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松:民间本草的智慧
文/李广昌
我最早认识的乔木,当属马尾松。七八岁时,常随山脚下的舅舅上山扒松毛、拾松弹子(松塔)。舅舅指着那些青翠欲滴、渗出松油的树说:"这是松树(马尾松)",又指着叶片如梳、会扎人的树说:"那是杉树"。这便是我对马尾松最初的记忆。
长大后才知道,马尾松是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20米。其树皮灰褐纵裂,叶如双针细柔。春日里,雄花缀满枝头,成熟时洒落漫天黄粉(松花粉);雌花则结成球果,秋后裂开就是我们儿时捡来烧火的"松弹子"。
这看似平常的树木,实则浑身是宝。从松叶到松根,从松油到松香,无不蕴藏着先民的用药智慧:
松叶苦温,能祛风燥湿、安神活血。可治风湿痹痛、皮肤顽疾,还能调理高血压、慢性肾炎。但阴虚者需慎用。
松木皮同样苦温,既可祛风除湿,又能止血生肌。对跌打损伤、久痢不愈、烫伤痈疽皆有良效。
松花甘温,祛风益气。善治头痛眩晕、湿疹疮疡,但内热者不宜。
松根祛风活血,松油杀虫止痒。松香排脓生肌,松节油通络止痛——上世纪70年代运动员常用它缓解肌肉酸痛。
最妙的是松球(松塔),甘苦而温。既能祛风除痹,又可化痰止咳,还能通便利尿。对风寒湿痹、慢性支气管炎颇具奇效。
民间验方更是妙用无穷:
阴囊湿痒:松毛煎洗即安。
脱发困扰:鲜松针煎汤沐发。
鹅掌风顽疾:松皮煮水外洗。
胃脘疼痛:松花粉冲酒服下。
小儿红臀:松花粉外扑即愈。
竹木入肉:松脂糯米饭敷之。
尤值一提的是《纲目拾遗》所载白癜风妙方:先用葱、花椒、甘草煎汤外洗,再以青嫩松球蘸鸡子白与硫黄磨粉涂抹,八九次可除根。这让我不禁思考:面对白癜风这一西医难题,我们是否该重拾祖先的智慧?
马尾松的故事,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缩影。每一味草药都承载着千年的经验,每一则验方都凝结着先民的智慧。在振兴中医药的今天,这些生长在我们身边的草木,或许正等待着我们重新发现它们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