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山古邑,长清》之十 : 魂牵梦莹将军山
李良森
老 家 马 套
将军山原名犟袱山,与身后巍峨的泰山相较实在不好意思瞎吹,但它却是老家马套的象征和骄傲。所以,嘴说“魂牵梦绕将军山”,真正魂牵梦绕的还是老家——马套!
马套,地处济南市长清区东南部的尖尖角上,距省城和长清城均约五十公里,是县城、省城的南天边。多年以来,在省城与县城人的眼里不但偏辟而闭塞,甚至是遥不可及的荒蛮边陲,邋遢龌龊的穷乡僻壤。殊不知,这里就在中外驰名的泰山脚下,距泰安城只有十多公里,漫说现代交通工具发达的当今,便是当年先祖们肩挑柴担进泰城也不过一个时辰脚力。所以,在先祖眼中,县城反倒是遥远的荒蛮之地,而省城虽大岂能与名扬海内外的泰安神州相提并论!可见,何处荒蛮落后,何处繁华富庶,说到底还是与人的局限性和中国人我“上邦为中”的思维方式有关。譬如咱七八十年前的大中国,虽然自明清以来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可那些皇帝老儿、朝堂贵胄们还沾沾自喜的以“天朝”自居,甚至西方列强坚船利炮、气势汹汹打上门来了,也还洋洋自得蔑眼斜觑,岂不可笑、可怜煞人!

话说远了,还是回来说马套。
作为一个独立的村庄,马套其实并不算小,解放初就有两百来户七八百口人丁,现在则有一千六百多位老少爷们儿,应该算是个大村。可为甚早年的长清地图上都不屑得标它呢?十有八九是因为过去的马套太偏僻、太闭塞。半个多世纪前,它与外面大世界的联系只有两条蚰蜒小道:一条在村西,过小河,翻西山岭,穿吕家沟,爬黑石崖,方可遥遥望见界首村;另一条在村子西南,涉南河,爬南河沿儿长长一段陡坡,钻曲里拐弯五里远的“黑墙子”才能到达界首村南的皇家御路,以致祖祖辈辈马套人一直被山外大村的人蔑称为“山杠子”。其实,所谓“黑墙子”,就是不知多少年前泰山桃花峪内的大山里发生过一次特大泥石流,将亿万方砂石运出大山,万千年来,肆虐的山水把沙、土冲涮转运到更远的地方去创建平原沃土,却留下十多平方公里的黑压压石头摞,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泰安城大开发时才被无数“咕嘟嘟”冒黑烟的拖拉机“神不知鬼不觉”地运走,做了平坦大马路的铺路石和高楼大厦的奠基石。
马套的幸运起点始于公元一九五六年,这里的花岗岩大山被军工专家慧眼发现,成为开凿山洞储备军火的绝佳首选,随着开山炮的隆隆轰响,一条宽敞的大马路撕开“黑墙子”的重重阻隔,跨过南河,顺顺溜溜地铺到马套村头,拐进转山子西侧的的春峪沟。春峪沟变成神秘的军事重地,北山坡下却盖起一幢幢整齐漂亮的营房,特别是那座可容纳一两千人欣赏节目、观看电影的大礼堂,更让周围数十里乡亲垂涎欲滴。从此,马套人不再被“大庄儿”人戏称为“山杠子”,而且还可以牛气地邀请四乡亲朋观看每周一次的电影和频繁的慰问演出,虽然那是给部队官兵和施工人员看的,但马套村和马套人却从此不再被周边村庄小觑。
不过,在那人人为吃饱肚皮而努力奋斗的年代,马套虽然以超乎寻常的愚公精神坚持不懈的封山造林、治山治水,虽然在改天换地的进程中不断创造辉煌,但却依旧默默无闻。
勤劳、朴实、能干能吃苦的马套人一旦认识到造林育林的好处,便开始另一个艰苦而又幸运的新起点,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奋斗和努力,究竟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没人说得清;究竟栽了多少棵树,绿化了多少亩山林,具体数字也没人能够说得清。直到1997年,马套村忽然接到上级通知,让他们派代表去北京参加“造林绿化千强”表彰大会,而且还作为代表上台接受国务院领导颁奖。于是,马套村治山治水、绿化荒山艰苦奋斗几十年的艰难历程和成功经验不但被人所知,而且广为传诵,从来不为人注意的马套村不但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还得到上上下下、各个阶层的广泛关注,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发现了马套的许多迷人之处,从而一步一步蝶变为远近闻名的三A级景区。
