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手记
《敦煌赤子》
前 言
原创首发
刘 志 军
广大热心读友,在网络“都市头条”、“北京头条”等平台上看到的这部《敦煌赤子》一书,可能做梦也无法想到,这部百八十万字,五百小节的巨箸,仅出自一位高中学生、学子、学霸。出自一位,普普通通的军人、士兵、退伍軍人!出自一位农人、农民、农民工之手的泥腿子之手!
读者不曾想到,这是来自社会最低层的工农兵之心声!
全书共由两卷五部组成——(即001至500节)。
第一卷分为四部:
第一部:
写学子行踪。从小学、初中、高中,一步一步,走入广大读者的视野。从一个无知幼童,成长起来,读完高中,不顾挚友反对,师长和女友归劝,毅然投笔从戒,走上了保卫祖国的战斗岗位。文稿百回(即001至100节)。
第二部:
军营历炼 ——从普通一兵,成长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位出类拔翠的军队新闻工作者。业务红极一时,达到登峰造极的关健时刻,突然退伍,离开了热气腾腾的軍营生活。文稿百回(即101至200节)。
第三部
——社会大学。作者从部队退伍,走向社会,先后在梁家堡大队任文书、在乡办的硫化碱𠂆任𠂆长、在县工商行政管理局任转渠口工商所秘书;在县农机修造厂任行政办公室秘书、在敦煌研究院瓜州榆林窟下洞子做文物管护员,等等。作者以“四厂”(即敦煌县农机修造厂、郭家堡元明粉厂、郭家堡乡硫化碱厂、玉门市石油局农场)。“两所”即“敦煌研究院瓜州榆林窟文物管理所);(敦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转渠口工商所)等十余家工作单位为文学创作的基本素材,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为背景,从中选择精彩片断,描写了曾经的退伍军人,虽然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但始终不忘初心,顽强拚博的奉献故事,读来令人热血沸腾,感概万千。文稿百回!(即201至300)。
第四部:
写《赤子》外传
——作者写身边人,如老一辈抗战老兵秦立贤、民兵战斗英雄呂玉等等平凡人物……写转运固硝、寻找风景石、拉盐、写敦煌的名盛古迹、写敦煌的现代建筑、看起来好像五花八门,包罗万象……用一句话来概扩,即敦煌的风土人情,用精准的文字,描写大敦煌的庄丽景色……书稿百节。(即301至400节)
第二卷
第五部:
作品《敦煌赤子》第四代人物柳茂枝、柳茂林为人物主线,以浓墨重彩,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下一代人在求学、入伍等各条战线上奋斗不息,顽强拼博的精彩片断……文稿百回!(即401至500节)。
总之,一位七十多岁的老翁,他以“愚公移山”的毅力,以百折不绕的精神,数十年如一日,半个世纪以来,笔耕不息,将一颗敦煌赤子之心,全方位,多角度,全视觉地呈显在广大读者面前。也可以说,是一代又一代敦煌儿女奋进的脚步,战斗的历程,铸造了大美敦煌的基石,也祈盼能为想往敦煌的朋友们、旅客们,提供一份别具地域特色的精神食粮。
长篇小说《敦煌赤子》一书,本书的缺点差错肯定不在少数,请广大读者及热心的文朋诗友们,赐教与斧正,并堤出善意的修改意见。
作者真诚地、衷心地感谢那些为《敦煌赤子》一书出版发行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全体有功人员。
愿“敦煌赤子”走遍华夏,传遍全球!愿赤子精神,万古长青!
原服役于陆军第四十七军,步兵一四零师,四一九团战士。曾以小说、散文及新闻报道等作品、发表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陕西日报》;《甘肃农民报》;《农家女》;上海《故事会》等报刊和杂志;长篇小说《敦煌赤子》,网发在都市头条,等网络平台,颇受热心读者的喜爱和好评。
凡是愿全文阅读《敦煌赤子》一书的热心读者,按装“都市头条”,或打开百度、游览器、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点刘志军作品《敦煌赤子》,即可阅读01至500节书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