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蚂蚁
文/刘乙苏
好多人闲下来调侃着:“看把你闲的,看蚂蚁上树吧。”嘿嘿!那天等车无聊,突然间来了闲情逸致,还真盯上了一只蚂蚁。
那是一只正值青壮年的工蚁,浑身黑色,有颤巍巍的触角,三段身材棱角分明,嘴里叼着比它重几十倍的食物,我不仅为这小东西竟然如此神力产生好奇:跟上它,看它到哪里去,我心里说。
蚂蚁自顾自地往前奔。我躬下腰目不转睛地跟着。只见它在高低不平的石头窝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来回扭动着,嘴里的食物也跟着摇摇晃晃东倒西歪。我不知道它嘴里叼得什么食物,也不敢惊动它,怕它把食物掉了前功尽弃。
就那样跟着,跟着。一米、两米、三米……。一个小坑挡住去路,这对它来说那是万丈沟壑,可它并不在乎,径直前行。要过坑了,往下走它就屁股朝下嘴朝上叼着食物往下扯,上坑了,它又屁股朝上嘴朝下叼着食物往上拽。有时有棍子或者小石头绊掉了食物,它就用触角到处寻找到食物再叼起继续走。如果遇到很长一根棍子,那是遇到了康庄大道,走得飞快。当我跟着蚂蚁走了十几米远时,等了一个多小时的公交车终于来了,而那只蚂蚁还在急急地往前奔……
我到底没能等到蚂蚁到达目的地,但是我知道它一定是给几百乃至几千个蚂蚁家族搬运粮食,因为它是一只工蚁。
当我了解到蚂蚁家族有很强的等级制度,分工明确,而且工蚁能搬起比它自身重四百倍的东西时,心里不由产生佩服之情。
蚂蚁和其他所有的物种一样,都是大自然的臣民,各自有各自的世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对蚂蚁的组织能力,搬运能力以及毁坏程度真的不可小觑。
一只蚂蚁启发了我:认准了目标就坚持不懈地往前走,看待任何事物都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要究其本质。
作者简介:刘乙苏,爱好文学,和老伴著有《大山儿女》一书。在《老人世界》《河北农民报》《清风》《邢台日报》《牛城晚报》发表作品近百篇。散文《婆婆的心里话》获2015年全国报纸副刊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