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人家
尹燕忠
我的故乡就在黄河岸边,离着有七八里地吧,因此对黄河就有深深的感情。
我们乡镇离河最近的有八个村。后来参加工作了,牵涉黄河沿村要防汛、垫房台等工作,所以对黄河就特别亲近,那里的故事听得多一些,风俗也知晓的多一些。
最早接触黄河是在田山电灌站和望口山村建排灌站工程,天热了,我们小青年就到田山西边去游泳,河水有时就急流汹湧,有时就瘦成了一条带子,也就柔弱的不少,有气无力的,可谁知它却也有怪张脾气呐!我们先把衣服脱掉,走进泥水细沙里,不能久留,久站会把人陷下去拔不出腿来了,进去水流一家伙就卷进急流里去,不能跟水拧劲,顺着飘浮,一下子冲出向东北得里许地。看着水不大,下到水里一片汪洋,浪滔翻滚,挺吓人的,到达西岸,必须往上游再走翻倍的路才能游到放衣裳处,游过去,退下的漫滩处,闪着金光,有鳞鱼片儿,有虾有鳖,大着胆子逮几个,用柳条儿穿进鱼腮,用硬棒将王八后腚处扎个眼,用绳拴上提搂着,那时没人拿着当好东西,现在成了“穷吃肉富吃虾,有权有势吃王八喽”!那时都怕王八咬着了,说是它咬着人不松开,直到满天星出来才松开。有人说,王八是长虫(蛇)变的,所以人们对这个物件更没好看法了。
黄河是母亲河,人们爱她又敬畏她,有诗人这么写道:黄河水走了,想你,黄河水来了,怕你!说明了人们的敬畏心理。
我在黄河水里游泳过多次。
防汛在辛庄包几里河段,漆黑的夜,我在大坝上巡逻,以防万一决口。
河水平稳,一喘气,龙吟虎啸,一浪接过一浪,将大坝冲击的颤动发抖,两岸边的石坝冲击出白花朵朵,惊天动地!
黄河喟然长叹一声,水又慢慢瘦下去。
这时的天特别闷热,我下到河水边里,水有些温又忽而冷凉,有水蛇在水面疾驰,我急上岸。
河风呼啸,河沙飞溅,半月防汛结束,我们成了黑铁汉子。
黄河,伟大的黄河,黄河人家长住河边,对它的脾气熟透了,为它付出也得到了它的赠予。
黄河边的土地最肥沃,黄河岸边的五谷杂粮最好吃,黄河岸边的故事最精彩,黄河岸边的风景最美丽,黄河岸边的人物雄伟而豪壮。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有以邵洪鲁为首的23名英雄沉船牺牲,有为人民免受损失而保护国家人民生命财产而光荣献身的以张秀廷同志为首的九烈士,如今还埋葬在平阴县青龙山畔。大山无语,青松作伴,黄河水述说着往日的英雄故事。
一九六七年冬,黄河凌洪暴涨,冰块将大小杨柳咔嚓斩断,人民的子弟兵投入水中抢救人民生命财产,共和国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
黄河秀美,黄河雄壮,黄河永远唱着英雄的赞歌!
我曾经参加过找寻烈士尸体的工作,在茫茫白色冰雪中,找寻,找寻,终于找到了——人们呼唤,快把棉被拿来,快快盖上英雄的烈士,别让他们冻着了,这时人们一片哭声!
黄河岸边的人家为防备河水淹,必须每隔两年垫一次房台。我走访过黄河岸边几十个村庄,到村里一看,好多被舍弃的土屋都已至凹处七八米,房台必须高于河水多少米。
黄河人家把心血全用在了垫房台盖屋子上,先划出一片地方,村民可使土建房,村里净房,房宽半米,和好干泥,土墙站人,地基砌石,他们用叉子叉上泥,舒展饱满肌肉,唱着歌儿扔上去,巧巧的上边垛墙壮汉子接住了叉把儿,那下边下唱:“咳咳咳哟,使把劲哟,接得准哟,抡得圆哟,垛起屋哟,方方正哈!”屋墙上人喊:“哼哼咳噜,备注俺家垛屋哟,气势如虎噢噢,儿孙满堂,多么有福呦呦呦咳呀咳,咳咳咳!”音律粗壮,豪放,放肆不拘!中午喝酒,晚上喝酒,热血奔腾,热气乎乎!
盖起的房屋憨厚朴拙,大气厚重,凝着黄河人家的血汗与智慧,冬暖夏凉。
我曾到岸边的柳官庄、石庄去串门,吃着香香的炒花生儿,好香!
我曾随贺立华教授和作家赵峰先生到过他的家乡小河口村,在那里我们合影留念,看到了宽阔的大河,看到了老旧废弃木船睡在那里,见到了黄河中救人的二叔。
赵峰弟写了《远去的白帆》长篇散文刊登在人民日报《丰收副刊》上。
人们都有恋乡情节,怀乡情思,在作家身上就留下了锦绣文字。
每忆及此,我会看到家乡的黄河人家,鸥鹭齐飞,白帆点点!
作家名片
尹燕忠,山东平阴县人,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新锐壹点号原创达人,2022年评为济南市十佳“百姓学习之星”。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