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为伯乐
孟香香
在课堂上,袁梦婷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对教育对学生怀有炽热的爱。然而,在生活中,这份炽热的爱被包裹在沉郁的外衣中。她热爱写作,多年来积累了大量教育随笔,怀揣着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抱负,却不知道怎么施展。
在林校长担任副校长期间,袁梦婷曾创作并执导了一部儿童剧,也算是展示了她的能力。她觉得,林校长会成为她的伯乐的。然而,林校长转正后并未启用她。
袁梦婷内心挣扎,她明白自己需要展示独特的自我,但突破口究竟在哪里?是否该去找林校长毛遂自荐?她犹豫不决,害怕失败。
这种想做又不敢做的矛盾心理不断纠缠着她,导致她逐渐失眠。起初是每晚睡两三个小时就醒来,后来是整夜整夜地睡不着,再后来是睡睡醒醒,分不清是梦还是现实。
在迷迷糊糊中,她看到另一个自己——袁老师,正在加班整理书稿。袁梦婷心想:她希望通过出书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希望林校长能成为她的伯乐。
早晨,袁老师打着哈欠来到学校。教研组长急匆匆跑来,说:“上级突击检查,要查九班所有老师的备课和各科作业。快把你的备课给我,自己把作业送到会议室。我还要去抱三年级学生的考试卷。”袁老师脸上的疲惫一扫而光,慌忙解释:“我的备课还没写完。”“不行,上级说了,一本都不能少。快点给我,我还得找其他人要备课。”袁老师无奈地递上了备课。
袁老师叹了口气: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事情,她都认真做了,所以她不怕查作业,也不怕查考试成绩,尽管成绩不佳,但绝对是真实的。她唯一担心的是查备课。
很快,教研组长告诉袁老师:“林校长被你害惨了,他被上级领导批评了。‘作为一校之长,自己老师的备课不合格,你居然不知道!’”
这可怎么办?袁梦婷为袁老师捏了一把汗。
短暂的沮丧后,袁老师给林校长发去道歉短信,并提出补救办法:向领导解释,袁老师由于忙着整理书稿,所以备课写得简单潦草些。
信息如石沉大海,林校长生气了。
下午,得知上级领导离开,袁老师急忙前往林校长办公室。她调整好心情,脸上挂着谦卑的道歉笑容,只为平息林校长的怒火。
“解释什么?什么都不用解释。你备课最差,作业最差,考试最差,解释什么?”林校长冷冷道。
“我承认备课最差,但我班学生的作业是认真做的,我也是认真批改的呀?”袁老师忙解释。
“认真批改?一个班有四分之一的不合格作业!”
“我班每个孩子都是认真做的,就像爱因斯坦的第三个小板凳一样啊!”
“十班呢,十班生源比你班差吧,他们考第一。你走吧,我马上开会。”林校长下了逐客令。
“他班的情况,我不便多说。我们没考好,是因为这次期中考试我们没复习……”见林校长拿起笔记本起身走出校长室,袁老师也跟了出来,“考前,咱们学校不是承办了市级公开课的活动吗?学校让我们班上习作课,您也知道,我们班孩子能力弱一些,从来没上过公开课,我不是怕给咱学校丢脸吗?我忙着训练他们……”见林校长已经走远,袁老师终于闭上嘴巴。
教研组长说:“要想让他欣赏你,你得完全按他的要求做。”
袁老师说:“我太累了。”
下午,袁老师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女儿说:“作业改变不了,考试成绩改变不了,备课可以补好让他看,来体现你认错态度的诚恳。”
“老师的备课是动用全区的优秀教师备出来的,然后发给我们,让我们进行二次修改。你明白吗?就等于给你一件称得上是完美的服装,你要根据你的体型进行修改。谁的改动大,谁的书写认真,谁的备课就是优秀备课。如果认真去做的话,其他什么工作就不用做了。而事实上,我们都是穿着自己的衣服去上课的。”
“为什么别的老师能做到?”
“不是他们做到了,而是我的最差。上级领导需要一个典型,不巧的是,逮到了我。我就给我们学校抹黑了。”
“那你还补备课吗?”
“肯定要补的,尽量补得好一些。只是,就算补得再认真,也不敢拿到他面前的。”
丁零零的闹铃声响起,袁梦婷从梦中醒来,她叹了口气:老师使校长挨批评了,那校长得多生气啊!即便林校长视她为千里马,也不会成为她的伯乐了。我还是赶快把备课补好吧。
一整天,袁梦婷都在备课、上课、改作业,晚上带着备课本回家补备课。连续忙了三个昼夜,终于补齐了所有的检查资料。第四天,检查组来了,没查九班的备课、作业,查了十班的。袁梦婷明白了,现实和梦是相反的。
晚上,极度疲惫的袁梦婷沉沉睡去,又来到了袁老师的世界。
袁老师正对着镜子发牢骚:林校长刚上任,怎么着也得干上十来年吧。我已经四十五岁了,等不到下一任校长上任,就该退休了。人生苦短,难道等不来伯乐,就让自己实施教育改革的抱负不见天日吗?不,我不甘心。如果大家知道我的才华,如果我的影响力足够大,如果身边的人都称赞我优秀……那么,我要成为自己的伯乐!我决定了,我要大力推销自己的书稿。我要请教育局长撰写序言,我要找教育专家写推荐语……
袁梦婷不禁感慨:这个袁老师真是敢想啊!
