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旗牛奶湖与玛拉盖庙
文/周树林
2025年的初夏,社交媒体上掀起关于“锡林郭勒牛奶湖”的热潮!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的白音查干湖,因如牛奶般洁白的湖水而名声大噪,成为网络热议的焦点,荣登各大热搜榜单。央视、新华网等权威媒体也纷纷报道了这片神奇的湖泊,使其成为人们向往的梦幻之地。
奶白色的湖水,蒙古语中称为“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白音查干湖是大自然的杰作,它是一片天然碱水湖,经过多次火山活动和地层变迁,湖底积累了丰富的碳酸钙和其他矿物颗粒。当湖水流动时,这些矿物颗粒被搅动起来,悬浮在水中,使得湖水呈现出如牛奶般温润的色泽。白音查干湖能在众多美景中脱颖而出,那奶白色的湖水就是最大的亮点。站在湖边,仿佛眼前是一片被精心搅拌过的牛奶,湖水细腻丝滑。湖的周围是广袤无垠的贡宝拉格草原,碧绿的草地与奶白湖水相互映衬,偶尔还有牛羊悠闲地吃草散步,远方风电硕大的风扇叶慢慢地转动着,与蓝天白云一起映入湖面水中,构成了一幅如童话般的美丽画面。太旗的牛奶湖以其独特的色彩和形态,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创造力,它在草原深处的“色彩基因库”里谱写着大地最瑰丽的色谱。这个夏天,当全国多地开启“烧烤模式”,锡林郭勒草原正以20℃的均温静候知音。不必远赴北欧追寻极光,不必扎堆网红景点看人潮,来锡林郭勒欣赏大自然缤纷绚丽的色彩杰作,观赏这份独属于北疆的调色盘,如诗如歌如画,如梦如痴如醉,开心舒爽惬意!
我的故乡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白土窑乡新华村。它地处沽源县的西北角,它的南、西、北三面都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接壤,只有东面是河北省的地界。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结合点。新华与太仆寺旗相邻交界呈S形,新华就在S形的上边的拐弯里,太旗的牛奶湖就在S形的下边的拐弯里。新华村的西边、南边是贡宝拉嘎草原,我们当地人称“黄马群”,新华村的北边就是太旗的另一个淖尔——察布淖尔。而新华村的东边则是农田,在民国年前称“穆金嘎(四道营子)草滩”。新华村的南面地势平坦开阔,一条小河弯弯曲曲,自东向西流进夏哈图淖,也就是今天的牛奶湖。新华村南紧挨村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分界线,北为河北、南为内蒙古自治区。分界线在村的东南又向西南方向折回,也就是S形的南端,分界线里是内蒙古自治区、线外是河北。新华村南由东向西流进牛奶湖的小河,往前追溯源头在“穆金嘎滩”分成南北走向。北边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太旗地界的东圪梁、旧营盘一带,南下流过冀蒙分界线,经过河北沽源高山堡的察汉脑包西、白土窑的西山坡、李自珍、张天信营子东,一直向南到杨家营牧场西右拐,就是新华村前面的这条小河。源头的南面是沽源五甲地水库水流北上,经过西辛营的狼尾巴山、风干楼,与东来的小河子小红石砬水库水流汇合,它们是属于葫芦河水系。一路向北,经沽源军马场西、高老庄东流过穆金嘎村东,在张德俊营子村东北,与来自太旗北下的小河汇合,一起拐向西,弯弯曲曲、浩浩荡荡流地进了牛奶湖。
