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6 月 26 日,亳州的天空飘着纷纷小雨,给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了几分静谧与诗意。然而,亳州风华高级中学的大礼堂内却是一片热闹非凡、激情澎湃的景象。由衡水高级中学教育集团、亳州风华高级中学联合主办的 “亳州公益大讲堂” 在这里隆重举行,1000 余名高三学子、毕业生及家长齐聚一堂,共同期待着著名教育思想家及实践家、衡水高级中学教育集团首席导师、衡水中学云南分校(长水教育集团)首任总校长孟国泰先生的精彩报告。
一、孟国泰先生的精彩报告
报告会在亳州风华高级中学冀校长激情四溢的主持下正式拉开帷幕。冀校长的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他热情洋溢地介绍着孟国泰先生,仿佛在介绍一位久违的英雄,台下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和欢呼声。孟国泰先生缓步走上讲台,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温和。他微微一笑,向台下的听众致意,瞬间吸引了全场听众的目光,大家纷纷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聆听。
孟国泰先生从英文版的《成功的秘密》入手,那独特的开场瞬间抓住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他用流利的英语,抑扬顿挫地朗读着,每一个音节都仿佛在跳跃,每一个单词都饱含着力量。随着他的朗读,台下的学生们也跟着小声地附和,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引着,整个礼堂充满了学习的热情。接着,孟国泰先生隆重介绍了孟子及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尤其是对高考作文的深远意义。他深入浅出地讲解,将原本晦涩难懂的思想变得生动易懂。他时而手舞足蹈,时而沉吟思考,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生动的语言表达,让台下的听众如痴如醉。随后,他带领大家齐声朗读《六个必须坚持》,那整齐而响亮的声音回荡在大礼堂内,如同激昂的战歌,将报告会推向了第一个高潮。
(一)高快做人的秘密
《高分是高快做人的副产品》是孟国泰先生的报告主题,他向与会者介绍了高快做人的秘密。他详细阐述了 “体乐”“情乐”“智乐”“创乐”“和乐” 五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配有生动的例子和详细的解释。他用手指轻轻敲打着讲台,仿佛在强调每一个要点的重要性。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时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观点。家长们也目不转睛地盯着孟国泰先生,生怕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的信息。
(二)学习金字塔与备考策略
随后,孟国泰先生介绍起《学习金字塔》,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领略到了 “真正的学习” 的魅力。他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图表,详细阐述了高中 2347 个知识点的学习策略 ——“五点四题”,即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盲点;命题意图,解题思路,出题演练、借题发挥。这一策略犹如一盏明灯,为高三学子们照亮了备考的道路。他一边讲解,一边在讲台上走动,不时地与台下的学生互动,询问他们是否理解。学生们纷纷点头,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领悟和对未来的希望。
(三)新高考命题与思维训练
谈及新高考命题,孟国泰先生强调了 “四无原则” 和 “一核四层双翼”,尤其着重指出新高考中的 “思维、思考、思想、思路”。他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地说:“人 = 一堆碳水化合物 + 思维思想。若没有思想,就等于一堆碳水化合物,值多少钱?27.5 元!因此,高考备考一定要注重思维和思想。” 他深入剖析了思维的六大特性 —— 流畅性、灵活性、独特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广阔性,鼓励大家依据这六大特性对新高考试题进行归类研究。他用手指在空中比划着,仿佛在描绘着思维的轨迹,让台下的听众们感受到了思维的力量和魅力。
(四)打通思路与十个想一想
接着,他又强调了打通思路的重要性,提出了 “十个想一想” —— 跳出框框想一想,由此及彼想一想,颠来倒去想一想,拐个弯弯想一想,设身处地想一想,加加减减想一想,缩缩扩扩想一想,分分移移想一想,异想天开想一想,四面八方想一想。通过这 “十个想一想” 最后上升为思想,也就是各个学科的思想。他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例子,让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台下的听众们不时发出会心的笑声和赞叹声。
(五)深刻洞察与生动故事
在讲述 “看见” 与 “看到” 的深刻洞察时,孟国泰先生分享了这样一段话:“鱼那么信任水,水却把它煮了;树叶那么信任风,风却把它吹落;我那么信任你,你却把我伤害。后来我才发现,煮鱼的不是水,而是火;吹落树叶的不是风,而是季节;伤害我的也不是你,是我的执念。” 他用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缓缓地讲述着,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寓言。台下的听众们陷入了沉思,有的皱着眉头,有的轻轻点头,仿佛在思考着这段话背后的深刻含义。
