也是国防科委名校而高兴祝贺!他们也都劝我父母砸锅卖铁也要供我上大学。经五伏亲人近邻们规劝,众人集思广议,确定只好卖猪卖羊,后来又依托在邻村农信社工作的姑夫贷款三十元,好不容易凑集了八十元钱。现在想一想,那时候供孩子上学,家长没有明确的理想和目的,只要孩子愿意上,家长就供你,能多识点字,学点本领就是好的。考上大学要花钱了,家长就傻眼了上愁了!
五、大学行:励志成长的岁月
1964年8月22日我带着六十多斤行囊,怀揣着八十元钱,大哥借着邻居的自行车,把我送到40里开外的县城冠县,又乘长途汽车赶赴禹城火车站。到禹城后需上卫生间。行李咋办?放在外面有风险,那时的厕所又小又脏,放在地下太脏,只能背着行囊解手,实在艰难,至今刻骨铭心,心酸胆寒!然后花了10.35元买了张半价学生票,坐上我生平第一次见到的火车,历经近四十个小时来到了哈尔滨火车站。当办理完了一切入校手续并简约备齐生活学习用品后,入校第三天我就毅然决然将剩余的30元寄回老家,以偿还家中的贷款。我深知父母为培养我的艰辛付出,六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还仅是在特殊年代的1967年免车票回了趟家,日常学习和生活消费全靠每月18.5元的助学金勤俭度日,基本上再未从家中要钱。衣服破了自己缝补,件件补丁罗补丁。连棉衣棉裤和被褥也是自己折洗,且都由自己缝连。大学期间我刻苦学习,积极上进,一入校就当上了年级学生干部,入学第一周我那篇《一个乡村穷孩子跨入哈工大所思所想》还登载在哈工大校报上。入校次年也光荣入党,还兼任班长,多次评为三好,我努力以自己的行动未辜负父母重托和国家的培养。
六、甲子悟:往昔与今朝的感怀
我高考上大学至今一个花甲过去了,唯独遗憾的是我至今还不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是多少。仅仅知道当年来山东录取的八系党总支卢副书记入校第二天一见到我就说:“汤润芝,你的高考成绩很好!”一入校就当系学生队干部还兼课代表,这和我高考成绩很好不无关系吧!在六机部四O四厂工作期间,组织安排我替探亲的干部看管档案,我住在档案室一个多月,我的档案就摆在我睡的床对面橱子里边,我多想知道自己的高考成绩呵,但我就自觉地坚持不翻看,因为我深知看自己的档案是违规的!唉!那个年代的人真严格自律呵!也真太死板啦!大家都知道,现在能考入哈工大很难,当年更不易呵!要知道,1964年全国仅招12万多名本科呵,哈工大这个老校也仅招收仅八百来名新学员。现在全国每年都扩招到一千多万哪!比过去扩增数十倍近百倍。唉!现在想一想,我一个农村穷孩子,在那个连生存就异常艰难的年代就能考入第一志愿哈工大,很应该感到知足和骄傲吧!但当时为入校却经历如此苦难?时代变好了,作为一位老大学生,我更期待今年的万千学子能升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实现自己的梦想和志愿!
六十一年过去了,现在和当年真是今非昔比。我非常羡慕赶上如今好时代的一代青年,当然我也理解你们面对的新的压力和困难,但和我们那个时代比,你们总是应该知足的幸福的!虽过了一个甲子,但当年高考和入大校的往日情景恰似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深刻,终生铭记!现在回忆起来不知为什么竟落泪心酸,感慨万千,也励志弥坚!我作为一位老者,愿尽微薄余力,为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进步发展更快更好和人们都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增添一片瓦一块砖!
新一代莘莘学子们,高考虽是人生的一场重要战役,但并不决定人生的全部!人生的路很长很远,真正决定人生厚度的是经过这场战役之后,认真总结经验,不管输赢,是否会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坚持不懈地不断地向新的高峰登攀?辉煌在未来,希望在青年,只要励志笃行,英勇奋进,我们老一代对你们的广阔前途和美好未来寄予深切的希望和诚挚的祝愿!
2025年7月2日/乙巳六月初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