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新韵邢台御路
文/刘孟领
【内容提要】在文化底蕴厚重悠远的"华北历史第一城"——邢台古御路上,可圈可点的历史文物古迹屈指可数。特别是近年来开展的"文化兴市"成效显著,邢州古城古官道呈现出古今交融、文物资源共享的新生态,为城市居民及广大游客提供了生活便利条件,于文物保护过程中庚续和彰显了其历史文脉:千百年的古
御路依然靓丽,各类文物仍熠熠生辉,市肆繁华古城韵味悠长。
千百年的古御路依然靓丽
邢台这条长约4公里的街道,贯穿邢州古城。这条古官道历史文化街区,由北向南,依次是"北长街一一南长街一一东门里街一一府前街一一北大街一一花市街一一驴市街一一马市街”等八条街道格局,联系着城内城外,至今保存完整。它以青砖黛瓦及桩桩文物诉说着邢台3500年的动人建城史。
事实上,早在商朝"祖乙迁邢"时期开始,邢台古御路就成为连结邢国都城与北方边疆和中原腹地的咽喉要道。那时的古御路不仅是军事上的战略要地,更是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千百年来,这条不同凡响的古御路留下了历代多位皇帝的足迹。史籍记载,在公元前15世纪,商朝当时的第十三位君主祖乙,把国都从河南内黄迁来邢台。之后,邢国侯王靖渊、赵国王赵襄子、常山国王张耳、后赵皇帝石勒、唐王李世民、后周郭威、柴荣,宋朝赵匡胤,元朝忽必烈,清代的康熙、乾隆、光绪等十多位皇帝均从这里经过。
从北长街北口走进这条御路,青石铺就的微泛亮光的路面,便透露出沉稳厚重的质感,路旁两侧的老树和古旧门楼都好像在告诉人们,这是存在了千年的古代官道。
现在,邢台古御路历史文化街,"以文为魂,以旅为轴,以商为底",整个街道焕发着古城今韵,以一种微妙和谐的方式共存,彼此映照,相互成就,形成了当地的歌谣:"南长街,北长街,南北长街通南北"。
一条老街,一段记忆,一些文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默默诉说着那些乡愁故事,诉说着邢州古城的兴替变迁,诉说着邢台历史的风霜雨雪,诉说着邢台古道旁令人心动的各类文物。
可圈可点的文物熠熠生辉
站在邢台城市原点,登得上清风楼,望得见道德经幢,看得到顺德府衙遗址;向南走,府前街的火神庙、花市街的八路军解放邢台指挥部、马市街的南海观音寺等依然清晰可见;向北走,千年古刹开元寺、天宁寺、河北省眼科医院的前身旧址以及北关街的古石桥等,活生生的文化物质遗产,令人鼓舞。
清风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北方现存最为完整的古楼之一。始建于唐朝的这座宏伟建筑,后经历代重修,建筑风格仍显示明代的重檐歇山式结构,总高七丈多,共分三层。一层为砖石筑台,中间有拱形圈门,门内既可通车,又能行人;二层四周用青砖围成花栏,中间为正厅,前后两门对开。东墙边有楼梯,直通三楼;三楼为木质地板,四周朱栏与楹柱相映,玲珑剔透,四门对开,气宇轩昂,庄严雄伟,赏心悦目。而清风楼内的王维四季图石刻,是不多见的文化瑰宝,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文化兴市"活动立见成效,逢年过节、周末活动不断,清风楼四周游人如织,熙熙攘攘,人气满满,朝气蓬勃。
道德经幢,弥足珍贵,是中国仅存三座道德经幢之一。坐落在清风楼背后的道德经幢,高约7米,由顶、身、座三部分组成,八面棱形,分为三截,一至七面阴刻楷书二千多年前的、道教始祖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原文及唐玄宗皇帝对《道德经》的逐句注释。幢体字迹清晰可辨。这个十分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也是全国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顺德府衙遗址,正在参与全国考古新发现评选。该遗址位于清风楼背后一百多米的原桥东区政府大院内。经过去年以来的考古发掘,已发现隋唐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柱础、夯土墙、土坯墙、铺砖地面、夯土台基等文化遗迹,出土大量高等级瓷器、花砖、瓦当、铜钱等文物和标本,为邢州古城历史演变提供了实证,对研究邢台城市历史发展沿革、展示邢台历史文化根脉具有重要意义。
