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光行处
他走来,像一束移动的清晨。步履未至,暖意已悄然铺陈。空气里悬浮的尘埃,仿佛也沾染了微光,轻盈地旋舞。草木舒展,叶片承接着无形的甘露,脉络里流淌着喜悦的低语。他所经过的荫蔽,并非寒冷的影子,而是安憩的邀请。万物在他无形的光晕中,找到了恰如其分的和谐,阴与阳的边界变得柔软,如同被温暖融化的薄冰,彼此交汇,滋养共生。
二、 暗涌流
他靠近,空气骤然凝滞,仿佛被看不见的铅云挤压。未及言语,一种沉重的粘腻已悄然附着在皮肤上,呼吸变得短促。周遭的生机,像被无形的寒霜击中,瞬间瑟缩。花朵闭合了笑靥,绿叶蒙上晦暗的灰翳。他行经之地,并非路径,更像一道侵蚀的伤痕。那无形的力场,是吸吮生机的漩涡,让阳光退避,让欢愉冻结,只留下荒芜的预感和无声的叹息在蔓延。
三、 罗盘心
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枚校准的罗盘。无需言语的指引,混乱的磁力线在他周遭自然理顺。矛盾的棱角被无形的手抚平,尖锐的对立在他温和的注视下,如同投入静水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终归于圆融的平静。他懂得光的炽烈,也理解影的深邃。在他澄澈的场域里,阴阳不再是分割的疆域,而是交融的河流,共同托举着生命之舟平稳前行。冲突找到了和解的渡口。
四、 锈蚀痕
他像一块行走的、不断剥落的锈蚀。眼神扫过之处,温度骤然流失。信任的基石在他靠近时无声地风化、粉碎。空气中弥漫着猜忌的尘埃,每一次呼吸都吸入怀疑的颗粒。合作的花蕾尚未绽放便已枯萎,希望的幼苗在他投下的阴影里迅速夭折。他的话语,即使包裹着糖衣,核心也散发着金属腐蚀的酸涩气息,侵蚀着连接彼此的脆弱丝线。他经过,留下的是人际的荒漠和心灵的瓦砾。
五、 水之润
他的善意,如汩汩清泉,无声无息地渗透。干涸的心田被悄然浸润,板结的土壤重新获得呼吸的孔隙。坚冰在他温和的暖意下,并非爆裂,而是化作滋养的涓流。焦灼的眉头被无形的手轻轻抚平,郁结的块垒在无声的共鸣中悄然消融。他不言教化,只以自身的丰沛流淌,便足以唤醒沉睡的种子,让濒临枯萎的藤蔓重获攀援的力量。滋润,是他存在的唯一宣言。
六、 焚之风
他是一阵裹挟着灰烬的热风。所到之处,并非照亮,而是灼烧。善意被误解为图谋,真诚被扭曲为虚伪。他吐纳的气息里,带着硫磺的味道,轻易点燃猜忌的引线,引爆积压的怨怼。和平的绿洲在他脚下迅速沙化,合作的花园沦为焦土战场。他行走,身后并非足迹,而是不断蔓延的、人际关系的火线。寸草不生,并非夸张的修辞,而是他能量场域残酷的写实——生机被他辐射出的无形烈焰焚烧殆尽。
七、 阴阳鉴
于是,世界成为一面巨大的明镜,清晰映照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灵魂光谱。一面,是生长与和谐的图腾,吸引着光、雨露与共生的藤蔓,万物在其间低吟着安宁的颂歌。另一面,是衰败与熵增的符咒,驱散暖意,凝固生机,只余下龟裂的大地和喑哑的回声。选择成为哪一面,并非命运的骰子,而是灵魂深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念头向宇宙投射的能量总和。最终,我们自身便是那行走的、孕育丰饶或播撒荒芜的——微型宇宙。心田的种子,决定世界的风景。那无形的双鱼,便在每一次起心动念间,悄然转动了方向。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