随后,孟国泰先生又讲述了 “常人与天才的区别”“差生是宝”“天安门广场撤下来的砖头” 等一个个生动有趣又富有哲理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赢得了与会者的热烈掌声。他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婉转,仿佛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说书人,将一个个故事讲述得绘声绘色。学生们听得入神,不时发出惊叹声和笑声,家长们也被深深吸引,脸上洋溢着对孟国泰先生的敬佩之情。
(六)全力以赴的故事
最令人动容的,当属孟国泰先生讲述的 “全力以赴” 的故事。他绘声绘色地说:“面对一块硕大的石头,爸爸对六岁的孩子说:孩子,你只要全力以赴,就可以搬动这块石头。结果这个小孩拿出了吃奶的力气还是没有搬动这个石头,就说:爸爸骗人!我都全力以赴了,还是没搬动啊!爸爸说:你根本就没有全力以赴。全力以赴的含义有三个:第一是‘竭尽全力’。是的,你已经拿出吃奶的力气来了,但是这还不是全力以赴。第二是‘想尽办法’。你想过车拉吗?你想过利用杠杆原理吗?你没有想过吧!第三是‘用尽资源’。爸爸我就是你的资源,你请求过我帮你了吗?你请求过周围的爷爷奶奶,小朋友们一起来帮你了吗?你都没有呀!所以你没有全力以赴呀!所以,孩子你一定要记住:全力以赴的含义是‘竭尽全力、想尽办法、用尽资源’。” 他一边讲述,一边用手势模拟着小孩搬石头的动作,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小孩,生动的表演让台下的听众们忍俊不禁,却又深受启发。在孟国泰先生的带领下,与会者齐声朗读 “竭尽全力,想尽办法,用尽资源,每个人都能创造奇迹”。那激昂的声音,仿佛要冲破礼堂的屋顶,直上云霄,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二、风华学子的收获与感悟
这场报告会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但孟国泰先生的智慧与教诲,却如同一颗颗种子,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一)张子鹏的故事
在风华高级中学高三逐梦班,有这样一位怀揣炽热梦想的少年 —— 张子鹏。年仅 17 岁的他,心中早已种下了一颗成为数学家(科学家)的种子,那是他的 “己梦”。这梦想如同一盏明灯,在高三紧张且充满挑战的学习旅程中,为他照亮前行的道路,让他在迷茫时能找到方向,在疲惫时能重燃斗志。
制定己训,坚守自律准则
张子鹏深知,实现梦想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严格的自律。于是,他为自己制定了 “己训” —— 戒骄戒躁,以慢为快。这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在学习的征程中,急躁往往会让人迷失方向,急于求成而忽略了知识的积累与沉淀;而 “以慢为快” 则提醒他,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积累知识。就像建造一座高楼大厦,只有根基稳固,才能层层向上,最终矗立于天地之间。他以这 “己训” 为准则,在学习的道路上坚守自律,不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
立下己规,排除干扰因素
为了实现梦想,张子鹏给自己立下了 “己规”:不谈恋爱,不看漫画。在高三这个关键的时期,他明白,爱情和漫画虽然美好,但会分散他的精力,让他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他以一种近乎决绝的姿态,将这些可能干扰他前进的因素排除在外,展现出强大的自我约束能力。这种自律,并非是对生活的刻板限制,而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出无限的可能,让自己能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前进。
明确目标,直面差距挑战
张子鹏的目标清晰而明确 —— 清华大学。这是他心中的学术殿堂,是无数莘莘学子梦寐以求的地方。为了能踏入这所高等学府,他为自己设定了详细的目标分数。从当前分数来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都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但他没有畏惧,而是以积极、乐观、自信的优势性格,勇敢地迎接挑战。他的优势性格如同阳光,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积极让他在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乐观让他在遭遇挫折时,依然能微笑面对;自信则让他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梦想。
正视劣势,积极寻求改变
然而,张子鹏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劣势。急躁的性格,让他在遇到难题时容易心浮气躁,无法静下心来深入思考;懒散的毛病,让他在不愿学习的薄弱学科 —— 英语面前,选择了逃避。但他没有选择忽视这些劣势,而是勇敢地正视它们。他知道,只有克服这些缺点,才能让自己更加完美,离梦想更近一步。
