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部分家长要求,7月6日,爱德教育精心组织的“遇见甘坑古镇”活动在甘坑古镇火热拉开序幕,28位大小朋友共同踏上了这场充满惊喜与收获的旅程,为第一个暑期周末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2025年首次爱德署期青少年动力营暨爱德青少年夏令营活动的参与者年龄跨度较大,最小的孩子仅4岁多,最大的14岁多。这些孩子中,不少是“手机小达人”,且约三分之二存在社交羞涩,面对陌生人常低头不语,个性十足。活动伊始,4岁多的小女孩还哭闹着不愿参加,然而谁能料到,后续的经历彻底改变了她。
为激发孩子们活动参与兴趣,爱德教育依据预案,巧妙设计了一系列精彩游戏环节。随着系列活动游戏推进,孩子们的态度发生了惊人转变。通过老师们层层引导,原本对活动兴致不大的孩子变得兴奋不已,从远远躲开游戏现场,到积极主动投身其中,尽情享受游戏的乐趣与团队协作的快乐。
最后的感恩环节,将活动气氛推向最高潮。每个孩子都自愿起立表达感恩,有感恩爸爸妈妈的,也有感恩老师的,更多是感恩自己的能通过这样的亲子活动能走出来走出自信。那个起初哭闹的小女孩也真诚地表达,感恩红冰老师的陪伴,感谢妈妈带自己参加活动。孩子们在分享中,纷纷流露出对活动的喜爱与感激之情,他们在这一天收获了友谊、勇气与成长。
活动结束后,家长们的反馈同样热烈。一位家长激动地表示:“真没想到,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原本不爱说话,现在竟然能主动和其他孩子交流、合作,说心里话,这次活动太值了!”
“对孩子的教育,我们夫妻俩也是唯恐唯恐的,孩子有脾气,我们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感到绝望,今天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一位家长很有感触地说。
一位家长在分享今天活动时坦言,参加活动后,我才意识到,教育不应只聚焦于成绩单上的数字,孩子的性格养成、社交能力、内在驱动力、感恩心等同样重要。她认为,这些做法背后,往往是家长对教育理解的偏差和焦虑心理在作祟,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却忽略了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兼顾知识学习与心灵成长,找到更科学、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我认为,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还有一位家长感慨:“孩子回家后一直念叨活动中的趣事,明显变得更开朗自信了,希望爱德能举办更多这样的活动。”
参与活动的爱心大使们颇有同感,大家当看到个个孩子都在玩手机时,起初担心,能不能唤醒这一群孩子?但是,通过大家齐心协力,建立了手“机窝”,总算圆满成功了,孩子们收获了快乐成长,我们也收获了成功后的喜悦。
如何办好爱德教育青少年动力营,爱德教育创始人、著名家庭教育指导师王娅萌老师有着清晰且创新的规划。
王娅萌老师表示,爱德教育策略已升级,从单纯面向家长的家庭教育培训,同时转变为助力家长与孩子共同成长的新理念新模式。
王娅萌强调指出,我们将突破传统,开展系列的青少年动力营活动,通过”学思想、练演讲以及励志教育、素质拓展、感恩教育、团队协作、习惯养成等有机结合,助力孩子提升综合能力,让孩子明确努力方向、锤炼意志,告别迷茫,锚定梦想,在团队协作中锤炼意志,蜕变成为内心有力量、行动有方向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接班人。
她强调,我们开展青少年动力营的目的,是让更多的家长看到,我们爱德教育的理念是正确的,我们的教育方法是有效的。
此次“遇见甘坑古镇”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难忘的暑期回忆,更彰显了爱德教育在家庭教育领域的专业与用心用情用功。相信在爱德爱心大使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爱德教育青少年动力营将成为更多孩子和家长成长路上的得力助手,创造更多成长奇迹。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的客家文化、客家人的家风家训以及客家人的饮食文化和孝道文化。活动期间,还组织了大家参观了甘坑博物馆。
特别鸣谢:
本次活动由爱德教育爱心大使、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付爱青老师、陈红冰老师、钟倩老师、九莉老师、雪梅老师、六六老师等协助完成。
策划:张之馨
摄影:刘爱平
编辑:刘爱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