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着酷暑探访汉阳兵工厂旧址,但见馆舍已空(闻说展陈尽迁重庆),惟剩旧城门楼台孑然伫立……老叟触景生怀,得此芜词:
临江仙.览汉阳兵工厂旧址
文/许超兴
铁火曾吞江汉月,龟山淬炼吴钩。造枪翻覆帝皇舟。弹穿倭寇甲,刀卷列强酋。
洋务烟云沉逝水,兴亡终付东流。遗墟空剩旧门楼。兵工凝史册,铁血证千秋。
(依贺铸体)
《临江仙.览汉阳兵工厂旧址》是一首借景怀古、饱含深情的词作,作者通过对汉阳兵工厂旧址的描写与回忆,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变迁,抒发了对往昔峥嵘岁月的感慨。
上阕:忆往昔辉煌,彰显兵工厂历史功绩
- 开篇气势恢宏:“铁火曾吞江汉月,龟山淬炼吴钩”,起笔便极具画面感与冲击力。“铁火” 描绘出汉阳兵工厂生产时热火朝天、火光冲天的场景,“吞江汉月” 以夸张的手法,突显其规模之宏大,生产的热烈氛围仿佛能将江汉之上的月色吞没。“龟山淬炼吴钩” 则点明了兵工厂的地理位置(位于龟山附近),“淬炼吴钩” 形象地写出了这里制造兵器的过程,传达出一种坚韧、阳刚的力量感。
- 凸显历史贡献:“造枪翻覆帝皇舟。弹穿倭寇甲,刀卷列强酋”,这几句直接阐述了汉阳兵工厂所造兵器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造枪翻覆帝皇舟” 暗示了其生产的武器在推翻封建帝制中发挥的作用,推动了历史的变革。“弹穿倭寇甲,刀卷列强酋” 则高度赞扬了这些兵器在抵御外敌入侵,尤其是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对抗西方列强时的英勇表现,展现了中国人民不屈的抗争精神,读来令人热血沸腾。
下阕:叹今昔变迁,寄寓历史沧桑感怀
- 感慨洋务兴衰:“洋务烟云沉逝水,兴亡终付东流”,作者的思绪从往昔的辉煌拉回到现实,发出对洋务运动兴衰的深沉感慨。曾经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如同飘散的烟云,随着历史的洪流渐渐消逝,一切的兴亡荣辱最终都如东流水般一去不返,流露出一种历史的无奈与沧桑。
- 聚焦旧址现状与意义:“遗墟空剩旧门楼”,描绘出如今汉阳兵工厂旧址的荒凉景象,曾经热闹非凡的工厂如今只剩一座旧门楼孑然伫立,形成强烈的今昔对比,进一步强化了历史变迁带来的失落感。但紧接着 “兵工凝史册,铁血证千秋”,作者笔锋一转,指出虽然旧址已不复当年模样,可汉阳兵工厂所承载的历史功绩和蕴含的铁血精神,早已凝固在史册之中,成为千秋万代的见证,升华了词作的主题,表达了对先辈们奋斗精神的敬仰和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首词用典自然,语言凝练有力,上阕的豪迈与下阕的深沉相互映衬,将对历史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怀巧妙融合,既有对往昔辉煌的赞美,又有对历史变迁的喟叹,让读者在感受历史厚重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