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丝路诗刊】冷先桥:加沙手记(组诗6首)
【丝路诗刊】冷先桥:加沙手记(组诗6首)
精华热点
加沙手记(组诗6首)
冷先桥
1、加沙手记
每一粒沙都含着盐——
从孩子眼角抠下的那种,
混着砖末,凝结成
血。
废墟列队站立,
像被按倒的人,来不及
伸直脊梁。
昨夜的炮火,还卡在
某扇半开的窗缝,
像一声 未喊完的“娘”。
水在管道里断了气。
面包碎屑,比希望更轻。
母亲用最后一块布,
裹紧孩子的脚——
那里,新磨的血泡,
正对着天空 眨眼睛。
隔离墙的影子,越拉越长,
吞下半个太阳。
墙这边,有人点数炮弹涂鸦,
像点数 新摘的石榴。
墙那边,一只手伸出瓦砾,
想抓住什么,最终
只攥住 一把
发烫的灰。
上帝的镜头,对准这片土地,
直播泪的形状:
有的淌成河,有的
凝成 墓碑上
未干的刻痕。
那些未长大的名字,
还粘在未拆封的课本里。
风一吹,
就碎成 无人拾起的
纸蝶。
而明天,
太阳照常升起——
像一块烧红的烙铁,
要把“加沙”二字,
烙进 所有
视而不见的眼睛。
2、伤痕的两面
——致奥斯维辛的砖
每块砖都记得
雾的形状。
当纪念馆试图拧开一丝凉,
铁管的阴影刚探进营区,
就被一声尖叫 拽回1943。
天花板的喷头 仍在滴水,
只是这次,悬在半空的
是未出口的 道歉。
一群少年走过监舍,
他们的笑撞上铁栏,
碎成银箔。而砖缝里,
无数双眼睛 正盯着
他们球鞋扬起的 灰。
我们都被训诫:
这里的沉默 需用一生 跪。
3、 辛德勒的戒指
金牙熔成的环,
刻着“救人如救世界”。
后来,他的遗孀在阿根廷,
抚摸每月养老金,
像抚摸戒指上 磨平的字迹。
锡安山的泥土覆盖他,
而电影里的月光,
总在宣发时 准时亮起。
那些被救的手,
也曾试图托举什么。
命运的秤 总向喧嚣倾斜。
当“感恩”被制成标本,
陈列于募捐箱玻璃后,
谁还听见 戒指在展柜里
那声轻咳?
4、 隔离墙手记
墙左,自来水在管中唱歌。
孩子们给炮弹画笑脸,
像给仇恨 寄出一张邮票。
墙右,血沿砖缝爬行,
试图翻越界碑时 被阳光晒干,
成了地图上 未标注的红线。
哭墙的石块接住太多祈祷,
也接住一群学生的笑。
声音弹回来,
落进加沙的废墟——
一个孩子正数着
天上的无人机,像数着
不会发芽的种子。
5、 伤疤在直播
奥斯维辛的锈,仍粘在历史袖口。
加沙的血,已漫过直播屏幕。
当年喷头下的恐惧,
如今站在坦克上 成了勋章。
有人举起“受害者”的旧照,
遮挡枪眼,却忘了
镜头正对准 墙的另一面
那些正在撕裂的 新伤。
6、流沙与盾牌
风华是漏指的沙,
苦难是块海绵。
吸饱泪水 便膨胀成盾。
当炸弹落向他人屋顶,
它是“自卫”的通行证;
当碎片溅上自家窗棂,
它便渗出1945年的水渍。
我们观看一场魔术:
受害者的面具 撕下,
便是施害者的脸。
只是观众席上,
总有人 将掌声
拍给 聚光灯下的血。
2025.04.25于佛山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