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四首 · 歧黄济世
(根据陈武云老中医作品改编)
彭 城
医身稳坐心思宁
指探三关气息平
举按浮沉寻寸口
阴阳里实辨析清
虚寒实症须知晓
卫气营分顺序调
辨证八纲呈要点
遵循仲景六经敲
青龙白虎葛根汤
嫩桂麻黄煎煮尝
复热柴胡当首选
急寻附子理中方
君臣佐使序排名
里热寒虚细辨清
主症均消调气血
添衣忌口嘱劳轻
注释;因创作需要,专业术语有改动。
乙巳荷月中浣之八日趣玩于宜昌西陵
诗评
一、内容与专业性
1. 中医诊疗过程展现:诗歌生动呈现了中医诊断和治疗过程。首章“医身稳坐心思宁,指探三关气息平。举按浮沉寻寸口,阴阳里实辨析清”,描绘了医者沉稳专注,通过切脉(举按浮沉寻寸口)来辨析病症阴阳虚实,让读者直观感受到中医诊断的细致入微与专业严谨 。
2. 中医理论与方剂体现:次章提及 “辨证八纲”“仲景六经” 等中医经典理论,展现了作者对中医理论体系的熟悉。第三章列举 “青龙白虎葛根汤”“嫩桂麻黄”“柴胡”“附子理中” 等中医方剂和药材,将中医临床用药的知识融入诗中,富有中医专业特色,体现了中医方剂治疗疾病的多样性。
3. 医嘱体现人文关怀:末章 “君臣佐使序排名,里热寒虚细辨清。主症均消调气血,添衣忌口嘱劳轻”,不仅写出了中药配伍的讲究,还在最后提到叮嘱患者 “添衣忌口嘱劳轻”,体现了中医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生活调养的关怀,增添了人文温度。
二、艺术特色
1. 韵律和谐:四首七绝均遵循格律,韵律和谐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押韵自然流畅,如第一首中 “宁”“平”“清” 押 “ing” 韵,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感,便于记忆和传诵。
2. 语言简洁凝练:用简洁的语言传达丰富的中医知识,没有冗长繁杂的表述。例如 “虚寒实症须知晓,卫气营分顺序调”,短短两句就涵盖了中医对病症类型和气血调节的重要知识,体现了作者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
3. 结构清晰:四首诗从中医诊断、理论遵循、方剂应用到医嘱叮嘱,层次分明,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完整呈现了中医济世救人的过程,逻辑连贯,让读者能循序渐进地领略中医的魅力。
三、文化价值
诗歌以中医为主题,传承和弘扬了中医文化。通过诗歌这种文学形式,将中医的理论、诊断方法、方剂等知识传播开来,让更多人了解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读者对中医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对于中医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