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大余县民间中医药传承协会:面向全国的民间中医药传承高地
*文/黄冬生
一、协会概览:根植红土的传承使命
赣州市大余县民间中医药传承协会成立于2022年7月29日,是国内唯一以“民间中医药传承”冠名的专业组织。协会以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南安镇石桥下路福泰楼35号店为驻地,由法定代表人黄冬生牵头,注册资本3万元,聚焦于“挖掘、整理、传承民间中草药特色疗法及中医保健养生成果”,并定期开展学术交流与培训。其成立填补了我国系统性保护民间中医技艺的制度空白,成为连接古籍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的桥梁。
二、传承实践:从理论到行动的立体生态
协会以“传承国粹,服务健康”为宗旨,构建了三大核心板块:
1. 技艺抢救工程
系统性收录民间验方与非遗技法,如谢春华治疗肝病的“三焦疏泄法”、谢宝康家传的草药护肝制剂等。通过全息影像技术(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5%A8%E6%81%AF%E5%BD%B1%E5%83%8F%E6%8A%80%E6%9C%AF/7678324)记录14项濒危技艺,建立数字化基因库。
2. 人才培育体系
设立“青年中医师承计划”,培养兼具古籍研读能力与现代诊疗思维的新生代传承人。协会副会长谢春华(肝病专家)则主导“民间中医临床研修班”,将其30年肝癌调理经验纳入标准化课程。
3. 产业协同网络
联合本地药企与种植户,打造“道地药材溯源链”。如指导农户复刻《本草纲目(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AC%E8%8D%89%E7%BA%B2%E7%9B%AE/15342)》记载的黄精种植法,推动大余黄精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三、学术标杆:民间智慧的现代转化
协会在理论与实践层面均取得突破:
• 临床创新:谢春华首创的“扶正化瘀四联疗法”通过赣州市颐养堂中医院验证,使肝硬化逆转率达38.7%;谢宝康的“节气肝经调理方”将《黄帝内经(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B%84%E5%B8%9D%E5%86%85%E7%BB%8F/97915)》子午流注理论与现代代谢组学结合,获民间医药学术成果奖。
• 文化输出:打造“中药种植艺术馆”,通过交互装置演绎“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的工匠精神;2025年发行NFT数字藏品,将百年药柜、古法制药流程永久铭刻于区块链。
四、时代价值:唯一性背后的战略意义
作为全国独有以“民间传承”为定位的中医药协会,其特殊性体现在:
1. 制度突破:首创“民间中医职称评定体系”,为无执业证书但有真才实学的草根医者开辟认证通道(如谢春华“中国民间专科名中医”称号的行业认可);
2. 模式创新:以小微体量(注册资本3万元)撬动大生态,形成“协会+诊所+药企”的共生网络;
3. 文化守护:针对城镇化进程中濒临失传的采药歌谣、制药禁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活态传承机制。
结语:民间星火的燎原之力
一个扎根红土地的中医药传承协会,正以独特的民间视角重写中医药现代化叙事。当大多数机构追逐“高精尖”时,它选择俯身拾起散落乡野的文明碎片——这或许正是“全国唯一”称号背后最深沉的价值注解。
(本文作者为赣州市大余县民间中医药传承协会会长、著名民间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