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游黄鹤楼(中)
——湖南旅游之七
文/刘玉伟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重建武汉黄鹤楼的事情,又多次被提到党和政府的议事日程上。1956年7月27日,武汉市人民委员会批准成立武汉市黄鹤楼重建委员会。1957年,因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而占用了黄鹤楼故址。后来,武汉市政府在1975年、1976年、1980年都把重建黄鹤楼提上议事日程。1981年4月4日,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启动,1981年10月22日,黄鹤楼重建工程正式于故址千米外的蛇山山顶破土动工。1984年5月,批准建立黄鹤楼公园,成立公园管理处。1985年2月7日,公园管理处正式成立。1985年6月,黄鹤楼正式落成,11月正式对外开放。
重新建成的黄鹤楼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铜铸黄鹤造型,胜似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真的是很壮观也很雄伟。
那天,虽说已是下午4点多了,但登黄鹤楼的游客依然是络绎不绝。进口处已排起了长队,在那高高的台阶上,也站满了拍照和打卡的游客。我们走进公园里后,放眼望去,那高入云天的黄鹤楼,似乎像一只庞大的黄鹤,正展开双翅,在迎接着来自海内外的宾朋。
我们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由东向西,围着黄鹤楼转了一圈,那高高的楼檐下四面的顶层和一层都悬挂有黑底金字的匾额,从东往西依次是,东面顶层是喻育之所题“楚天极目”,一楼是方颜所题“帘卷乾坤”。南面顶楼是李尔重所题“南维高拱”,一楼是黄亮所题“势连衡岳”。西面顶楼是舒同所题“黄鹤楼”,一楼是赵朴初所题“气吞云梦”。北面顶楼是陶述曾所题“北斗平临”,一楼是酆少峰所题“云横九派”。八块牌匾各有个的含义,都在赞颂着湖北、武汉和黄鹤楼不同凡响的辉煌。
黄鹤楼的西面,正面临着气势磅礴的长江和长江大桥,是黄鹤楼的正门,因此,舒同和赵朴初题写的牌匾分别悬挂在顶楼和一楼。舒同和赵朴初都是我国在国际上享有盛誉的大家巨匠。舒同是当代中国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家,是大家公认的百年巨匠。伟大领袖毛主席曾赞扬他是“红军书法家、党内一支笔”。
舒同1905年出生在江西省东乡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1926年入党,1930年参加红军,曾任红四师、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新四军兼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兼第三野战军政治部主任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任山东省委、陕西省委书记处书记、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常委等。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也是中国书法事业的继承者和开拓者,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任主席。
赵朴初出生于安徽太湖县一个书香世家,他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学者、社会活动家和诗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被誉为爱国宗教领袖和佛教居士楷模。他所题“气吞云梦”,极言黄鹤楼的磅礴气势。
我一直喜欢文学,因此,对曾经担任过陕西省委书记的大作家李尔重老师也是敬仰有加。李尔重1914年1月出生于河北省丰润县,曾任武汉市委第二书记、宣传部长,广东省委常委兼海南区党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中共河北省委书记、省长等职务。他被毛主席誉为“我们的作家和才子”。
李尔重老师1983年离开领导岗位后,回到武汉专心写作,他一直把武汉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他1983——1986年到处收集资料,1986——1996年专心写作。1993年,他的五百多万字,八卷本的长篇小说《新战争与和平》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为该书作序。该书被誉为“爱国主义的壮丽画卷”,并荣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等。
刘玉伟,2025年7月8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