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门传雅韵
——赵茂忠与大下河的家风长歌
亓玉玲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根与魂。古人云“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庭不仅是安身之所,更是涵养德行的沃土。家风正,则家道兴;家风淳,则民风厚。莱芜大下河村获评“全国文明村”,实至名归的背后,藏着党支部书记赵茂忠与家族三代人的家风传承故事。
三赴大下河,次次皆震撼。洁净雅致的村容、安居乐业的村民、赵茂忠书记谈及村庄发展时的赤诚,无不印证着这片土地的文明底色。这份震撼,源于一种深入骨髓的力量——那就是从祖辈流淌至今的家风暖流。
一、医者仁心:百年善举播春风
赵茂忠的讲述里,总有一位让他深深崇敬的身影——老奶奶赵李氏。早年间,老爷爷与老奶奶开着药铺,行医救人从不计酬劳。“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这份医者仁心,让无数痊愈的患者感念至深,竟有四百余人自愿认作他们的干儿子、干女儿。
老奶奶辞世那天,干儿子、干女儿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送葬,拴在河道的毛驴绵延一里路长。众人原以为,这般行善一生的长者,身后必是厚葬盛殓,却见两位老人的墓穴仅是朴素土坑,连一块砖石都没有。“千两黄金非至宝,一家和睦值钱多”,这份清贫中的富足,让在场者无不跪地恸哭——他们懂了,真正的财富从不是金银,而是刻在骨子里的善良。
二、匠艺传情:方寸之间见初心
到了赵茂忠的爷爷赵凤林这一代,家风化为更具体的担当。他起初教五个儿子学木匠,为乡邻打造家具;转念又让其中两人改学泥瓦匠,“邻里盖房不求人”成了家训里的朴素承诺。更有一位叔叔,识文断字却不求名利,每逢春节便铺开笔墨,免费为全村人写对联,“墨香里藏着暖,纸笔间连着情”,这一写便是数天,从未计较过成本。
正如古训所言“勿以善小而不为”,赵家祖辈用手艺暖人心,用行动传善意,把“为众人行小善”当成了家族的本分。
三、母训如灯:一盏初心照乡关
赵茂忠走上村支书岗位,母亲的一句话成了关键推手。“孩子,我看你性子直、心肠热,或许能让村里变个样,让大伙过上好日子。”简单几句,藏着母亲对儿子的信任,更藏着赵家“做事要为百姓谋”的家风延续
从祖辈行医济世,到父辈手艺传情,再到如今赵茂忠书记带领全村创文明、谋发展,“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古训,在大下河村落地生根。这风,是赵李氏药铺里的仁心,是赵凤林安排子女学手艺的远见,是母亲那句“为村里人办事”的嘱托,更是赵茂忠肩上扛着的责任。
如今的大下河村,青砖黛瓦映着笑脸,家风浸润之处,文明之花正艳。这恰如古诗中所言:“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真正的家风,从不是挂在墙上的格言,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是一代又一代人相互传承的赤子之心。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