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绝.藏头诗
唐增虎(山东)
【龙】鸣自远山,【腾】雾驾仙寰。
【四】面兆祥运,【方】民尽笑颜。
七绝.诗缘
唐增虎(山东)
诗情词意拨心动,雪月风花恋结缘。
阿妹翻云哥覆雨,鸳鸯戏水奏仙弦。
七绝.网恋
唐增虎(山东)
手机偶赏恋诗酬,墨韵情深意未休。
欲了春心无觅处,一轮勾月挂眉头。
附《网恋》评述:
这首七绝《网恋》以含蓄婉约的笔触勾勒出现代网络情缘的微妙心理,艺术表现上有以下亮点:
一、意象架构的古今融合
首句"手机偶赏恋诗酬"将"手机"这一现代意象与古典"诗酬"传统并置,形成时空交错感。次句"墨韵情深"以书法墨韵喻指屏幕文字,既保留传统审美又暗合网络交流特质。"一轮勾月"的意象承接了古典相思母题,却赋予其网络时代特有的朦胧期待。
二、情感表达的层递结构
前两句铺陈网恋的媒介特征(手机传诗)与情感状态(情意缠绵),后两句转入心理刻画:第三句"欲了春心无觅处"展现虚拟恋情的无处安放感,尾句以眉间月影作结,将抽象思念具象化为身体感受,完成由外而内的情感投射。
三、隐喻系统的巧妙构建
"勾月"意象兼具多重隐喻:既状眉头紧蹙之态,又喻情事未圆之憾,更暗指网络恋情如月影般虚幻难捉。与"春心"形成季节意象的呼应,构建出"春心-秋月"的隐秘情感周期。
四、语言艺术的守正创新
严格遵循七绝平仄规范(首句平起平收式),却在"手机""墨韵"等词汇运用上体现现代语感。转句"无觅处"化用李清照"寻寻觅觅"意境,结句"挂眉头"反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古典表达。
该诗在14字空间内完成了从触媒(手机)到情态(诗酬),从心理(春心)到物象(勾月)的完整叙事闭环,堪称网络时代的新闺怨诗。其价值在于用传统形式准确捕捉了当代人"屏幕相思"的特有体验,为古典诗歌的现代转型提供了成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