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筠松(杨公)
在晚年勘察风水时,
特别看重“雌雄”的辨别
(即阴阳动静的配合),
天下其他的风水书籍对此的理解和说法都不相同(或未能真正阐明)。
“雌雄”就是阴阳动静的不同名称。
山:本质是静止的,但要以其中蕴含的“动”气(生气)为生机所在。
水:本质是流动的,但要以其中呈现的“静”态(聚气)为吉兆。
大凡寻龙点穴、观察水流,必须考察其发源处得到的是何种五行之气作为起始(起祖),然后:
顺着(水流方向)向左行的(山脉或水流)为阳、为雄。
逆着(水流方向)向右行的(山脉或水流)为阴、为雌。
山的雌雄辨别:
山体高大、雄壮、丰满的为阳(雄)。
山体低矮、潜伏、瘦削的为阴(雌)。
在平地上,屈曲蜿蜒的为阳(雄)。
在平地上,直硬僵板的为阴(雌)。
水的雌雄辨别:
水流安静、深沉、缓慢的为阴(雌)。
水流动荡、浅显、急促的为阳(雄)。
水流弯曲环抱(有情)的为阴(雌)。
水流径直冲去(无情)的为阳(雄)。
因此,能够结穴(形成好风水)的地方,需要:
1. 水顺流(阳动):水流顺畅。
2. 砂逆抱(阴静有情):砂山(护卫的丘陵)逆水而来,环抱有情。
3. 龙虎交度:青龙、白虎两边的砂山相互交错、配合得当。
4. 山交水会:山脉走势交汇,水流在此汇聚。
5. 主客情余、关锁、水口三者全备:主山客山有情意,有余气;有重重关拦锁住气场;水口(水流出口)紧密、有把守。这种格局称为“天地交通”(阴阳交融,生气凝聚)。
凶格(不成穴或凶穴):
如果没有护卫托靠,山形像僵死的枪、鳝鱼头(尖硬无生气),或者像茅草花一样散乱、歪斜、反背(反跳无情)、有缺陷、崩塌破面、孤峰独立、突兀不成格局,这些都是“单雌”或“单雄”的格局(阴阳不交,孤阴独阳)。
或者五行格局失衡:
三金四金无水:金气过旺而无水(金生水,无水则金气无法流通)。
三水四水无木:水气过旺而无木(水生木,无木则水气无法生发)。
不金不土:五行属性不明,既不像金也不像土(模糊不清,生气不聚)。
似火土而变水、似木火而变金:形态看似属火或土,实际气韵却变成了水;看似属木或火,实际气韵却变成了金(表里不一,气机混乱)。这些都属于天地造化中的残次品(造化之余),对应着凶煞星体,如天罡(主孤寡凶暴)、孤曜(主孤伶贫寒)、扫荡(主败绝流离)、燥火(主火灾暴戾)、天刑(主刑伤疾病)等类型。这些都是“孤阴独阳”或者根本不成格局的凶地。
杨公晚年寻龙点穴、勘察水法的精妙方法,完全体现在“雌雄”这两个字上。学习风水的人,应当对此深入研究和体会。
释义:
1. 核心概念 - 雌雄即阴阳:文章开宗明义,点出杨公风水真传的核心在于理解“雌雄”,并将其等同于阴阳在山水形势中的具体动态表现(动静)。这是区别于其他风水流派的关键。
2. 山水动静观:
山(静中求动):山是静止的实体(静),但判断其好坏要看它是否蕴含生机勃勃的“动”气(生气)。高大雄伟、丰满蜿蜒的山,象征着阳气(雄动)的旺盛。
水(动中求静):水是流动的(动),但判断其好坏要看它是否能“静”下来汇聚生气。深沉缓慢、弯曲环抱的水,象征着阴气(雌静)的凝聚和收纳。
3. 雌雄的辨别标准:
方向:结合水流方向,左旋(顺水流方向向左)为阳雄,右旋(逆水流方向向右)为阴雌。这是动态路径上的阴阳划分。
形态:
山:高峻肥厚/平地屈曲 -> 阳雄;低伏瘦削/平地直硬 -> 阴雌。
水:深沉静缓/弯抱 -> 阴雌;浅急促/直去 -> 阳雄。
注意:这里的“雄”不一定全吉,“雌”不一定全凶,关键在于配合。
4. 吉穴的条件 雌雄交媾(天地交通):理想的穴位需要阴阳(雌雄)完美交融配合:
水动(阳雄) 要顺畅,但需有砂静(阴雌)逆抱、关锁来使其聚气(动中得静)。
龙虎砂(代表左右护卫)要相互呼应、交错有情(体现阴阳配合)。
山水交汇:山脉走势在此聚合,水流也在此汇聚(山水大交融)。
格局完备:主山有情,有余气延伸;有重重关锁锁住生气;水口紧密有守(防止生气外泄)。这种格局称为“天地交通”,是生气最旺盛的地方。
5. 凶格 - 孤阴独阳或不成格局:
形态缺陷:无护卫、山形尖硬僵死(死枪鳝头)、散乱歪斜(茅华斜侧)、反背无情、崩破残缺、孤峰独立、不成格局等,都象征着阴阳不调(单雌单雄)或气场破碎。
五行失衡:五行生克严重失调,如金多无水(金气壅塞)、水多无木(水气泛滥无制)、属性模糊不清、表里不一(形态与气韵矛盾)。这些被归为“造化之余”,对应凶煞星体(天罡、孤曜等),主各种灾祸。
6. 杨公真传精髓:文章最后强调,杨公晚年风水的精妙核心,就在于“雌雄”二字所代表的阴阳动静配合的深刻哲理和具体辨别方法。学习风水必须深研此道。
总结:
这段文字深刻阐释了杨筠松风水体系的核心——“雌雄”理论。它超越了简单的方位吉凶,强调通过观察山水的形态、动静、方向及其相互配合关系(阴阳交媾)来判断生气的聚散与格局的吉凶。吉穴在于山水动静相宜、阴阳交融(天地交通),凶地则在于孤阴独阳、形态缺陷、五行失衡。理解并运用“雌雄”的辩证关系,被视为杨公风水的真谛所在。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地理学家、诗人。职业风水师、周易预测者。为皇室风水和玄空风水的嫡系传承人,风水实践以三合、三元、玄空、九星等理论体系为主,尤擅实地应用,主张以三合为体、玄空为用,为实力派风水师,精通山地与平洋两大风水地脉。将周易八卦的象数理法植入风水实践,拓展了风水实地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基于长期实践经验总结,著有《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心得,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目前为加密内部资料,尚未公开。其公开著作见诸网络的是《胡成智文集【诗词篇】》。曾在《中国地理》等刊物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及地理古籍解析,后因故全部下架。现其部分文稿正陆续在网络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