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排律•夏至吟怀
张体华(四川)
金乌铸镬煮沧浪,赤帝挥戈裂溟荒。
晷影垂天悬剑短,槐阴匝地覆棋长。
雷车碾破鲛人泪,火伞烧残羽客裳。
鼙鼓沉潭擂战血,兵刀削柳刻年殇。
云蒸禹鼎流还沸,雨打秦碑字未央。
岂畏冰心销酷暑?但忧燧木烬微光。
一丘秬鬯翻金璧,九域玄枵孕雪霜。
欲借千山风月秀,为留半寸蕙兰香。
点评:夏鹏飞
张体华先生的这首《七排律·夏至吟怀》以雄浑奇崛的意象群构建出夏至时节的壮烈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伟力与人文精神的深刻思考。全诗在炼字造境上独具匠心,值得从多个维度进行赏析:
一、意象系统的神话重构
开篇"金乌铸镬""赤帝挥戈"两组神话意象奠定全诗基调,将夏日酷热转化为神界锻器的壮阔场景。诗人巧妙化用《淮南子》"尧时十日并出"与《山海经》火神祝融典故,以"煮沧浪""裂溟荒"的夸张笔法,展现自然界的原始暴力美。后续"雷车""火伞""鼙鼓""兵刀"等军事化意象的连续叠加,形成贯穿全篇的战争隐喻系统。
二、时空对位的艺术架构
颔联"晷影垂天"与"槐阴匝地"构成垂直空间的对峙,"悬剑短""覆棋长"则暗含《周易》"仰观俯察"的哲学观照。颈联"鲛人泪"(海)与"羽客裳"(天)的空间跳跃,尾联"千山风月"与"半寸蕙兰"的尺度反差,共同构建起多维度的诗意空间。时间维度上,"禹鼎""秦碑""秬鬯"(周礼祭酒)等穿越三代的历史符号,与"玄枵"(星纪)的天文指涉形成时空回响。
三、矛盾修辞的张力美学
"雷车碾破"与"火伞烧残"的暴力美学,"云蒸禹鼎流还沸"的器物拟人,"雨打秦碑字未央"的历史反讽,均体现诗人擅长的矛盾修辞。"冰心销酷暑"化用王昌龄"一片冰心"而反向立意,"燧木烬微光"将钻木取火与文明传承并置,彰显出"酷烈中见贞刚"的独特诗风。
四、文化基因的现代转译
诗中密集用典却不着痕迹:"槐阴覆棋"暗合《南柯太守传》梦境,"鼙鼓沉潭"呼应《长恨歌》渔阳鼙鼓,"兵刀削柳"令人联想《诗经》"昔我往矣"的时空刻痕。尾联"蕙兰香"作为士人操守的象征,与前三联的洪荒意象形成精神对冲,完成从自然暴烈到人文坚守的主题升华。
此诗在七言排律的严整格律中,以金石般的语言质感锻造出夏至的炽烈魂魄,既延续了韩愈"横空盘硬语"的险怪诗风,又融入了李商隐"埋没意绪"的象征手法,堪称当代旧体诗中"以复古为革新"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