火神庙,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就在府前街南头路东,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这座始建于唐宪宗时期的火神庙,现存建筑六座一一火神宝殿、东西配殿、库官殿、奶奶殿、送子殿,重修于1980年代,保留着明代的建筑风格。每年的农历十月十八庙会,热闹非凡。十月十八大庙会,会首率众来指挥。鸣锣开道好威武,各路社火齐聚会。游街夸官熙攘攘,百姓执香紧跟随。奉祀惟谨张灯庆,昼夜喧豗惹人醉。
八路军解放邢台指挥部,这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就在花市街北头路西。该红色教育基地告诉我们,1945年9月24日,邢台是全国第一个抗日解放的城市。当年,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xiao平统一部署,前线由秦基伟总指挥,何正文、胥光义率部协同作战,经过二十多天的战斗准备,成功拿下敌占区邢台。
南海观音寺,始建于唐代(公元613年),在马市街南头151号。这座千年古刹,古朴典雅,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等等。其中,观音殿内供奉着一尊高达数十米的南海观音像,十分壮观,是一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的景点,游客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佛教文化的魅力,领略古建筑的风格和艺术价值。
……
清风楼往南古御路上文物多多,而清风楼往北也有不少名胜古迹。
大开元寺,坐落于南长街与北长街交叉口路东,是千年名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举足轻重,"古刹春游"、"野寺钟声"是顺德府名胜景点。始建于后赵石勒年间的大开元寺,迄今已有近1700年的历史,是至今仍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唐代名刹。据史料记载,自唐至明初,该寺有僧数千,良田数顷,游僧、佛徒更是不可胜数。元朝是该寺最兴盛的时期,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幸临开元寺,系名副其实的当时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近些年,邢台市人民政府重修开元寺并建成占地200余亩的公园,助力邢台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天宁寺,国保单位,位于和大开元寺相对应的古御路西侧。据史料记载,天宁寺原有建筑四大天王殿、大雄宝殿、水殿、虚照禅师塔及大量的历代石刻。史料记载说,在大唐初年,官府在邢州城内西侧一个满池莲花的水塘旁,建起一座叫"华池若兰"的寺院就是说的西宁寺的曾经。 而今,经过修复,寺内又增加了元代宰相邢台名人刘秉忠的纪念馆,内容充实,规模宏大,感染力强。
河北省眼科医院旧址,在北长街北头路西,为河北省重点文保单位。它原来 (1910年)叫"顺德府仁慈医院",是顺德府天主堂设立的以治疗眼疾为主的诊所。 1935年,北京中央医院开设了眼科,派人前来"顺德府公教医院"学习眼科技术。一九四六年冬,晋冀鲁豫军区卫生部买下这所医院,更名为邢台眼科医院,后改称河北省眼科医院,被卫生部等十部委命名为"全国三项康复工作先进单位",真正成为集医治眼病为主、与教、研于一体的大型医院。
北关桥,位于北长街北面。这座建于元代的单孔石砌拱桥(也叫鸳水桥),曾是古御路进入邢台城里的必经之路,古时还是通往京津的重要通道。它近800年来仍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
市肆繁华,古城韵味焕新颜
近年来,邢台市启动邢州古城修复重大专项活动,大力实施"文化兴市"战略,通过保护修复、设施更新、业态植入、文旅开发等方式,在重塑古城风貌的同时,不断完善城市肌理,庚续城市文脉,古御路生意红火,确保了留人留形留神韵,见人见物见生活。
