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新华,东北石油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退休),大庆作协会员。
(杨玉才转发陈新华先生赏析刘志国先生的作品)
雄奇宏阔,豪气干云
——品鉴刘志国的《征鸿》
文/陈新华
刘志国的《征鸿》既有唐人边塞诗的雄奇意境,更有宋人豪放词的奔放豪情。大气磅礴,境界宏阔,格调雄浑,笔力遒劲。
首联点题,在“征程万里北天宽”的宏大背景下,推出所咏之物“惊鸿”。“一水”交代地点,“一”字给人烟波浩渺之感。“惊鸿”乃为两字成语,据说,有一只天鹅在湖上飞翔,它的翅膀展开时,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花。人们不禁为之惊叹。用在此处,壮美中增加了一层神秘之感。“晓”,点明出发的时间,“叶丹”,以红叶表明节令为秋。“征程万里北天宽”,以纵横两个维度展示行程之遥之阔,有力突出了“惊鸿”的鸿鹄之志和神勇形象。
颔联使用“星”“月”“云”“浪”,和“灯塔”“伞”“行舟”“帆”两组意象,为惊鸿征程鼓翼做足了铺垫。前一组意象显示了征服一切不可抗拒的自然属性。后一组意象为人工制作的旅途工具,将前一组自然意象比喻为后一组人工意象,充分展示了“惊鸿”豪迈的志向、一往无前的精神和征服一切的气势。
颈联铺叙了“风摇八九岭”和“雨浸万千滩”的惊心动魄的征程。其主体意象是“风”和“雨”,“摇”举重若轻,“摇八九岭”,轻松写之,尽展“风”之神力也。“万千滩”,言水路之遥。一山一水,显征程的险和难。“峦下”,高远之境,“芦间”,细微之境。高下相配,意境相映,构思极缜密。
“谁言花落春归去,白发依然可少年”,结句卒章显志,“惊鸿”出征,象征白头翁曾经奋斗了一生,如今“花落春归去”,已青春不在,但是,“归来依旧是少年”,可谓豪气干云。
诗人所选取的意象多具有宏大、宏阔、壮美的特点。例如,“惊鸿”一现,便惊艳了读者;“征程万里”“北天宽”,体现了空间的宏大辽阔;“星”“月”“云”“浪”,四个意象尽显气势恢宏的特点,“八九岭”,“万千滩”,则以数量展示了雄浑壮阔的意境。从而抒发了豪迈奔放的情感,体现了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展卷读来,有一种“天风海雨”之感。
此外,诗人将写景、状物、叙事、抒情融为一炉,主体为状物,首联写景兼叙事,颔联颈联叙事兼抒情,尾联抒情,由此产生了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
附:
《征鸿》
文/刘志国
一水惊鸿晓叶丹,
征程万里北天宽。
星为灯塔云为伞,
月作行舟浪作帆。
峦下风摇八九岭,
芦间雨浸万千滩。
谁言花落春归去,
白发依然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