马套的确有许多的迷人之处,但归纳起来不外有三:山美,水美,人美。
说山,她紧紧依傍在雄伟壮丽、驰名中外的泰山脚下,北边是钟灵毓秀的灵岩。就近而言,东是威猛的将军山,西有憨态可掬的拔不倒山,北依齐长城雄峙其上的北顶山作靠椅,南有郁郁青松覆盖的南山屏障。在这个小盆地里,不管是北来的寒流还是南来的旱风都被有效的阻挡,而南北的高山却把不同方向带来的云雨层客气的留住,使这里成为一方十年九收的风水宝地。

巍峨将军山下的美丽马套
说水,这里得益泰山小气候的荫佑,山青树茂,草绿风轻,气候湿润、雨水丰沛,一年四季泉水叮咚、水流潺潺。这里的水,无论泉眼石嘑还是井池湾塘,无不清澈净明、甘甜如贻,冬温不砟牙,夏凉不伤脾,既饱含鲁人的谦谦君子之风范,又融汇齐人的聪颖睿智气度。所以,虽然从渊源脉系直观上看是北大沙河的源头,然而,谁能保得如此灵透之水不会从山脉的隙缝里玲珑穿过,赶往济南府诸多泉群凑凑热闹?

封住了山,涵养了水,但落差极大的溪水山涧却留不住水。
于是,马套人又开始艰难而又雄心勃勃的拦水、蓄水大工程。
几十年来,马套人自力更生修筑水库十几座,其中蓄水六十、一百万方的水库就有两座。其中最让马套人自豪和最聚集人气的莫过于被他们亲切称为“明镜湖”的第一大水库。
湖光山色,碧波荡漾,一派江南风光。单单看照片,你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这是在山区。
然而,这的确是在泰山西麓,的确是在海拔四五百公尺的山区,的确是在名不见经传的马套,这风光旖旎、波光粼粼的一湖碧水也的确该称之为明镜湖!
明镜湖最深处十数米,水面几十亩,蓄水愈百万方,在地无三尺平的山区,也当然是个正经八百、名副其实的湖!
您可能去过太湖、洞庭湖、鄱阳湖,可能为那广阔的水面所震撼,可能为那数不清的渔船而赞叹,也可能为那丰饶的的物产而垂涎艳羡。但你万万不可因此而小觑了这个明镜湖。
明镜湖虽然没有太湖、洞庭湖、鄱阳湖浩淼的水面,但却丝毫不影响它的“有容乃大”,而且体现的更全、更真、更确切。刘禹锡在他的《望洞庭》中写“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偌大一个君山岛居然成了“白银盘里一青螺”。而在这里,无论将军山巍峨的身影,北顶山敦厚的面孔以及盘卧其上的蟠龙——齐长城,乃至湛蓝的苍穹、飘动的白云、翻飞的燕雀,统统“写真”在这面巨大的明镜之中。没有轻视,没有小觑,没有借此扬彼,更没有以此抑彼,一切都是大自然的翻版,没有丝毫的再创作、再加工。如果当空拍下这幅魔幻的“写真”,一定会拿下摄影大赛金奖。
是的,这里虽然没有孟浩然笔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气魄,但却有“银波荡漾环翠峦,一湾明镜照九天,扁舟轻移碧波远,十里青山眼底悬”之神韵;虽然没有秦牧《太湖诗》“烟波万顷太湖奇,岛屿浮沉鸥鸟飞”的瑰奇与壮丽,没有“七十峰峦凝影处,西施笑颦总依稀”的梦幻与哀怨,但却有“水波连天影,鱼在山中飘,飒然风起处,树梢起波涛”的神奇与美妙;这里虽然没有鄱阳湖“百川灌彭蠡,秋水方浩浩”、“南望天无涯,孤帆落何处”的恢宏与辽阔,却能在这里寻找到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思乡情怀,感受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轻松与快乐。所以,也有人在游览之际、陶醉之中抒发胸中情怀:
群峰如画屏,
山翠湖水清,
无须羡瑶池,