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清风楼往东的早市便热闹起来一一新鲜蔬菜应有尽有,任您挑选;各种水果新鲜实惠,随便选择;副实调料花色不少,价格便宜。
一大早,南长街南口,马强的油酥火烧店,已围拢了不少顾客。在这儿买个火烧,再到斜对面的店里要一碗豆腐脑,热腾腾的早餐下肚,顿觉五脏六腑十分舒服。
沿街的小店陆续开门迎客,还没八点,各类新鲜蔬菜、零食糕点、日用百货,让人目不暇接。自行车、电动车不时的穿行而过,车轮压在青石板上的声音,和着商贩们的吆喝声,让沉睡一夜的老街热闹了起来。
在北长街北口,虽没有南长街的喧嚣,但生意特别引人注目。九零后小夫妻王许超、梁诗雯的咖啡店,已经开业三年了,门口上的彩绘墙上一杯咖啡倾倒而出,格外引人注目。 梁诗雯说,"一开始我们店面不大醒目,人们路过时觉得没什么印象。现在满街都是特色彩绘,帮我们改善了环境,吸引了人气儿,我觉得很暖心,也愿意把店做好,为老街增添色彩"……
清风楼南边的府前街,每天黄昏时分,商人便开始在街边出摊卖货,各种新鲜的邢州特色美食,随便购买,地方日用品,到处可见,处处呈现出人间旺盛的烟火气。不时有身着汉服的美女帅哥,当街表演拿手好戏:年轻歌舞,古老扇鼓,时尚杂耍,呼之欲出。尤其是赶上长假节日,那才叫一个"热闹"!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摩肩接踵,亮亮堂堂。据说,"五一"时,每天客流量达十万人以上。
好南关,自古就是邢台的商贸集市中心,是邢台市商业文化发源地。这里青砖灰瓦间,古韵悠长;这里市肆林立处,繁华依旧;这里节日假期时,游人如织。
北大街全长268米,邢台古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之一。青石铺就的街道至今保持着古代三丈三(约11米)的宽度,两侧七十七栋民国风格的单体建筑静静矗立。
沿街南行约百米,砖墙上"工商联"三个大字格外醒目,这里是北大街44号的工商联旧址。
1945年12月,新中国第一个工商联组织"邢台市商人联合会"在这里诞生。而今,院内复修的门店,吸引人们前来旅游购物。
泉城扁鹊堂好南关旗舰店内,市民们正品尝着药膳茶饮。这家店是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复合空间,巧妙地将中医针灸养生体验和文化创意融为一体,口感清润、清热解毒的扁鹊三豆饮,是店里的爆款。"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产品,让中医药文化走向大众,特别是年轻人"。店铺负责人王海燕说。
在邢白瓷美学艺术馆里,顾客正在挑选茶具。"白瓷是邢台的文化瑰宝,这套邢白瓷茶具质感细腻,釉色纯净,送给爱茶的朋友很合适。"市民李丽丽对刚入手的茶具爱不释手。
在不远处的邢州旅拍摄影基地里,化妆师正忙着给游客打造古风造型。店铺化妆师王蕾说,"五一"期间,店里一天能接待100多位客人,热门衣服和饰品供不应求。
目前,好南关正加速构建集特色美食、好物零售、非遗文创、亲子娱乐、客栈民宿、酒吧茶室等为一体的全业态全客层精品文旅主题街区。
这才叫一一
[古]色古香泉溢城,
[城]高池深远近名。
[新]益求新创新路,
[韵]风犹存山水清。
[邢]车可鉴文物盛,
[台]阁生风赤旗旌。
[御]古酌今市肆立,
[路]转锋回自天成。
北长街
南长街
清风楼夜景
火神庙
好南关
北大街活动
作者简介:刘孟领,笔名孺子牛,男,1954年生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原籍河北邢台巨鹿县。本人自幼爱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尤爱文学和书法艺术,现为《中国文学作家》签约作家,河北省文学艺术研究会会员,邢台市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联大赛组委会授予“文化摆渡人”、“好作者”、入编当代文学网文化艺术人才库,北京巨匠丹青书画院授予新时代艺术先锋人物,并多次获得国家级书画及文学征文写作技能大赛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