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巨舰,民族脊梁——山东舰巡航香港记
巨舰踏浪而来,劈开南海湛蓝的水面。甲板上排满的舰载机如钢铁雄鹰蓄势待发,巍峨的舰岛在骄阳下折射出威严光芒。山东舰,这艘完全由我们自主设计建造的航母,如一座移动的钢铁山脉缓缓驶入维多利亚港。香港市民们纷纷涌向岸边,仰望着这面流动的五星红旗,有人热泪盈眶,有人久久鼓掌,有人高举相机记录下这历史性的时刻——无数个镜头,共同捕捉着这艘代表国家力量的海上堡垒,也共同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民族自豪。
山东舰驶入的这片海域,浸透着历史深处的悲鸣。1841年,英国舰队凭借“坚船利炮”强行登陆香港岛,腐朽的清朝水师孱弱不堪,只能在屈辱条约中眼睁睁看着国土沦丧。1860年,更多炮舰驶来,九龙半岛被无情割让。1898年,列强军舰横行无忌,新界被强行租借。1884年中法战争期间,法国舰队闯入香港海域,竟公然修理舰船、补充燃煤,清廷水师无力阻拦,只能无奈观望——帝国主义的铁蹄,就在这水波之上踏碎了民族的尊严。
历史不会遗忘,那一次次舰队阴影下的割让与屈辱。1884年法国舰队在香港海域肆无忌惮,正是彼时海军衰微、海权旁落的血泪注脚。今日山东舰犁开的水波,仿佛在无声地洗涤昔日伤痕:这巨舰所至,正是国家实力在历史耻辱柱上刻下的崭新回响。
从历史屈辱到今日荣光,山东舰正是民族复兴征程中科技自主的生动见证。舰上每一块钢板、每一套系统,都铭刻着中国智慧与中国创造——从昔日“瓦良格”号购回时的百废待兴,到今天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山东舰横空出世,这非凡跨越背后,正是中国科技工作者无数个日夜的攻坚克难。舰载机在甲板上每一次精准起降,都凝聚着几代航空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山东舰在技术上的完全自主,象征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已挺立潮头,它不再是模仿者,而是执着的创造者与引领者。
山东舰的伟岸身躯,正是中国综合国力崛起的钢铁化身。当它劈开南海的万顷碧波,这庞然大物不仅是战舰,更是一面由坚韧意志锻造的旗帜,无声昭示着一个民族在现代化航程中不可阻挡的崛起。
巨舰的脊梁,更由舰上无数官兵的赤胆忠心铸就。在山东舰甲板上,年轻的舰载机飞行员眼神专注锐利,每次起降都如履薄冰却从容不迫;甲板调度员们手势精准如交响乐指挥,在喧嚣的引擎声中编织着秩序;轮机舱里,技术人员在高温下守护着航母跳动的“心脏”。这些年轻官兵的汗水与青春,如涓涓细流汇聚成支撑这钢铁脊梁的磅礴力量。
甲板之上,战机如离弦之箭腾空而起,仰角直刺云霄——那昂扬的姿态,正是整个民族向上攀登最生动的象征。舰载机每一次呼啸而起的雄姿,不仅是对官兵技术精湛的证明,更以雷霆万钧之姿向世界宣示着:中国力量已无可阻挡地崛起于海天之间。
当山东舰在维多利亚港停靠,香港青少年登上甲板,他们好奇地触摸着冰凉的钢铁,聆听官兵讲述深蓝故事。这一刻,航母不仅是一座流动的科技堡垒,更成为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传递爱国热忱的精神桥梁。一位香港老伯在岸边凝望山东舰时喃喃道:“当年躲避英国军舰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这朴素的话语,蕴含着“一国两制”下国家强盛带来的深刻安全感与归属感。
山东舰访港,正是对“一国两制”生命力的有力彰显。香港依托祖国,共享这份强盛带来的荣光与庇护。航母的甲板,已不仅是起降战机的平台,它已然成为融合国家认同、凝聚人心、昭示共同命运的神圣平台。
夕阳熔金,为山东舰伟岸的轮廓镀上庄严的辉煌。它静静锚泊在港湾中,如同沉稳的定海神针。这由民族智慧与意志锻造的钢铁脊梁,承载的绝非耀武扬威的霸权之梦,而是十四亿人民对和平与发展的深切守望。山东舰的巡航,既是我们捍卫和平的盾牌,亦是传递友谊的航迹。
夜幕降临,舰桥的灯光如同星辰落于水面,与香江两岸璀璨的万家灯火温柔交织。这艘巨舰,宛如一座流动的山脉,无声地诉说一个古老民族穿越惊涛骇浪后重立世界潮头的坚毅故事。钢铁脊梁已在时代浪潮中巍然挺立——它撑起的不止是辽阔海疆的安宁,更托举着一个伟大文明复兴的坚定航向。
这钢铁铸就的脊梁,既托举着尊严,也承载着未来和平的使命;它劈波斩浪的每一道航迹,都在深蓝之上镌刻下中华民族不可逆转的崛起密码。
2025,07,04日08点27分!
编辑简介
张社强(罡强)笔名:了凡。河南省虞城县信用社职工,文学爱好者。都市头条认证编辑,中国新时代认证诗人,高级文创师。商丘市作协会员。虞闻天下编辑部编缉。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第九届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