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 . 永恒的爱情故事
诗/廖尚光
(一)
今古恋情说不完,鸳鸯戏水诱人观。
互相吸引就成爱,甜蜜姻缘必永传。
(二)
梁祝姻缘悲喜传,却能引起众心怜。
离合悲剧使人信,人化成蝶可上天。
(三)
精彩姻缘讲不完,莎士比亚却流传。
崔莺恋爱传奇爱,织女牛郎上了天。
(四)
红尘里面恋情多,传出爱情可象河。
以死相随追幸福,这些故事被讴歌。
(五)
互相吸引就成缘,谈出激情心感甜。
以身相许忠贞爱,这种姻缘会永传。
(六)
姻缘故事话青春,涌动情怀面貌新。
祝福人人都有爱,再传恋史令人钦。
(七)
白蛇爱上许仙郎,故事传奇被表彰。
冲破天规和陋习,姻缘美好世传扬。
(八)
古人很少闹离婚,一世忠贞愛得深。
现在分开容易办,离婚概率太惊人。
(九)
我把青春耽误光,品尝痛苦酒杯装。
知音失去使心悔,弄懂今生被爱伤。
即兴创作于:2025年7月11日。
情韵留痕:廖尚光《七绝·永恒的爱情故事》诗评
廖尚光先生的组诗《七绝·永恒的爱情故事》以九首短章串联起爱情的万千模样,既有对经典情缘的怀想,也有对现世情状的观照,字里行间流淌着朴素的情感与真挚的思考,如一壶温酒,浅酌间尽是人间烟火里的爱与怅惘。
经典为骨,情缘为脉
组诗开篇便以“今古恋情说不完”破题,将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置于时空长河中审视。诗人信手拈来中外经典爱情意象:梁祝化蝶的悲喜缠绵、牛郎织女的星河遥望、白蛇许仙冲破桎梏的传奇、莎士比亚笔下的爱情绝唱,还有崔莺莺的古典浪漫。这些跨越地域与时代的故事被浓缩于七绝篇幅中,没有刻意雕琢的辞藻,却以“人化成蝶可上天”“冲破天规和陋习”等直白表述,精准捕捉到经典爱情最动人的内核——那份超越世俗、不惧束缚的执着与纯粹。诗人对经典的选取既有东方韵味,又含世界视野,让“永恒”二字有了更丰富的注脚。
现世为镜,冷暖自知
从经典转向现实,组诗的情感基调多了几分沉重的思考。“古人很少闹离婚,一世忠贞愛得深”与“现在分开容易办,离婚概率太惊人”的对比,直白得近乎口语,却道破了现代爱情的脆弱与速朽。这种对比并非简单的复古怀旧,而是藏着对“忠贞”二字的珍视——在诗人看来,爱情不应是“容易办”的快餐,而该是“以身相许”的郑重、“互相吸引”的长久、“以死相随”的坚定。第九首中“我把青春耽误光,品尝痛苦酒杯装”的个人怅惘,更是将爱情的遗憾从宏大叙事拉回个体体验,让“爱伤”的痛感变得真实可触,也让对“永恒爱情”的呼唤更具共情力。
白描见真,情到笔随
作为即兴创作的七绝组诗,作品最鲜明的特点是语言的质朴自然。没有生僻典故,没有华丽辞藻,“甜蜜姻缘必永传”“祝福人人都有爱”等句子如家常闲谈,却藏着最本真的期盼。诗人以“鸳鸯戏水”喻两情相悦,以“爱情可象河”状情缘绵延,意象通俗却贴切,让诗歌在接地气的表达中传递情感力量。九首诗虽独立成篇,却暗含“经典咏叹—现实反思—个人抒怀—美好祝愿”的脉络,从“说不完”的恋情到“令人钦”的恋史,从他人故事到自我感慨,层层递进,让“永恒的爱情故事”既有广度,也有温度。
遗憾与期盼交织的余味
组诗并非对爱情全然的乐观颂歌,而是带着清醒的审视:既有对经典爱情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离散的惋惜;既有对“忠贞爱”的肯定,也有对“爱伤”的叹息。这种复杂情感让诗歌更显真实——爱情本就是甜与苦的交织,永恒或许难得,但对“互相吸引”“以身相许”的向往永远值得珍藏。最后以“祝福人人都有爱”作结,在怅惘之后仍留温暖,恰如人生纵使有遗憾,对美好的期盼从未消散。
总得来说,这组《七绝·永恒的爱情故事》以真诚为墨,以生活为纸,在古今对照中写尽爱情的千百滋味。它或许没有精巧的格律雕琢,却以直白的情感、朴素的语言,让每一个经历过爱与被爱的人都能从中读到共鸣——毕竟,关于爱情的故事,本就该在人间烟火里生生不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