这条小河在河北沽源的地界是穆金嘎草滩,这道滩与西壕堑的街、八百里金莲川等都属于沽源之最其中之一。小河到了太旗的地界是贡宝拉嘎草原的黄马群草滩,在太旗地界的南场子、小营盘北边,新华村的西南两公里处,就是当年当地方圆几十公里盛名盛产刷屋子用的特产——白土子的产地。白土子(白垩)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是传统刷墙材料,广泛用于北方地区。其特点是质软、色白,有条件的话再与大白粉混合会增强覆盖力,刷屋子刷墙效果会更好。每年的春秋两季,方圆几十里的农牧民,赶着勒勒车来到这里挖取大自然赏赐的宝物——白土子。运回到家后,趁着湿润和粘性捏出直径十到二十公分大小的圆球,摆放在自家的窗台屋顶晾干后储存备用。你可不要小瞧这个不起眼的白圪蛋子,它在当年可是每个家庭主妇的最爱,它是美化家庭环境不可或缺的物品。每年的年根底,它和杀猪、炸年货、写对联、贴窗花等都是年的一部分,都为这个年创建下了欢乐吉庆祥和喜悦的气氛。它还是人们走亲戚串朋友首选的礼品。也是因为人们都来这里挖取白土子,久而久之,这个地方形成了一个大坑。流向牛奶湖的小河路过这里,就把这个大坑注满了河水,而后从大坑再流进牛奶湖。上游水库泄洪时逃跑的鲤鱼、鲢鱼、小鲫瓜子、泥鳅等,也在大坑这里安了家,由于大坑里面是流动着的活水,它为牛奶湖这个淖尔填补了没有鱼和生物的缺憾,更是为周围的蒙汉民族居民们增添了无尽的生活乐趣。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牛奶湖这一带特有的白碱土是方圆几十里人们盖房垒院墙的重要原料,白碱土也是这一带民俗民情最显著的代表。当你走进这里的村庄嘎查,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清一色的白墙白屋顶,这一带的建筑物都是白碱土土胚砌成,白碱土和(HUO)泥抹平,为了醒目墙上标语口号是用红土泡水写字。再往远走其它地方,就是石头墙,黄泥土抹墙抹屋顶,标语口号用的是白碱土写字。牛奶湖的学名叫“夏哈图淖”,当地的蒙古族俗称“白音查干淖尔”,我们汉民叫它“棺材山淖尔”。它的形状与九连城的半拉山相似,它们的直线距离也有五十多里,棺材山淖尔在东,半拉山在西,棺材山淖尔在沽半路(沽源到张家口的中道)和二秦高速的路北,半拉山在路南。
时间回到2011年,新华村南的这条小河断流了,慢慢的大坑开始干涸,后来牛奶湖也干涸了。大坑没有了昔日的深邃莫测,那些鱼儿也随之消失,后来大坑也成了一片不起眼的洼地。牛奶湖更是凄凉,那些定居在此的飞雁鸟雀、狼狐走兽等居民们也都远走他乡,就连当时最盛名的百灵鸟、当年人看到的珍稀动物黄羊更是无影无踪。那个湖面上一年四季只是白茫茫一片,只剩下一只小船孤零零地摆放在那里,只露出一部分船帮,让人看的心酸。直到2024年,当地雨水充沛,今年的春夏雨水又不断,才使牛奶湖重新回到了人世间,回归大众视野,才使牛奶湖更加奶白,才有了今天牛奶湖的精彩纷呈。
新华村往北(偏西一点)约3公里处是上店自然村。上店村的土地基本上全在村的东边,村南只有几百米宽的一小部分,村的北面就是东西走向的张家口到沽源的后道(张家口到沽源分前道、中道和后道三条主干道)。这条公路,也就是从这里开始一直往东,分南北是河北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分界线;公路往西就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牧区贡宝拉嘎草原,公路在此往南拐约五百米后又往西,拐了两次九十度的转弯。二个转弯中间的西侧正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之一——玛拉盖庙,它与上店村隔一条公路而相望。贡宝拉嘎草原,以玛拉盖庙为分界地,南边是黄马群草滩,北边是白马群草滩。
玛拉盖庙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南端贡宝拉嘎草原(当地人所称白马群、黄马群的合称),系原太仆寺旗左旗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清康熙末年,竣工于雍正二年,清朝王室钦命“咸安寺”,当地蒙古族同胞称“玛拉盖庙”(即汉语帽子庙)。二百多年来,该庙殿堂辉煌,佛经丰厚,清净典雅,四众云集,高僧辈出,闻名遐迩。实属中国古代北方名刹之一。然而二十世纪中叶,在极左路线影响下,昔日名刹几经破坏。当时我已经记事了,由于大殿建筑卯榫结构非常严密,当年拆除的时候遇到了难题,请附近有名望的工匠查看,也没有破解之法。后来还是用暴力拆除了,调来几辆铁牛55拖拉机,用几十条大绳把大殿的立柱硬生生拉断。从此,玛拉盖庙在人间消失了近40年之久。