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寄怀王国才兄
文/李兆春
钻塔星河连朔漠,松江夜话寒窗。
杏林初志暖千庄。
赤枫燃旧梦,雁阵过长冈。
闻道京华栖彩凤,清辉闲沐兰芳。
隔屏犹对举霞觞。
关河虽万里,明月共相望。
《临江仙·寄怀王国才兄》赏析
这首《临江仙·寄怀王国才兄》是李兆春先生寄给友人王国才先生的作品,全词以景传情,以事达意,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真挚怀念,在时空交织与情感抒发中,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一、上阕开篇,以宏大壮阔之景起笔。“钻塔星河连朔漠,松江夜话寒窗”。“钻塔星河连朔漠”描绘出一幅在广袤的沙漠之上,钻井塔高耸入云,与璀璨星河相接的雄浑画面,既可能暗示着作者或友人曾经投身艰苦却意义非凡的工作场景,展现出奋斗的豪情;“松江夜话寒窗”则笔锋一转,将画面拉回静谧的松江畔,在寒窗前促膝长谈的温馨场景跃然纸上,冷暖交织,回忆与现实交融,奠定了全词既有豪迈又有温情的基调,引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杏林初志暖千庄”,“杏林”常代指医者,点明友人的从医初心,怀着这颗炽热的初心,温暖了无数村庄,传递出医者仁心、济世救人的崇高情怀,进一步丰富了回忆内容,也体现出两人共同或相关的理想追求。“赤枫燃旧梦,雁阵过长冈”,火红的枫叶如燃烧的火焰,象征着曾经热烈的梦想,而南飞的雁阵掠过山冈,营造出一种悠远、略带怅惘的氛围,借景抒情,表达出对过往梦想的怀念以及时光流逝之感 。
二、下阕“闻道京华栖彩凤,清辉闲沐兰芳”。“京华”点明友人如今身处北京,“栖彩凤”以彩凤比喻友人,称赞其才华出众,在北京得以施展抱负,如同彩凤找到栖息之所;“清辉闲沐兰芳”描绘出友人在月光下,享受着如兰花般芬芳闲适的生活,既表达了对友人现状的美好祝愿,也暗含欣慰之情。“隔屏犹对举霞觞”,随着时代发展,即使相隔遥远,二人仍能通过屏幕举杯共饮,以“霞觞”这一浪漫的意象,体现出友情不受距离限制,依旧深厚。“关河虽万里,明月共相望”,结尾化用古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意,尽管关河万里,阻隔重重,但两人共赏一轮明月,以明月为寄托,将相隔万里的友情凝聚在一起,余韵悠长,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进一步升华了两人之间跨越时空的真挚情谊。
三、艺术手法上,全词巧妙运用意象组合。如“钻塔”“星河”“朔漠”“赤枫”“雁阵”“明月”等,或雄浑或柔美,或写实或象征,将情感融入其中,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同时,时空转换自然流畅,从过去的松江夜话、杏林行医,到现在友人在京华的生活,再到当下隔屏对饮、共望明月,层层递进,脉络清晰,将对友人的怀念、赞美与牵挂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四、词史坐标,意象深远。
此词承东坡《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之超旷,接稼轩《临江仙·钟鼎山林都是梦》之沉郁,在当代旧体创作中独具三重价值:
1. 为医者立传:突破传统酬赠题材,实录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变迁;
2. 解构宦海叙事:以“清辉闲沐”消解官场功利,回归士人精神本真;
3. 科技人文融合:“隔屏举觞”将视频通话转化为诗意场景,承古开新。
结句“明月共相望”五字,较王勃“天涯若比邻”更添视觉具象,较苏轼“千里共婵娟”尤重双向互动,堪称信息时代怀人词的审美范式。
作者简介
踏雪寻梅,本名李兆春,男,1965年7月出生,汉族。江苏徐州人。新疆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高级政工师。世界汉诗协会、中国散文家协会、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中国石油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从事过宣传、共青团、文秘等管理工作,现履职于大庆油田,主要从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创作词作两千余首,部分作品散见于《诗林》《长白山诗词》《世界汉诗》《北方文学》《海外文摘》《词刊》《诗刊》《中华辞赋》《中华诗词》等刊物。部分作品收录由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难忘的时光》《梅馨斋诗词》《中华诗词歌赋文学精英大辞典》。2016年11月以来,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趣叟斋词选》(上、中、下)三卷。2017年度入选中国诗坛实力诗人名录;2018年进入国家《中国文化人才库》;2019年荣登全球华人最强文学家季军榜;2021年喜获《新潮诗词》“点将台”,选粹词作25首。
目前,已有十余位国内知名学者、作家、评论家为其撰写序文、词评和书评等。普遍认为作者的:
“词风秾丽、词韵清蔚、词境醇厚,既有古韵遗风,又有时代特色;既有身边趣事,又有桑梓情怀。谈人、咏物、赋事,皆体现作者的婉约风格。”
“词作闲愁绮怨、语淡情浓、意境轻和、词风清婉,既颇似韦庄,又宛若柳永。无论咏物、赋事、抒情,还是寓意、借景、造境,无不体现出作者的婉约风格。”
“词作清丽婉约、清音雅韵、清新俊逸、清幽旷远,既婉转含蓄、辞情蕴藉,又离思别愁、闺情绮怨,无疑又是国内婉约派的一部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