手机微信提示音响起,袁梦婷刚想摸自己手机,但见袁老师拿起手机看了起来。袁梦婷侧头看去,是学生的作文获奖名单。袁老师班上只有两名学生获得三等奖,而其他班级则有八名、九名,甚至十多名学生获奖,一、二、三等奖都有。“由于学生的资质有限,无论我怎么努力,都难以超越他人。”袁老师叹了口气,又道,“想想自己,又何尝不是呢?尽管不断努力,但四十五岁的年龄和陈旧的知识体系,让自己难以与充满活力的年轻教师相比。如果组建一个团队,以当下流行的‘某某工作室’命名,合力奋斗,或许能开创一番新局面。”
袁老师找到好友田蜜,说出了心中的想法。田蜜沉思片刻,说道:“你的想法不错,但在学校里,未经林校长同意,这样做会不会像挖墙脚?他知道了,会不会不高兴?许多老师虽然对领导有些不满,但是自己做事还是希望得到领导认可的。”“我明白了。”袁老师转身离开。
袁老师再次走进林校长办公室。她再次调整好心情,脸上挂着讨好的笑容。
“什么事?”林校长铁青着脸问。林校长的气还没消呢。
袁老师的脸瞬间变得通红,略显结巴地解释道:“林校长,我……我不是写了一本书吗?我心想着任我再怎么找局长写序找名家写推荐语,就只是……只是一个中年教师写了一本书。如果我组建工作室,以我的书为名,叫‘起点与远方工作室’,团队合力推广,影响力会更大一些。金山实小的教师出书,金山实小的民办工作室合作共赢,对咱们学校也是一种宣传啊!”
十分钟后,袁老师开心地走出校长室,林校长终于同意了。
袁老师开始着手组建团队。她找到郑妍、王秋、陈雪、乐喜。在她担任年级主任期间,这四人都跟她干过,深知她敢想敢干且为下属谋福利。四人欣然同意,并承诺动员自己的朋友加入。
袁梦婷从梦中醒来,叹道:袁老师真的很有胆识,有思想,我应该向她学习。袁梦婷下定决心,今天到校长室找林校长毛遂自荐,她要出版书,她也要组建工作室。
林校长见她到来,喜出望外,热情地请她坐下,并亲自为她倒了一杯茶。袁梦婷受宠若惊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林校长笑着说:“早就发现你是个人才,但胆子太小,因此对是否提拔你有所犹豫。今天你的毛遂自荐让我打消了顾虑。你大胆地干吧!学校全力支持你。”
袁梦婷学着袁老师的样子,学着她的话语动员年轻老师们。短短几天,工作室成员便增至二十人。
在组建工作室的过程中,袁梦婷发现,许多年轻教师渴望上进,希望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但曾经的“白忙活”让他们选择了放弃。平民工作室的出现,重新点燃了他们的希望。这也改变了袁梦婷的想法,让她从“小我”向“大我”快速转变:我也要成为他们的伯乐。他们的加入为我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也是我的伯乐。工作室的理念就是——互为伯乐,共赴千里!
一连好几天,袁梦婷都在废寝忘食地思考工作室的目标、运行模式。确定成立仪式的时间后,袁梦婷又忙着撰写发言稿,寻找场地,邀请林校长参加……尽管过程不易,但她乐在其中。过去的二十多年,她想了太多,写了太多,却因未曾付诸行动而未能成功。如今,她想到便做,在做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她的思想在成熟,格局在变大。以前的她就如井底之蛙,如今她跳到井口,终于发现了另一片天地。自封的千里马在奔跑中成长。
在“起点与远方”工作室的成立仪式上,林校长表示:学校将在场地使用、资源调配、经费支持等方面为工作室提供全方位保障,助力其高效运转与发展,希望工作室成员共享、共研、共进,发挥引领作用。
几个月后,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上愈发得心应手,不用担心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无法解决,因为工作室智囊团已在课前做出所有的预设;不再惧怕班级问题,因为每个问题出现时,都有一个团队在思考解决方案,许多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被及时解决。每位成员至少发表了一篇高质量的论文,辅导的学生作文也屡获佳绩。与此同时,袁梦婷的书稿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终于得以出版。大家笑着说,袁梦婷老师的《起点与远方》只是一个起点,我们要共同撰写一本教育专著,系统阐述团队打磨完善的教育理念。
袁梦婷成功了,她的失眠症不知何时也好了。这一夜,她又梦到了袁老师——那个平行世界的自己。袁老师笑着说:“你的成功比我顺畅得多,林校长真的成为了你的伯乐。”袁梦婷道:“你的敢想敢干精神鼓舞了我。”袁老师则道:“你严重的内耗问题也警醒了我。”袁梦婷一愣,随即笑道:“你即是我,我即是你,我们最终都成为了自己的伯乐。”
作者简介:
孟香香,女,1980年2月出生,小学高级教师。自25岁起,她便在业余时间投身写作,创作了多部小说和剧本,其中小说《赢过则天君》曾在网上连载。2025年,她创办了铜山区首个普师工作室,并即将出版面向一年级家长的教育专著《起点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