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嘴石窑与梅六先生的传说
侯建
从武川县井儿沟的东窑子村出发,顺着南坡那个洞囗的方向,大约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艰难攀爬终于到达了半山腰处的板嘴石窑。
石窑位于井儿眼梁的西端,海拔1500米左右。这座大山陡峭险要,山体到处都是半人高茂密的梢林和灌木,夹山处还生长着高大的白桦树,抬眼望去步履难行使人望而却步。
今天天气晴好,夏日阳光充沛,山腰处的纹蝇特别多,在头上绕来绕去,挥手在浸着汗水的脸部一摸,就会抓住几只,厌烦但挥之不去。我们弓着身子迂回着往上行去,在没有路的灌木中喘着粗气走走停停。回头看下方是沟谷白石,或平凹处绿草如甸。头顶上是怪石嶙峋灌木丛生遮住了山体。好在有登上去一探究竟的愿望支撑着那份信念,在荆棘中穿行,忍受着被划伤的疼痛终于到达了那个石窟。
石窟似长方型如扁嘴,顶部是由一整块大石覆盖着,大石凹凸分明,站在里面有沉重的压迫感。也看不出有人工开挖过的痕迹,像是天然形成的洞穴。外宽里窄型状,有五丈见方,高也有二丈多的样子。里面有清凉的感觉,与外界的气温有很大的差别。脚底有寸许厚的多种牲畜的粪便,但也未闻到有腐臭的味道。只听到有一只苍蝇在洞口有气无力的作响。
洞后端稍窄,有向上延伸低矮的通道,这就是第一个葫芦弯。
当小心翼翼向上爬过那滑溜的大石,爬上高低不平的石面平台时,看着里面黑沉沉的景象不由得心悸。也不由的想回头看看来时的路,却见下方亮处很窄很低。这里也还开阔些,可容纳三五十人。环顾四周大石交错挤压,形成了一个洞上洞的大空间。不经意间还会看到那块大石面上有形似掌印的图案出现,五指印轮廓可见,似曾有人在上面摁下过的左手印。这里面很潮湿,时有水珠落下,湿漉漉的非常凉。
这里比入囗处小些,脚底也高低不平,在右边角落处出现了比身体略粗的几个洞囗,旁边石上有灰白色的碳酸钙物质(取样后用手搓动冲洗掉渣溶解)。从洞囗用手电强光照下去,黑黝黝的看不到底也看不清楚,这就是第二个葫芦囗。
曾听说过去也有几个当地年青人进入过这第三个洞里,说是里面漆黑,手电筒的光亮根本没有多大功效,还不如点燃桦树皮照的远。这第三层洞不是结点,是当地人挑战的极限,那再往下去如何景象,谁也说不来。只是说能听到洞里有呼啦啦的声音,是风声还是水流之声也无从判断。
据传说在大清朝年间,有个梅六先生,当地人说他是东窑子村的人,这到是无疑议,村民都是这样认为的。这梅六先生兄弟中排行老六,年幼时家境贫寒,一家人靠给做长工或短工生活。因为祖上是囗里搬迁而来,此地又无依无靠,生活过得是极其艰难,他就背井离乡外出谋生。这孩子虽生的瘦小但聪明伶俐、有点拔速明的能力。
他穿着那打着补丁的衣服,翻山越岭,以乞讨生活,一路南下。盲无目的随意就进入了交城卦山,看着庙宇雄立气势磅礴,听着那可读生死的卦象。不由得对道法生出了敬畏之心,道法自然随缘,后入道学得了一手好本领,不但能掐会算,也通灵下阴赴场驱鬼,中年时返乡侍奉老母后叶落归根。
这梅六好手段,一回村儿便看出了村里有怪事儿,说是阴气太重,有大蛇作祟。就问这十几年来是否有年青的男子无缘无故的死去?大伙随即说出这些年死了几个了,都是无病消瘦而亡的后生。随后他道出了实情,是村里的后生打死了南山的小青蛇而惹出的祸端。
蛇虫是有灵性的,经年的大蛇会成精,不是寻仇便是报恩。小青蛇是她的孩子,却让村民围住用石头砸死了。这还得了,大蛇精气愤不已,便下山报仇。她晚上化作人型,扮作妙龄女郎,夜半钻入男子的被子里行苟合之事来采集阳气。一年半载后青壮后生阳气亏损,面白如纸精气无余已耗干了身体,便及猝死而亡。
前后几人相继死去,都是一个病症,人们都不知情,只以为是吃不上饭饿死的。死者生前也不会说,这等好事儿哪里去找。况且梦中之事无凭无据,别人也看不到,张扬出去也无人能信,人们只会认为是病的不轻在胡说,死因不明也不了了之。
梅六道出实情,全村人惊讶害怕不已。事不宜迟择日消灾,大家伙配合着六先生做起了法事。附近几个村子的人也闻讯前来,午夜时分摆上了供品。只见梅六先生在香案后恭恭敬敬的站立,手拈三柱香插入香炉,再囗诉真言,后低头跪拜祷告。当香燃半截时,忽见平静的暗夜风起,随后狂风大作,在不大的村庄里横穿竖跳,吓得人畜胆寒,狗儿也禁了声,人们跪爬在地上一动也不敢动。一盏茶后风歇月明,供品也不翼而飞。从此后东窑村再无异像,平安顺遂。
梅六此后也名声大噪,修坟的,改运的,下阴找亲的渐渐的多了起来,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阴阳道人。
某炎夏雨后之日,就见扁嘴窑囗白雾升腾,村里人莫名其妙,就相约请教梅六何故,他也不名所以,只好下这石窑一探究竟。胆子大些的年青人拿着火把相随着,顺着绳索一路艰辛下到了第三层。
这层空间不大,也算平整,边角处的洞口有淡淡的水汽飘动,在火把的映照下也看不到底,好像是直直的向下延伸。众人将几丈长的绳索捆上石头放下去,却也深不见底,再也没有了往下探求的勇气。
梅六先生艺高人胆大,紧了紧腰带和裤角,背上那个搭袋,顺着绳索就窜了下去。一行人在洞口处等着,几个时辰过后,才见六先生慢慢地爬了上来。他不再说笑,只是说:回去吧,里面没啥,就是有水。
再后来,此山洞再无人问津。有人说梅六当年到得洞底,见到了一条小河,河对面有鸡鸣之音,还有妇女洗衣服的场景。想过去细察,却见架河之木桥已腐朽不堪,他掐指算去,卦象不吉,过则有险,不得已才折返了回来。
到底里面有什么?都是传说,是个迷。我们能见到的,只是宽大的洞穴口和黑漆漆的洞窟。
走近新时代,听着古老的传说,远远看着那孔崖洞,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撩拨着那颗强烈的想象之心,也有着下入洞底去一探究竟的愿望,去彻底揭开那洞底未知之迷,但力不从心,只好悻悻离去。
最后说,谜!有时不去揭开更好吧,留下些神秘更让人牵挂和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