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长跑
吴 勇
站在时光的跑道上回望,那些铭刻在生命中的日日夜夜,如同赛道两旁掠过的风景,见证着我们奔跑的足迹。作为曾经肩负重要警卫使命的忠诚卫士,“万无一失”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绝对安全”始终铭记在心。每一个执勤岗位都留下我们专注的目光,每一次重大任务都见证我们严谨的身影。那些年复一年的坚守,那些风雨无阻的值守,早已化作生命中最珍贵的印记。当岁月染白双鬓,回首往昔,才懂得那些看似平凡的坚守,恰似陈年佳酿,历久弥香。
那些年,为确保警卫任务的绝对安全,我们像精密仪器般反复推演每个细节:现场勘察要细上加细;方案演练要重复数十遍。训练场上,我们锻造出钢筋铁骨:擒拿格斗,在摔打中磨砺意志;硬气功训练,寒冬腊月里赤膊上阵;射击考核,弹着点要精确到毫米。最难忘那年“大练兵”,晨星未退就整装出发,夜阑人静才疲惫归营,双腿沉重如铅,却依然在次日黎明准时出现在训练场。这些淬炼,将“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信念,锻造成我们永恒的精神徽章。
从钢枪到毛笔,从哨位到书案,退休之后,我们始终保持着那份特有的专注与执着。看到老张临摹《兰亭序》时挺直的脊梁,依然是当年持枪警戒的标准姿态;公园长椅上,老李调试镜头时微蹙的眉头,恍若昔日检查装备时的严谨神情;活动室里,战友们合唱时的炯炯目光,分明还是当年那个枕戈待旦的钢铁卫士。即便是在棋盘对弈时,那份全神贯注的劲头,也丝毫不减当年执行任务时的专注。
我们渐渐明白了生活的真谛。精简了浮华的社交,远离了无谓的应酬,始终保持着军人本色,自觉践行各项规定。格外珍视每年难得的老友聚会。无需下馆子,小区食堂里几道寻常小菜,大家细嚼慢咽,就餐时,早已褪去当年狼吞虎咽的急切;饭后漫步庭院,春嗅花香,夏听蝉鸣,秋赏落叶,冬踏积雪,这份平淡中的惬意,胜过万千繁华。
病榻是最深刻的生命课堂。当药片数量超过餐食的盐量,当监护仪的电子音取代晨起的军号,那些曾被忽视的日常突然熠熠生辉:案头未竟的书法习作,手机里待整理的照片,笔记本上未完的军旅回忆。此刻方知,体检单上“未见异常” 的印章,竟是人生最踏实的幸福;能够自由行走、畅快呼吸的每一天,实为生命最珍贵的礼物。
人生终究是一场需要智慧调控的马拉松。在岗时我们全神贯注、全力以赴,那是使命的召唤;退休后我们从容前行、细品人生,这是岁月的馈赠。如今的我们,有人以文字重现当年的惊心动魄,有人用镜头捕捉生活的诗意瞬间,有人在笔墨纸砚间寻得心灵的净土。形式虽异,精彩相同。
回望这段跌宕起伏的人生旅程,行囊里珍藏着:褪色的军功章,铭刻着往昔的荣光;厚厚的相册,定格了岁月的剪影;工整的笔记,记录着求知的足迹;还有那些泛黄的回忆手稿,承载着不能言说的传奇。这些不仅是记忆的载体,更是生命的年轮。
看着老战友们或在教室挥毫泼墨,或在公园取景构图,或在舞台慷慨朗诵,终于参透:最美的晚年,是充实的恬淡,是志趣相投的默契,是永不停歇的成长。这场人生长跑,我们依然保持着战士的英姿,只是步伐更加从容,目光愈发深邃——因为真正珍贵的不是奔跑的速度,而是奔跑时的心境与姿态。这,或许就是时光给予我们最珍贵的领悟。
定稿7. 4夜
吴勇简介
吴勇,1966年12月出生,1982年10月入伍,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江苏南通人。
入伍后,当过文书、文化教员、大队部书记、干事、一直到正团职上校,从未离开政工,喜欢写作,曾在《中国法制报》、《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报》、《人民武警报》、《军休生活》等报刊发表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