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升学宴
文/吉耀国
莘莘学子们高考分数出来了。不管分高分低,升学宴接接连连地开始摆上了。今天老赵家,明天老王家,甚至一天两三家;农村里一到了七、八月份,几乎每天都有升学宴。老亲少友和乡邻们近的步行,远的骑着摩托车,还有的开着轿子,从四面八方来到酒店。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过,人们便开始入席了。帐房先生大都写得一手好字,收钱的人一般都是自家人或亲戚。两个人一个笔走龙蛇,一个往指头上吐着唾沫数点钞票,各自忙得满头大汗。
宴席自然是丰盛的。有的羊腿有的羊排,牛肉炖萝卜块儿是一道传统的好菜;猪腰盘儿做的扣肉一点儿不腻人,小鸡炖蘑菇那可是在东北都有名的佳肴呀!油炸的大鱼和大虾更是诱人口水直流。还有一盘盘青炒的各种菜类等,滿滿地摆上了一大桌子。东家都很好客,每桌还放上一盒象样牌子的香烟。酒就更不用说了,白酒啤酒甚至果酒都有,任不同嗜好的人随便喝。主人为了更显热情,举着酒瓶子挨桌敬酒,他们大都把成绩好的孩子带在身边也露一露脸儿,炫耀着打了多少多少分儿,考上了某某重点学校。那份得意的神气洋溢在满满的脸上。当然了,那些分数打得少的家长,是不会领着孩子挨桌敬酒的。既便是客人中有人欠嘴问了一句孩子的分数,也被家长含糊其辞地“一般一般”四个字搪塞过去了,不知底细的人还以为是家长谦虚呢。如果有的孩子考上了名牌大学,那家长会找来歌手、司仪,甚至还要请来地方戏和摄像师录像,留下这番热闹的庆贺场面作以纪念。
经过两个来小时的山吃海喝,客人们酒足肉饱之后,陆陆续续地散场了。酒店里虽然一片杯盘狼藉,但生意兴隆的店主还是乐不可支。东家捧着刚刚收来的装着礼金的盒子,来到巴台前和店主结帐。现代先进科学的计算机,取代了麻烦的笔算。结帐的结果是:不管你收了多少的礼金,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或者半数,装进了酒店老板的腰包。
晚上,酒店老板甜甜地睡着了,嘴角上挂着满足的笑纹。承办酒席的东家们也忙碌了一天,成绩好些的孩子家长们虽然疲惫中有乐,但也不免长长地叹了一声:唉,又欠下了一笔人情债!分数低的家长们另是一番想法:这年头就是这个风俗,你不摆席也得上人家去随礼,管它分高分低呢,不收白不收;而随过礼的老亲少友乡邻们也睡不踏实,担心着明天、后天和以后说不准的哪天,别再接到还有谁家的升学宴请帖……
这正是:
分多分少皆摆席 ,
牛羊猪肉鸡鸭鱼 。
往来随礼难言苦 ,
但愿法规废陋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