此处是仙境。
不过,游明镜湖还有一个极佳景致万万不可错过,那就是“镜湖月色”。如果在明月之夜,或泛舟湖上,或静坐湖边,你会发现山区的月夜格外宁静,明镜湖的月亮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情、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泛银;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湖畔,无风自凉,心清气爽;四顾:青山如黛,静如处子。此时此刻,无论热恋情侣,还是知己二三;无论同学故旧,还是初识新交,绝对都不舍得离去,而是希望在这里静静的,静静的,与天同,与地同,与人同,与自然万物同。
山造就水的隽永,水增添山的灵气,山水当然也会造就一方人。
说到马套的人,更有其独特风格。首先,这里的人都十分善良。马套是个杂姓村庄,但无论张、李、兰、孙,薛、段、孔、刘,还是肖、任、郭、宋,一家有事,各家伸手;一人有难,全庄不眠;一家喜酒,全庄痛饮。难事自己顶,幸福大家享;心心向善,事事向善,纵有差池错讹,也是大肚能容,善心宽阔。
马套人质朴实在,说话做事明来明去,直来直去,斤就是斤,两就是两,不藏不掖,不遮不瞒,襟怀坦荡,情真意诚。他们认为,几百年前兴许曾在一口锅里抡勺,狗皮褥子没反正,谁和谁呀!
再就是,马套人依然保持先祖勤谨耐劳之风气。终年累月,一身汗水,一身沧桑,不以挫折为哀,不以辛劳为苦;一双大手,比天大,比石硬,比铁坚,苦乐辛酸寻常事,风霜雨雪当酒肴,庄稼不收年年种,管它旱涝与风雹!
更为可贵的是,马套人特别崇尚自我、崇尚快乐。他们蔑视苦难,当然也便极少奢望。他们少有攀比,不欺不诈、不妒不嫉;他们以转嫁苦痛为耻,以慷慨助人为荣;和气为乐,和谐为乐,你乐我乐,大家都乐,乐在脸上,润在心田。他们不会唱戏,却不排斥看戏、听戏,亮开嗓子能把“靠山梆”吼得有板有眼,对着麦克也能把时尚歌曲唱得字正腔圆。据说,早年间的马套先人不但秧歌调儿唱得有滋有味,转山游儿唱的有情有意,“旱船”玩的潇洒俊逸,而且既要凭力气又要动技巧的“盘辇”也耍得雄壮威风,本本真真。壮哉快哉!富人的欢乐浮泛在虚假的表面,穷人的欢乐充溢在真实的内心,马套人的欢乐则贯串在他们的一生一世、一行一动、一笑一颦。自在潇洒,壮哉快哉,优哉游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类学家说:人类创造了文化,而又被文化造就着;不同的文化造就一方不同性格、不同特色的人,而不同性格、不同特色的人又不断创造、发展和沉淀着不同于别处的文化氛围和文化底蕴。春秋战国时期马套地处齐鲁交界,后又长期为古齐州、郓州、兖州交界处,近代不但是济南、泰安毗邻衔接之地,而且多次为济南、泰安交替管辖。齐鲁之风,齐、郓、兖之气,泰山之雄奇,灵岩之灵秀,趵突之清纯,自然而然造就一方独特的、令人刮目相看的“人气”。说到这里也忍不住来一点“王婆卖瓜”,表一表这些年马套村获得的国家级荣誉称号:
1.全国绿化千佳村。
2.全国文明村。
3.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4.全国文明村镇。
5.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6.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
7.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8.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还有就是:2000年马套出了一位全国劳模;2003年的九届山东省政协会上有两位马套村政协委员在不同界别参政议政;2023年十四届全国人大会上又有一位来自马套村的代表!
