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流光昼夜中。
回首旧尘千山远,
转身余影一生空。
求来幸福常迷路,
觅得清欢却转蓬。
且看眼前风景好,
人生百载若惊鸿,
三餐四季与君同。
《人间好光景》
人生总在忙忙碌碌中悄然滑落,
一眨眼,是清晨与黄昏的交错;
一回首,是春去秋来的年轮转动;
一转身,是一生的告别与沉默。
我们走过了山高水长,
追逐过星辰大海,
却忘了幸福,
从不是远方的幻影,
而是眼前的微光。
它藏在眼中的风景里,
落在碗中的一餐饭里,
守在身边人的笑容中,
三餐四季,不疾不徐,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便是岁月最温柔的模样。
不必问未来有多远,
也不必念过去有多深,
真正的幸福,
就在这一刻的心安。
《陶轮》
总说来不及,
怕目光追不上晨昏的羽翼,
怕指缝漏尽流沙的叹息。
一眨眼,朝露坠入夕晖的瓮底,
一回头,巷口空余风声的足迹,
一转身啊,背影便融进苍茫的烟缕。
于是狂奔,向虚设的明日索要凭据,
向褪色的昨日打捞沉溺的珠玉。
却任由,此刻的炉火,
在焦渴的眼底,无声坍熄。
直到那天——
看见米粒在沸水中舒展成云絮,
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窗棂,
却清晰了父亲掌纹里蜿蜒的雨季;
听见汤匙轻碰碗沿的叮咚,
像星辰,落进母亲絮语的柔波里。
桌布上洇开的暖意,
是老茶,也是未曾言说的爱意。
原来时间并非盗贼,
它是掌心转动的陶泥。
幸福不必在远山刻下印记,
它正栖息于——
你递来那碗汤羹蒸腾的雾气,
孩子睫毛上颤动的晨曦,
夜归时,门廊下那盏
为你低垂的、温驯的灯火里。
捧住这碗人间烟火吧,
它是易碎的琉璃,
也是不灭的星系。
趁陶轮未停,
趁光,
正温柔地,
落在我们共同的碗底
《刹那即永恒》
钟表的齿轮咬碎晨昏
沙漏倾倒时
童年的纸船已沉入岁月的河底
日历一页页撕成蝴蝶
还未来得及数清
青丝便被秋霜悄然吻白
总在追赶地平线的光
却忘了
掌心正握着最暖的太阳
窗台的绿萝又抽了新芽
饭香漫过厨房的玻璃
孩子的笑撞碎暮色
皱纹里藏着的温柔
在茶杯氤氲的热气里
晕染成永不褪色的画
原来幸福早把答案
写进每一次
烟火缭绕的对视
和永不缺席的晚安里
【作者简介】胡成智 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从事于文学创作,目前为都市头条的编辑、并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之后又在作家进修班学习深造,中篇小说《金兰走西》曾荣获过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大多诗词在“歆竹苑文学网”上发表。近年出版过《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和《胡成智文集(杂篇)》三部曲。目前致力于风水学的研究和实地考察。文学创作曾一度搁浅。如今晚年拾笔,又续写新的生活。
风吹麦浪,一年过半。
接下来的日子,别让自己太闲,
好好努力,静待收获。
The wind blows the wheat, half of
the year. In the following days, don't let yourself too idle, hard work,
wait for the harvest.
芒种到了,仲夏夜之梦开始了,柔软的晚风,闪亮的星,雪白的栀子,金黄的杏儿,他们都在讲述着这个夏天该有的故事...
布谷远鸣叫,云雀高声唱,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今日芒种,忙有所获,不负耕耘。
螳螂在上一年深秋产的卵因感受到阴气初生而破壳生出小螳螂
在民间,一些地方流传着芒种日“送花神”的习俗。绚丽的夏花此时渐渐零落了,层层叠叠浓淡不一的绿色,成为芒种的主色调。人们依依不舍地饯送花神归位,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的相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