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忠信
“诗可以群”,诗歌唱和自古以来便是文人雅士交流情感、切磋诗艺的雅事,而在民间诗坛,这一传统同样焕发着蓬勃生机。陈振民先生步高霞女士《荷花盛开七绝二首》之韵所作的诗篇,不仅展现出二人之间的诗缘雅趣,更折射出民间诗词群体相互激赏、共同创作的活力。在陈振民的笔下,既有对原诗意境的呼应与升华,又融入了个人的独特感悟,充分彰显了民间诗词创作接地气、重真情的特质。
陈振民第一首诗中,“一过琼池别有天,恍如蓬岛会婵娟”,开篇便以奇幻的笔触营造出超凡脱俗的意境。“琼池”“蓬岛”等意象赋予荷塘以仙境色彩,相较于高霞原作中质朴的“半亩方塘”,这里增添了几分浪漫与梦幻,却又与“会婵娟”的表述一脉相承,延续了对荷花柔美姿态的赞美。“红颜绿盖扬清气,凡身亦觉爽如仙”,此句与高霞诗中“红衣翠盖两婵娟”“醉倒诗人李谪仙”形成巧妙呼应,同样以“红颜绿盖”描绘荷花荷叶,强调其散发的清正之气,让置身其间的普通人也仿若羽化登仙,在对荷花高洁品性的歌颂中,传递出涤荡心灵的力量。这种以通俗语言描绘超凡感受的写法,既符合民间诗词通俗易懂的风格,又使读者能够真切体会到诗人沉浸于荷塘美景时的陶醉心境。
第二首“菡萏一园景色新,诗人出句顿生神”,起笔点明荷塘景色之清新,紧接着将视角转向诗歌创作本身,对高霞的诗才予以高度赞扬。“诗人出句顿生神”直白而真挚地表达出对原诗作者的钦佩,这种在唱和诗中毫不掩饰的赞赏,体现了民间诗友之间真诚质朴的情谊。后两句“人间尽此情方好,秀了江山秀自身”,由景及情,从荷塘美景延伸至对人间美好情感与高洁品格的向往。“秀了江山秀自身”既呼应了荷花装点江山之美,又暗含诗人期望人们都能如荷花般提升自身精神境界,赋予诗歌以积极向上的现实意义。这种从自然之景到人生感悟的升华,与高霞原作中借荷花表达精神追求的手法异曲同工,却又因个人视角的不同而别具韵味。
陈振民的这两首步韵诗,与高霞的原作共同构成了一幅民间诗坛相互唱和、相映成趣的美好图景。它们语言平实却不失韵味,情感真挚且富有内涵,既保留了民间诗词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特点,又在咏物抒情中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这些作品的诞生,印证了“民间有高手”的论断,也让我们看到,在民间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诗词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阳春白雪,而是大众表达情感、传递思想、交流共鸣的鲜活载体。诗人们以日常所见之景、所感之情为素材,创作出一篇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让诗词真正走进大众的心灵,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延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