如此等等,让马套人深深懂得,所有这一切除了党的领导、国家的政策之外,还得益于祖辈先人留下来的丰厚文化传统。他们觉着,即使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也要尽最大可能保护和传承弥足珍贵的文化传统。丢掉了自己的传统,流失了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历史的根脉,就会丢掉老祖宗留下来的勤劳、朴实、忠诚、仁爱精神,传统美德就会在年轻人的心中失去位置,渣滓文化就会萌动发芽乃至泛滥,就会导致道德滑坡。一个地区、一个村庄如此,一个人当然也不例外。
热爱家乡,天性使然;孝敬尊长,人伦根本。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家乡都不热爱,如果连自己的父、祖尊长都不敬重,如果不自觉认真地吸吮传统文化的醇美乳浆,承续祖宗先人的美德厚养,为自己家乡的更靓、更美用心用力,为家乡父老生活的富足、欢乐、安康用心用力,他所有的大话、漂亮话便都是空话,他所做的所谓善行、好事也必定是失去本真的假事、假象!
所以,如我等无能、无才之辈,才能在几十年中在认真吸吮传统文化的醇美乳浆,承续祖宗先人的美德厚养基础上,捉笔写点东西,尽管拙劣粗鄙,但却是竭尽全力为家乡的更靓、更美,为家乡父老的生活富足、欢乐安康而歌唱,而欢呼!
所以,斗胆将为家乡写的一首歌词放在文后,恭请各位方家斧正、润色。
马套,我可爱的家园
(轻快、抒情、民歌风)
一、
古韵悠悠齐长城,巍峨雄奇将军山,清泉涓涓花溪河,银光闪闪麒麟湾。遍野葱茏碧空绿,缤纷绚烂百花艳,莺啼燕舞神仙境,欢声笑语笙歌喧。
(副歌)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这就是我可爱的家园。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是勤劳智慧的乡亲把你妆扮。您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您的未来一定辉煌灿烂!
二、
先祖拓荒五百载,茅屋石墙御风寒。乱石缝里抠黄土,光石梁上造粮田。辛劳煎熬不言苦,耕读传家忠孝俭。乡风醇朴邻里和,父慈子孝一脉传。
(副歌)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这就是我可爱的家园,齐风鲁韵在这里融汇,孔孟智慧在这里续延。您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您的未来必定辉煌灿烂!
三、
新人新篇新时代,新谱新歌新画卷。亭台楼阁绿映红,彩云纱雾罩茶园。美景广召天下宾,乡愁绵绵客忘返,情醇酒香人不醉,幸福心歌唱万年!
(副歌)这就是我美丽的家乡,这就是我可爱的家园。搭乘时代高速列车,万能之手把理想的彩门搭建。您的明天一定更加美好,您的未来必定辉煌灿烂!

作者简介:
李良森,网名义和庄主。1946年生,1962年初中毕业回乡务农。1979年起有剧本参加县、市汇演,1980年陆续有散文、小说在省市报刊发表,时有小奖。1985年签约长清县文化馆合同创作员,1988年正式调入。1993年评聘文创二级,1996、1998年先后任县(区)文联、政协副主席,进入公务员系列同时失去职称评聘资格,所幸始终没有放弃文学创作,尤其2006年离岗后时间自控、如鱼回渊。几十年来出版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民间文学、旅游文学等十余部。其中主编《长清民间文学集成》获国家艺术科学领导小组先进工作者称号,《山楂峪闹剧》获济南市首届泉城文艺(民间文学)奖;长篇小说《相思河》获济南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泉城文艺奖,长篇小说《义和庄》获省、精品工程奖和泉城文艺奖;《燕儿燕儿快來吧》获市精品工程奖和泉城文艺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