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车不倒只管推》
文/张宗锁
俗话说:群雁高飞靠头雁领,诗社工作靠社长带。耄耋之年的两位社长老人,每天都开心地忙碌着,诗社活动一个接一个。他们二老好像从不疲倦,精气神赛过年轻人。
他们的家就是诗社,诗社就是他们家。其中一间居室堆放的都是书。孙辈他们从未照看过,儿女们从未抱怨过,还得定期花钱找清洁工为父母的居所做卫生。
他们二老身体都有病,而且老伴儿张素萍患过不止一次脑梗,住院治疗从不声张。因为诗社的活动由郭社长组织,当被问及张社长时,郭社长说:“儿女来了,在家忙乎啦!”一有活动,郭社长因腿不好,有时得用人搀扶;老伴儿张素萍拄着拐杖行走。
每年都要召开庆祝诗社成立第几周年大会。会上,郭社长做过去一年的总结并布置新一年的安排,张社长做财务工作报告。而后,是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演出……
有一次,我冒昧问了一下二老:“都耄耋之年的老人了,该颐养天年啦,还这么玩命图啥呢?”二老毫不犹豫地说:“就图快快乐乐地抱团文化养老。”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二老的感染下,近400名文化艺术人才自觉自愿聚集在久萍诗社,大都是退休人员,年纪最大的近90岁。他们中大多在天津电台有声、《中老年时报》留名。写诗的、书法绘画的、朗诵的、说快板儿的、唱评戏京剧的、吹拉弹唱的、制作美篇的、拍照录像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大家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年龄,个个脸上绽放出喜悦的笑容……
我情不自禁直抒胸臆于笔端,细说起来刹不住车啦!我是这么认为:在我们天津,如果久萍诗社自认为第二,没有诗社敢说自己第一。他们二老喜结连理52年啦!我写了一首顺口溜叫《久萍赞》:
茫茫人海手相牵,
喜结伉俪五二载。
酸甜苦辣皆尝遍,
岁月悠悠情谊绵。
夫唱妇随搭鹊桥,
久萍诗社聚人缘。
德善贤雅众人赞,
福寿康宁奔茶年。
审阅:陈广发
简评:作者包涵着温暖岁月深情,感悟人生起伏,让身边的每一件事都充满诗意和力量,默默地情怀融入笔端。诗社凝聚共识,搭建一个崭新平台,让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努力,让每一个人生驿站更充实。
终审:许壮楣
排版:王苠
张宗锁 ,天津人 ,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退休前担任中型企业的厂长兼党委书记。 从小爱好体育、写作、朗诵、声乐、书法等,特别是朗诵和声乐均获得过市级比赛一等奖。他创作的“散文诗”《红旗颂》被天津《科技先导》杂志登载,并亲自在津湾大剧院朗诵;2022年4月他撰写的词《党旗颂》获得全国诗词大赛状元。曾为市老龄委、海河传媒、市残联、市老年大学等做过节目主持人。
代表天津去厦门参加全国调演,被授予“全国优秀文艺工作者”证书。
曾被市电台经济台栏目、《枫叶正红》栏目采访,曾为这个栏目首唱过由郭立久、张素萍作词,李鸿桐作曲的《枫叶正红之歌》;他多才多艺的事迹刊登在市《中老年时报》上;参加过市电视台文艺频道的《老有才》节目;在市电台《海河书香》栏目做过朗诵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