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雨巷文学社

红色华章,点亮戴村之夜
作者:萧祖能 - 杭州
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璀璨星辰,照亮岁月的征程。2025年7月2日晚,杭州市戴村镇戴村村后郑篮球场,便被这样一束束闪耀的光点亮,一场以“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红色文艺盛宴在此盛大启幕。
金萧支队萧山纪念馆建馆5周年,这个特殊的节点,承载着无数的回忆与敬意。杭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艺术团、萧山区金萧支队研究会、戴村村民乐团,三支文艺力量汇聚于此,他们带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带着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为村民们献上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演出。

当夜幕缓缓降临,篮球场上早已座无虚席,村民们满怀期待,目光紧紧锁定舞台。演出在激昂的旋律中拉开帷幕,第一个节目便是气势磅礴的大合唱。演员们精神抖擞,歌声如洪钟般响彻夜空,那一首首经典的革命歌曲,瞬间将人们拉回到那个战火纷飞却又热血沸腾的年代。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一颗跳动的火种,点燃了现场观众心中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
舞蹈节目同样精彩绝伦。舞者们身姿矫健,舞步轻盈却又充满力量,他们用肢体语言演绎着新四军与金萧支队的战斗故事。那一个个灵动的身影,时而如冲锋陷阵的战士,果敢勇猛;时而似坚韧不拔的革命者,坚定从容。他们的舞蹈,让观众仿佛亲眼目睹了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

小品与朗诵节目则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深深打动着观众的心。小品生动再现了革命时期军民鱼水情深的感人场景,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让观众们忍俊不禁的同时,又眼眶湿润,感受到了那份在艰难岁月中相互扶持、不离不弃的深厚情谊。最为感人的是萧山金萧支队研究会选送的诗朗诵《在欢呼的人群中》,朗诵者饱含深情,用激昂的文字和饱满的情感,讲述着战争年代欲血奋战的英勇事迹,每一句朗诵都如同一把重锤,敲击着人们的心灵,看哭了台下大批观众,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和平生活来之不易。
17个节目,如同一幅绚丽多彩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每一个节目都是一颗闪耀的星星,共同汇聚成一片璀璨的红色星空。演员们用精湛的技艺、真挚的情感,将新四军与金萧支队的革命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他们以艺术为桥梁,跨越时空的界限,让革命历史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让红色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出新的生命力。

台下的观众沉浸其中,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每一次掌声,都是对演员们精彩表演的肯定,更是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每一次欢呼,都是对那段峥嵘岁月的铭记,对革命精神的传承。这一场演出,不仅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更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它让人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奋勇前行。
戴村的夜,因这场红色文艺盛宴而熠熠生辉。金萧支队的革命精神,也将如同这夜空中最亮的星,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

金萧支队萧山纪念馆五周年庆文艺汇演颂
作者:萧祖能
戴村夏夜聚欢情,
艺演红歌震玉京。
十七华章彰劲节,
三千鼓角忆雄兵。
英魂不朽千秋颂,
赤帜长扬万代擎。
五载馆存星火炽,
初心永续照征程。
2025年7月3日凌晨于杭州

注:以上图片均为戴村演出剪影。

作者简介:
萧祖能 浙江杭州人,中共党员。青年从军,执笔为戈,历任连队文书、营部书记、师政治部宣传科报道员,勤于海防前线锤炼文心,军旅笔墨常现各类报刊杂志;退伍后深耕政工领域,持高级政工师职称,主政大中型企业党委书记,二十载耕耘自成章法;公门履职亦未辍翰墨,时评政文常见诸报端;花甲归林不改书生本色,执掌萧山区老干部诗词协会秘书长,融身省市区等各类诗词楹联学会会员。散文诗词过百篇散见主流媒体,字里行间咏颂家国情怀。名曰:瞬逝戎马铸忠诚,一纸翰墨绘丹青。

投稿须知:
1.本刊为公益平台,欢迎公益投稿。
2.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文责自负。
3.投稿作品必须是作者首发作品。
4.本平台刊发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文学评论,书法、绘画等。
5.投稿作品一经刊登,本刊以及中国雨巷文学所属机构均有使用、出版之权利。
6.投稿作品7日后未刊登,作者可自行处理,本刊概不退稿。
投稿须提供:
1.文本、2.作者简介、照片
3.朗诵者简介、照片,4.诵读音频、视频
投稿联系热线:13306500910
中国雨巷文学社
首席顾问:黄健 、特别顾问:周绍志
顾问:毛建一、 邓国安、徐勤
海外顾问:鄧瑛(德国)、王静(英国)
社长:陈继业
副社长:孙建胜(兼秘书长)
副社长:刘虹、王木清、李君
雨巷文学编辑部
总编:陈继业(兼)
主编:韩菜菜、朱双碧
本期编辑:陈继业
2025年 7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