为了提升英语成绩,张子鹏开始尝试改变。他不再对英语抱有抵触情绪,而是主动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早起背诵单词,晚上练习听力和阅读。他利用课余时间,向英语成绩好的同学请教,参加英语角活动,锻炼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虽然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始终牢记 “己训”,戒骄戒躁,以慢为快。他明白,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
巩固优势,全面提升自我
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张子鹏也没有放松。他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他利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强的优势,深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通过做大量的练习题来巩固所学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学习方法,力求让自己的成绩更上一层楼。他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长处,同时努力弥补劣势学科的短板,实现全面自我提升。
以他为榜,共赴梦想之约
张子鹏的故事,就像一部充满激情与奋斗的青春乐章。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 “己文化” 的内涵,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高三这个关键的时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张子鹏一样,有明确的梦想,有坚定的信念,有严格的自律。我们要克服自己的劣势,发挥自己的优势,以积极、乐观、自信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同学们,让我们以张子鹏为榜样,以 “己文化” 为帆,在知识的海洋中乘风破浪,驶向梦想的彼岸。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
三、高快作文环节与学生作品
(一)高快作文技巧揭秘
报告会的下半场,孟国泰先生与逐梦班的 36 名学子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在高快作文环节,孟先生揭秘了 “高快作文” 的技巧,并安排学生现场写作 2025 年高考二卷作文题《梦的赠予》。学生们通过互批互改、对子推选、小组遴选,评选出了 “高快作文之星”。
(二)学生佳作赏析
刘子涵的《梦的赠予》
在漆黑如墨的暗夜深处,那望不到边际的黑暗里,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绽放出一抹清澈透亮的亮色,与四周的昏暗格格不入。这亮色,恰似赠予梦后世界的一股清流,为这单调的暗夜注入了别样的生机。
赠予梦,绝非简单的言语传递,而是将梦的种子播撒在他人的心田,是灵魂与灵魂之间深度的碰撞与交织,是思想与思想之间奇妙的共振。当我们把梦慷慨地赠予他人,思想的火花在交汇中迸发,我们便有可能邂逅知音。在梦的彼岸,那个与我们灵魂相契的人,正静静地守候,期盼着与我们重逢。不同梦想之间碰撞出的绚丽火花,让 “赠予一梦寻知音” 这一闪光点,在时光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我们传递赠予梦,将梦的温暖与怀抱毫无保留地赠予他人,不惧前路的风雨兼程、艰难险阻。在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我们已然坚定地出发。我们把 “关心天下、处处为他人” 这一观念之梦传递开来,让温暖与关注如同春风般,吹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梦的内涵与深意,恰似那微弱却坚定的荧光,虽看似渺小,却足以照亮身边的人;当我们站在高山顶峰,以春雨般的柔情感化苍生,用光亮般的希望照亮每一个人时,梦的力量便得以彰显。
而如今,在现代社会的语境中,赠予梦更有着非凡的意义,我们要将民族梦与国家梦置于核心位置。多少仁人志士为了民族梦、国家梦,舍弃了个人的安逸,奋勇拼搏、无私奉献。他们在为祖国建设奉献青春与热血的同时,也留存下了国家的历史、遗迹与痕迹,让后世为之惊叹。我们是朝气蓬勃的少年,何不怀揣着满腔的热忱,为祖国赴汤蹈火?因为是少年,我们便应勇敢出鞘试剑,锋芒毕露;因为是少年,我们就该肩负起让祖国繁荣昌盛、伟大复兴的重任;因为是少年,我们就该让光辉与月华交织的时刻,永远笼罩在我们身上。纵使前方道路坎坷,充满重重桎梏,我们也要勇敢突破,在黑暗中寻得那一丝光明。
在此,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于我们而言,是把双刃剑。但我们无需惊慌,因为每一步的前行,都是对坚持与执着的礼赞。在网络时代里,我们借助网络传递赠予梦:无数思想与意识在此碰撞交织,化作点点碎片洒落大地,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个体的每一次飞跃,汇聚成人类文明星空上灿烂的月华 —— 或许有时这月华看似微不足道,但它总会在某个特定的时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赠予一梦与谁知?” 目光的交汇,远不及一梦间的思想交融来得深刻。谁又能与我们一起共赏这梦之繁华?在危楼之上,我们仰望一轮明月,无数光点汇聚成万岁春秋,那是梦想的力量在闪耀。
赠予一梦,在这盛世繁华之中,我们既能俯瞰神州大地的坚实厚重,又能仰望暗夜中月光闪烁、星辰点缀的浪漫。于光幕之下,我们赏月饮酒,怀揣着梦想,驶向梦想的彼岸,绘就属于自己的灿烂篇章!
