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杰地灵望泾村》拾遗文/张利莹 崔小平 陈荣升
泾河流经眭城古渡头西侧时,转了个大湾,像一条曲屈盘旋的虬龙,望泾村恰像嵌在龙背上的一明珠,闪闪发光。
望泾村在满清当政那阵儿叫蔡家乡,是今之蔡氏族人居住地,村子南边即是滔滔泾河。河上自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以来,一直是靠舟楫摆渡。唐朝时,则天皇帝在河南白蟒原上为其母修建陵冢,冢前的石雕,如石狮,独角兽,翼马,华表等全是在村南河滩雕成的,百十亇石匠不分昼夜才雕成的。据说那尊巍立在陵冢,司马道两侧的雄䳄独角怪兽,每尊七十二吨重(现代人用现代科技手段测算的)的巨石物什,是怎么从望泾村的河滩,即河北岸运过河,又运上二,三十丈高的白莽塬,立在陵冢前的!当时传说是,在泾河枯水的大寒时节,匠工们绐上塬的坡道路面浇上水,让结上一层厚厚的冰,然后用数不清的牛马冰面上拉上去的!,这些牛马,是土地神,河神借用泾阳,咸阳,礼泉一带百姓的。极其神妙,连天地神灵,泾河龙王都受则天皇帝驱使,投入到那往塬上运送石雕的场合!
由于望泾村南邻渡口,这儿又是场面壮观的雕石场,人们便把原来的眭城古渡口改为修石渡,以纪念当日天地间最壮观的场景,以至今日,人们身临其境,仿佛那场景历历在目,那叮叮珰珰的锤击凿雕的清脆铁石声依然在耳。
现在,当年荡漾在望泾村上空的桨橹声和壮美的泾河号子声连同舟楫声的优美旋律,已成了历史传说。代之而起的是横跨泾河的钢水泥大桥像巨龙一样飞越的长龙勾通了南北两岸,北往南来的车辆,客商及上咸阳,去泾阳乃至塞外的人们,再不用河边,坐船过河了!通过大桥的客,货车辆,疾驰在村东的二一一国道上,铮亮的鸣笛与天上的飞机螺旋桨声一起,在村子上空迴响蔡家乡原址在今村东南方,是泾河岸边有名的村庄。村庄住户是清一色的蔡姓人,日子平安舒心。谁料清朝同治元年,泾阳回民连同大荔等地回民举旗反清,泾阳成了兵连禍结的重灾区,县城及城周村庄全被火焚,蔡家乡的葵氏一族,组织抵抗,据守堡城,由于多是庄稼汉,怎能抵得过凶悍的攻城者,村堡城破,回回疯狂屠杀,堡内蔡氏逃不走的均成了刀下之魂,破城者还用熊熊大火将村堡烧为灰烬。
瓦砾遍地,血雨腥风,惨象目不忍睹!清廷急调左公宗堂任陕甘巡抚大臣,才平定了陕西,泾阳一带才兵禍弥消。回民远遁,蔡氏只有一户回归,只好在原堡北面建起新居,后来有些投亲靠的移民,流亡他乡的,本村村民回归本土村人,逐渐形成村落,即今之望泾村。
村西北一里许的大田中,有三座并排相连的石牌楼,牌楼后面是天官墓,天官即是明朝万历时吏部尚书张问达,张问达为有明一代名臣,后因直谏,触及宦竖被杀,人传葬入土的是皇帝省悟后。追悔莫及,令铸一颗张天官之头安于尸身而下葬的。后墓冢頻遭被盗,,只有那几座石牌楼在诉说天官大喜大悲的往事了!
据老一辈传说,原先的蔡家乡(堡)内座立着三庙一寺,有关公庙,土地庙,武财神庙和一座观音寺。都被回民们烧毁了。先人们传说,观音寺院规模极大,前有山门,后有菩萨殿,里边供奉着一尊铜铸的菩萨,金灿灿地十分耀眼,信徒非常多,菩萨很灵验呢!劫难后不知铜像落于何人之手?有人说:现在咸阳博博物馆内,被列为珍贵的文物。武财神庙旧址上现在已新起了一座大酒店,名为“唐汇七号”生意红火,人迹接踵。
还有人传说,蔡家乡有一富户在村子被攻破前夜,曾在庄后埋了七老瓮八石槽金银和玉帛锦缎等物,沦为废墟后,不知所终。有人说:学大寨平整土地时,还有人取土时,挖了个黑釉瓷罐。传说纺纭,不一而是!"唐汇七号"!东边不远处有一座大冢,学大寨那阵被平时,发现陪葬有把明晃晃的大刀,有人说这是明朝一位嵩等将官的坟冢。还有人说这是胡家的先人,很荣耀的!说到荣耀,望泾村还出一位皇上钦点的翰林,成为天下秀才所羡慕崇拜的偶像!堡内张家在皇清雍正,乾隆年间有位文才,孝悌出类拔萃的士子,被西安府拔为岁贡生,至今石碑赫然,当时,是多么地尊贵荣耀!
望泾村(蔡家乡)不只地灵,更值一提的是杰出的人才,胡家可谓才人辈出,远的不说,只说胡家,现今胡正安已故之父胡应南曾和于右任有交往,只好隔海望故乡,胡家学子胡占宁,学生中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后,进入国防军事工业研究所,是望泾后学的榜样!胡玉春,唐守年,王银发勇于参加志愿军,入朝后作战事迹卓著,诚为一村之荣!胡百瑞从教从商,曾捐文化书籍给中央警卫部队;晚年习书,书法精妙,运笔传神,曾倡导与人成立泾阳县农民书法协会,成绩斐然。钱家钱思芳曾在吉林航校任校长兼政委,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航空人才,他的业绩,被一驾驾银鹰用穿云破雾之笔写在蓝天上!
望泾村蔡家,张家,王家也是人才辈出。前边所述被西安府拔为贡生的张门,现代依然辉煌,解放后,其门优秀青年张百亮,被选为海空部队飞行员,因在朝鲜,驾雄鹰曾击落美帝王牌战机的突出表现,霄受到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为国争光,光耀泾阳,莫大的荣光,真是望泾村人的骄傲!
望泾村有个北庄子,北庄子金家出了个金跟寅,医科大学的优秀学生,曾在甘肃某地医院工作,后得知泾阳急需爻又泾阳医院任外科用任,用一把精湛的手术刀为当地数以百计的患者挽留住了生命,赞誉满泾阳,美名满三秦,“金一刀”的桂冠是多么地耀眼,
望泾村,泾河一座重要的古村,古渡,摆渡过河束泾阳的外乡人,一踏上望泾村,就望见五里之外的泾阳城。心里是多么地欣喜!今天的望泾村,已乘座着社会主义建没的新时代列车,伴着泾河随着时代前进鼓起浪花,会越来越美丽!望泾村的子民也在康乐幸福的列车上唱甜美的歌,带着笑容,奔向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