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思君
◎刘伟
小雨悄然而至
润泽心扉
仰望百香果
似出水芙蓉娇艳欲滴
往日的记忆浮现
那些青涩的日子
我轻轻将你摘下
捧在胸前
你以甘美
达我之意
朝之露润
暮之梦深
吻之醉胜似美酒千杯
拥之意恰似湖光涟漪
君之美胜似西施昭君
千载一日梦方醒
爱之无声心好痛
吻之无语好伤情
思之无影难寻梦境
《庭院思君》:百香果里的千载心痕
《庭院思君》以细腻笔触勾勒了一场穿越时光的思念之旅。诗中百香果这一核心意象,悄然串起往昔甜蜜与今日寂寥,在庭院微雨中,绽放出一朵永恒不凋的情感之花。
“百香果”在诗中化为多重隐喻的载体。它初现如“出水芙蓉”,是自然之美的化身,更成为诗人情感投射的焦点。当“轻轻将你摘下/捧在胸前”,果实的采摘被升华为灵魂相契的仪式——“你以甘美/达我之意”,果实的内质转化为心意的通达,物质与精神在此刻悄然交融。最终,其美好凝结为“胜似西施昭君”的终极赞叹,完成了从具体实物到审美理想、再到永恒爱恋象征的升华。
时间在诗中形成甜蜜与失落的两极结构。“青涩的日子”中,“朝之露润”的清透、“暮之梦深”的沉醉、“吻之醉”的浓烈、“拥之意”的缠绵,构成一幅醇厚如酒、温润如玉的往昔画卷。然而“千载一日梦方醒”如陡转的休止符,将时空骤然压缩,漫长岁月竟似弹指一梦。醒后唯余“爱之无声心好痛/吻之无语好伤情”的凄楚回响——三个“无”字排比,声声叩击虚空,无声之爱、无吻之情、无影之思,道尽失落之渊的寂寥与荒芜。
诗语融合古典的雅致与现代的直白。“胜似西施昭君”以历史美人的重量托举深情,“湖光涟漪”以古典意象的柔婉暗喻心潮荡漾。而“心好痛”“好伤情”的直抒胸臆,如裂帛之声,毫无修饰地宣泄着切肤之痛。古今语汇的和谐相生,既延续了抒情诗传统的气韵,又让当代心灵的颤音得以真实迸发。
庭院细雨如丝,百香果在时光枝头结出又凋零。刘伟以一颗果实承载了千般滋味,在“达我之意”的甘美与“难寻梦境”的惘然间,刻下了一道深挚情痕。这心痕提醒我们:爱之甘醴终会沉淀为生命的琥珀,纵使在无影的思忆里,其光泽依然能刺透岁月烟雨,映照出灵魂深处不灭的微光。
这首诗通过百香果的意象演化与时空的悲欣交织,最终让我们领悟:最深的爱恋常存于“达意”的默契,而最彻骨的思念,则生于“难寻”的永恒距离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