赏析:刘子涵此文立意高远、情感真挚。将 “赠予梦” 升华至民族梦、国家梦层面,展现少年担当。行文流畅,善用比喻,如 “梦似暗夜清流”“梦如荧光” 等,生动形象。从梦之传递到知音邂逅,再到科技时代梦之传承,层次清晰。结尾于盛世中赏梦绘章,富有感染力,尽显青春朝气与家国情怀,是一篇佳作!
李家乐的《梦的赠予》
河流,因梦而诞生,方能溯着时光的流光,一路欢歌向前。梦,宛如灵动的精灵,赋予河流奔腾不息的动力。
将梦传递予他人,梦便化作一面明镜,反射出五彩的光芒,照见不同人心中别样的意义。而当梦融入集体,它便如千钧巨石,拥有撼动天地的力量。或许有人会心生疑问:何谈集体之梦?难道集体会没有梦吗?其实,只有将集体的梦凝聚成形,这个集体才真正有了灵魂与方向,成为一个真正的集体。
当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不再仅仅专注于构筑自己的小梦,而是将个人的梦融入集体这个大舞台,这般汇聚起来的合众之力,必将爆发出磅礴的伟力。无数 “最美逆行者”,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他们将个人的梦赠予集体,共同托举起了人间希望之梦,让无数生命在黑暗中重燃希望;无数教育者,默默耕耘在教育一线,他们将个人的梦赠予集体,共同托举起了人们求知进步之梦,为社会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栋梁之才;无数科学家,在科研的道路上日夜钻研,他们将个人的梦赠予集体,共同创造了人间科技进步之梦,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美好。
或许在集体奔涌的洪流里,个体的荧光显得微不足道,但当这微光落在集体的河流上,便能汇聚成照亮天地的炬火。每一个个体,都是集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梦,在集体的滋养下,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将梦献予国家,梦便拥有了突破思想边界的力量。人的一梦,或许如流星般短暂,但如果这一梦关乎国家,那这一梦便如浩瀚宇宙般悠长、璀璨。当我们在擘画家国大梦时,有些国家的人还在苦寻出路,迷茫徘徊;当我们构筑未来腾飞的蓝图时,有些国家的人却在争抢一时的荣光,目光短浅。当某些国家在人权歧路上沉沦,陷入无尽的纷争与混乱时,当闪烁东方的伟大共和国,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带领世界作出变革的示范时,我们才深切地感受到: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里,我们共同肩负着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担当,这份担当是何等的伟大!这份担当,让我们的梦超越了国界,成为了照亮全人类前行道路的明灯。
河流生于梦,便溯着流光,一路高歌猛进;将梦传递予他人,便将一个个梦在辽阔的时空中攒成崭新的思想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每一步!
赏析:李家乐的作文以梦为轴,气势恢宏又情感真挚。开篇以河流与梦作比,引出集体、国家之梦。通过 “最美逆行者” 等群体,生动展现个人梦汇聚集体梦的力量。对比不同国家在梦想追求上的差异,凸显中国梦的伟大与国际担当。结尾呼应开头,升华主题。语言优美且富有感染力,将个人、集体、国家之梦紧密相连,令人振奋!
