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山水:一滴水的千年禅意
——桑恒昌诗中的古典基因与当代回响//天琮
济南素有"泉城"之称,七十二名泉如明珠散落城中,千年流淌不息。著名诗人桑恒昌先生的《泉城山水(组诗之三)》以凝练而富有张力的笔触,捕捉了泉城山水的灵魂,让这一滴水承载了千年的文化记忆与当代精神诉求。泉城山水不仅是地理景观,更是中华文明千年精神载体,是连接古今的精神桥梁。
一、历史与现代的醉意交融
"每临湖畔心先醉/醉春风醉秋月醉冬雪/身系美人痣的夏雨荷/先醉了历史后醉了八方"——桑恒昌先生笔下的夏雨荷,不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成为泉城山水精神的一个生动注脚。这滴从历史深处渗出的泉水,在时光中愈发清澈,醉倒了四季,也醉倒了每一个驻足湖畔的现代人。
济南的夏雨荷传说早已融入城市血脉,桑恒昌通过"醉"字的重复使用,创造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沉醉感。这让人想起宋代文人苏轼"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豪迈与超脱。当现代诗人凝视湖畔时,他看到的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历史长河中那些被铭记的瞬间。夏雨荷这一形象,成为连接乾隆盛世与当代社会的文化符号,让历史不再是尘封的记忆,而是可以"醉倒八方"的活态存在。
二、莲花意象:从周敦颐到桑恒昌的精神传承
《明湖莲》中"你若邂逅一朵莲花/莲便香透你的风骨/那是人间独崇的美/一莲一朵凌波成佛"的诗句,与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一脉相承。但桑恒昌赋予了莲花新的现代性内涵——它不仅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更成为"凌波成佛"的精神符号。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融合,形成了独特的中国禅宗,而莲花作为佛教圣物,在中国文人心中早已超越宗教意义,成为超脱世俗的精神象征。桑恒昌笔下的莲花,既是对传统的致敬,也是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回应——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香透风骨"的莲之精神。这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的禅意境界,桑恒昌通过现代诗歌语言,让这种古典禅意获得了新的表达方式。
三、神话重述:大明湖的当代诗意转化
"九天仙女百花仙子/沐浴泉水的恩赐/不慎滑落佩环/满湖尽是翡翠"——桑恒昌在《大明湖》中的这段描写,与《楚辞·九歌》中湘君湘夫人的神话遥相呼应。上古神话中的神灵常常与水相伴而生,而桑恒昌笔下的仙女则将泉水幻化为翡翠,完成了从神话到现实的诗意转化。
明代诗人王象春曾咏济南:"湖干烟乱柳毵(san)毵,是处桃花雨半含。"古人眼中的湖光山色,在桑恒昌这里获得了新的表达方式——不是直接的景物描摹,而是通过神话重述和意象转换,让读者在现代语境中重新发现古典之美。这种对神话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使泉城山水成为连接古今的媒介,让上古想象在当代诗歌中获得新生。
四、夜色禅意:从杜牧到桑恒昌的意境延续
"晚云有些呆倦/卧在湖面上缠绵/是梦是幻所有星星/都开成金蕊睡莲"——《明湖夜色》中的这段描写,让人想起唐代诗人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意境。但桑恒昌的夜色更加空灵,"金蕊睡莲"的比喻将星空与湖水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超现实的梦幻感。
中国诗歌自古就擅长营造意境,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张若虚"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朦胧,都在桑恒昌的诗中得到了现代回应。当现代诗人凝望夜空时,他看到的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星辰湖水,更是千年文人共同构筑的精神家园。这种意境的营造,使泉城夜色超越了地理概念,成为一种文化想象和精神寄托。
五、泉水哲思:"每天诞生一次"的生命智慧
"天然喷涌的泉水/初吻情浓的空气/和太阳一样/每天诞生一次"——桑恒昌在《泉城诗诵》中的这四句诗,传递出对生命本真的礼赞。这"每天诞生一次"的泉水,象征着诗人对永恒与瞬间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泉水源源不断地喷涌,正如生命在每一刻重新开始。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超然,在桑恒昌这里获得了当代诠释。当城市化的浪潮席卷全球,泉城山水成为现代人寻找精神归宿的一剂良方——在这里,我们不仅能欣赏自然之美,更能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平衡。这种"每天诞生一次"的哲学,与《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观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六、一滴水中的文明倒影
从夏雨荷的历史沉醉到明湖莲的禅意绽放,从大明湖的神话重述到泉城夜色的梦幻书写,桑恒昌的诗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泉城山水精神世界的大门。这滴穿越千年的泉水,不仅滋润了济南的土地,更滋养着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
"泉城山水:一滴水的千年禅意"——这组诗最终指向的,正是"上善若水"的永恒智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样的诗意栖居——让心灵在古老与现代的对话中找到平衡,让生命在传统与创新的交融中获得新生。桑恒昌的诗歌证明:真正的山水诗从不是风景的标本,而是将历史、神话、哲学与当代心灵熔铸一炉的精神实践。当我们凝视泉城的一滴水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
H₂O分子,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积淀的精神结晶,在当代诗人笔下重新闪烁的光芒。
2025年7月3日/乙巳六月初九

作者简介: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商业厅退休处长,山东东夷文化与骨刻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写作学会会员,垂杨书画院特聘艺术家,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荣获2024年度竹庐文艺奖十大散文家称号。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