进入新世纪后,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玛拉盖庙是蒙古族人民的人文古迹,是清帝国北伐扩边后安抚边境的标志性建筑,是藏传佛教章嘉二世活佛的遗址。修复玛拉盖庙是居住在贡宝拉格草原各族人民共同的愿望。太仆寺旗党委、政府决定,将昔日藏传佛教圣地玛拉盖庙重新修复,使其在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旅游事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2006年11月8日第一期工程,大召殿和两个配殿竣工,并开光诵经进行佛事活动。二期工程主要修建大雄宝殿(二层),正在筹集中。
贡宝拉嘎草原,是大清帝国平定北疆叛军的起点。据相传,当康熙皇帝看见贡宝拉嘎苏木,如此水草丰美,牛羊肥壮,心情格外欣悦。当他北征胜利后,又路过这里,他站在山头上,向前看左右各有一面湖,叫扎格斯图(有鱼)淖尔,莫勒黑图(有蛤蟆)淖尔,这个淖尔就是现在的牛奶湖。再往南边有一条涓涓小河,回头一看是敖包,岩石处有马蹄印,传说是成吉思汗征战途中所留。此时康熙帝龙颜大悦,大臣们纷纷进言:此地有生帝王之气,必须把他压住。坐在山头前额处的康熙笑着说:朕就坐在龙头前额,那两个淖尔就是龙眼,小河为龙须。诸位臣工,在这里建一座庙,从臣跪拜曰:“镇住了!”康熙笑着说:“不是镇住了是咸安了。”历经29年到雍正二年庙建成,皇帝钦定“咸安寺”,民间却一直称“玛拉盖庙”(汉语帽子庙)。中国庙宇很多,称“帽子庙”的实属罕见。至此玛拉盖庙就成为清王朝定边安民的标志性建筑。
我们当地人传说中的玛拉盖庙是,北宋年间杨家将的杨二郎,在今天沽源平定堡东的闪电河一带大战萧太后。班师返回途中,行至上店村西边的那座山底时,因行军打仗身体疲乏,就在这里小憩。梦中有人告诉他,此地为龙之首,将来有一能者出世,欲夺取大宋江山。二郎急问破解之法。又告诉他要在此地盖一座寺庙,就能压住龙头,永保大宋江山万代。二郎梦醒之后,苦于此地无建寺庙之材料,顺手把帽子放在了地上。待他再回首时,放帽之处已经变成了一座雄伟宏大的寺庙。帽子在蒙语中叫“玛拉盖”,因此这座寺庙就叫玛拉盖庙,相传至今。
两种传说大相径庭,有一点相同的就是上店村西的那座山,也就是玛拉盖庙这一带是龙的头部。它左边的察布淖(已干涸),与位于它右边的夏哈图淖,也就是现在的牛奶湖,是龙的俩只眼睛。而上店村西也就是玛拉盖庙的正前方,有一直径约500米的圆形淖尔,都说是龙嘴里含的那颗龙珠,新华村南那条小河就是龙须。
每年的七、八月份,牛羊肥壮、山青水秀、水草丰美、百花盛开的季节,盛名的“草原那达慕”要在这里召开一次。玛拉盖庙周围几十里的农牧民身着节日盛装,聚集在这里,观看摔跤、射箭、赛马等竞技表演。庙里的僧人做着法事,祈求风调雨顺、祥瑞平安。尤其是姑娘小伙子们,像一对对鸳鸯尽情地游弋在茫茫人海里、欢快地嬉戏在草原绿浪中。“草原那达慕”的场景惊心动魄、雄伟壮观,是远古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展现,也是农牧民富足生活的展现,更是人们欢快的内心世界的展现。难忘故乡那一抹纯洁的乳白色,衷心祝福故乡山青水秀,风调雨顺,祥瑞和谐,五谷丰登,六业兴旺,天更蓝,地更美,景如画,人们的甜蜜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白土子跟着勒勒车印
和小伙伴一起
去牛奶湖旁
挖一筐白土。
把它捏成生活的圆
风干成岁月的轮廓
涂抹着成长
涂抹着年
也为我刻上深深的烙印。
三条线车辙悠长
勒勒车漫漫
那筐白土已经风干成历史
牛奶湖面
无数的小船。
我的故土
我的坝上草原
我的锡林郭勒、贡宝拉嘎
我的黄马群、穆金嘎草滩。
白云蓝天、鸟儿鸣唱、小河水潺潺
金莲花海、鸟窝、野鸭蛋。
忘不掉那一筐白土
还有那一抹乳白色
忘不掉的童年
回不去的昨天。
主播简介:玉华,河北怀来人,退休教师。爱孩子,喜诵读,好旅游。用声音传递真善美,担任多家平台主播和都市头条认证编辑。播讲的长篇小说《南阳月季》《北京的雪》《大同的风》《信与爱》《赫哲密码》《世外》等作品入驻喜马拉雅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