刘宸钰的《萤火怀梦》
萤火似梦的点点星光,汇成炬火照亮前行之路。
—— 题记
吾心怀一梦,志在拨开层层海雾,志在跨越重重礁石,志在如铁马冰河般驰骋向前…… 今将此梦映照,共逐那梦想的浪潮。你我心中皆藏有梦想,如点点萤火,此刻汇聚成炬火,一同奔赴那如镜中湖月般美好的未来。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或为自我,或为家国。但寻梦的路上,我们终其一生是在探寻一个真正的自我,寻找自己人生独特的意义。黑塞在《德米安》中塑造了新克莱这一少年形象,在他笔下的新克莱从依靠父母的庇护到踏上探索心之所向的自我探寻之路,越走越远。我们的青春都会像新克莱般陷入迷茫、困顿,但只要内心仍存有梦的那团模糊的光亮,就会迸发出继续前行的勇气,最终寻得自我之梦。逐梦途中,何其艰难,但少年人怎会轻易言弃?心中发出微弱的萤火,照亮自己的路途,依旧能感受到脉搏热烈地跳动,依旧会奋不顾身追逐梦想。
若将你的梦皆比作萤火,何惧微光难逐,汇聚成明亮炬火,便可探明未知迷途。那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军国主义仍虎视眈眈,两弹的研究迫在眉睫。全国各地的数学家、物理学家纷纷收整行囊,踏上漫漫火车,共赴两弹研究。只有一台计算机的困境并没有阻碍研制的进程,数据算盘无休止地演算,稿纸上沙沙地书写,都是这一批科学家逐两弹之梦的最好证明。无数个日夜,多少次失败的实验,都没有熄灭每个人心中的萤火。他们各自闪烁着,经久不息地跳动着,聚集成明亮的炬火,点亮了两弹研究的梦。当罗布泊上迸发出有力的 “蘑菇云”,那逐梦的意义愈发显得自豪与坚定。
时代赋予个人之梦以新使命,个人之梦的萤火因时代前沿而汇聚得更加震人心魄。从《南京条约》的签订到巴黎谈判的失败,一次次的忍辱退让促使一批又一批新青年举起旗帜,游行抗议。在那个年代,他们心中曾经有同一个梦: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许多人不惜献出生命只为国家安定。红色巨人曾来过,他们走向前面,为我们开辟一条光明之路。如今,中华民族逐渐繁荣昌盛,信息浪潮席卷全球,我们这一代,应顺应时代浪潮,勇攀高峰,问鼎人工智能之巅。不同时代的人有着不同时代赋予的使命,但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吹着我们中华儿女致力让祖国富强的风。这炬火在时代的征途上,怒燃奔涌。
我们的梦如萤火,如脉搏,即便微弱,但也热烈地跳动着。我们将梦想互诉于彼此,聚成炬火,让星星之火燃遍梦想平原,让火红的光热彻底照亮前路的迷雾。
赏析:刘宸钰的这篇文章以 “萤火怀梦” 为主题,立意积极向上,富有感染力。作者运用丰富的意象,如 “萤火”“炬火”“蘑菇云” 等,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梦想的力量,使文章富有诗意。文章结构清晰,从个人梦想到家国梦想,层层递进,逻辑紧密。同时,引用了《德米安》中的少年形象以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科学家们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语言优美流畅,富有激情,能够激发读者对梦想的追求和对家国的责任感。
四、写在最后
2025 年 6 月 26 日,衡水高级中学教育集团李琦校长携手孟国泰先生走进亳州风华高级中学,为风华学子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教育盛宴。孟国泰先生的报告不仅带来了知识的启迪,更带来了心灵的触动。他的智慧与教诲如同一颗颗种子,在每一位与会者的心中生根发芽,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探索、不断进步,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在孟国泰先生的指导下,风华学子们不仅知道了如何高效学习,更知道了如何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灵动。他们学会了如何制定目标,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在面对挑战时保持积极的心态。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智慧,将成为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风华学子们在孟国泰先生的鼓励下,勇敢地追逐自己的梦想。他们以张子鹏为榜样,以 “己文化” 为指引,制定了自己的 “己训” 和 “己规”,明确了目标,正视劣势,发挥优势,全面提升了自我。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学子,让我们一同汲取力量,共赴梦想之约。
一位听众说:“原来衡水奇迹的密码,是把‘人’字写得比‘分’字更大。”这或许就是教育的真谛,关注人的全面发展。
孟国泰先生动情地说:“让教育像亳州的春雨,既滋养草木,也唤醒大地。”这场持续6小时的教育盛宴,或许已在许多风华学子心中播下了破土而出的种子,未来必将绽放出绚丽的花朵。
这场公益大讲堂,不仅是一次智慧的传递,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风华学子们感受到了教育的力量,感受到了梦想的力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风华学子们一定会在孟国泰先生的智慧指引下,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通讯:青力、阿鹰
责编:唐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