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教育看作一片麦田,湖北省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的谢红霞老师就如同一位执着的守望者。她用三十三载光阴培育着一茬又一茬的麦苗,岁月在她鬓角染上霜雪,却让她的教育初心愈发澄澈。从青春洋溢到年过半百,她始终保持着教育者特有的那份热忱,用爱与智慧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动人的育人乐章。
1992年的金秋,刚从师范毕业的谢红霞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台下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她在教案扉页郑重写下:“要做孩子们生命中的点灯人。”为了这个承诺,她把自己活成了一本厚重的教科书——清晨的台灯下总有她研读教育专著的身影;周末的办公室里常见她反复打磨教案的专注;深夜的电脑前,是她精心制作多媒体课件的侧影。从最初的手写教案到如今的智慧课堂,她始终站在教改前沿,其独创的“情境体验式教学法”让学生在语文天地里流连忘返。她就像一位永不停歇的求知者,用三十余本密密麻麻的读书笔记、数十节示范课例、多篇发表论文,诠释着“学高为师”的真谛。
1995年调入赤壁市蒲圻第三小学后,谢红霞的教育人生开启了新的篇章。从教学能手到管理骨干,她始终保持着“园丁”的本色。担任教务主任期间,她启动“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制度,为每位青年教师量身定制成长方案。语文组的李老师至今记得,为了帮自己准备市级赛课,谢主任连续一周陪她磨课到深夜,连板书上的一个标点符号都要反复推敲。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让她带出了5名市级教学能手,培养出2位省级骨干教师。每周二的“红霞有约”教研沙龙,青年教师们总是早早到场,因为在这里总能获得直击痛点的指导。
在孩子们心中,谢老师是神奇的“心灵魔术师”。她记得张晓喜欢昆虫,就送他法布尔的《昆虫记》;知道王丽思想波动,便在她作业本里夹鼓励纸条:自信是最好的老师;发现李强有表演天赋,就为他量身改编课本剧。2022届那个让所有老师头疼的“捣蛋王”陈明,在谢老师的“优点放大镜”下变成了班级“创意小达人”,毕业时竟考出了语文92分的好成绩。她的办公桌抽屉里珍藏着数十封学生来信,每一封都是一个被爱心唤醒的故事。
2019年,谢红霞调入赤壁市第二实验小学后,与公益助学结缘,她的教育情怀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天地。在车埠镇乡村小学交流期间,她自费为班级建起“星光图书角”,长期资助3名贫困生。最令人动容的是2025年那个没有毕业典礼的夏天,她跑遍全镇蛋糕店,为39个孩子定制了姓名蛋糕。当孩子们捧着专属蛋糕合影时,晶莹的泪光中映照出教育最本真的模样。在她的感召下,300名社会各界人士加入“星月助学团”,累计资助贫困学子117名,其中两人在今年高考中斩获675分和662分的优异成绩。
三十三年春风化雨,谢红霞用坚守诠释了教育的三重境界:她是传道授业的“导师”,用智慧启迪智慧;她是立德树人的“人师”,用生命影响生命;她更是大爱无疆的“仁师”,用微光点亮微光。正如她的学生们所说:“谢老师教会我们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如何让生命发光。”在这片教育的沃土上,这位永葆初心的教育守望者,依然在书写着属于她的春天故事。
图/吴松青 文/邱晖 编辑/李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