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自洽的立场和情绪矛盾(5):三场冲突中长袖善舞的沙特
----从中东伊以战争说起
全 兴
截止目前,三场战火仍有俄乌冲突在继续燃烧,要想停下来,也是件困难的事,俄罗斯想停下来,显然心有不甘,会不会跟印度、伊朗和以色列一样,欢庆胜利不好说,想继续战斗到底,显然也是力不从心,毕竟打了三年多,把被喻为战斗民族的国家弄个底朝天,颜面扫地,即便最后胜利,也是残胜,更有黄雀在后的忌惮;乌克兰想停下来,那可不是乌克兰的事,停不停,由不得他,而且丢人的是美欧,宣布胜利的是乌克兰;想再继续打下去,那也不是乌克兰的事,打不打也由不得他,要是美欧不下场,真的赢不了,这也会让美欧丢人丢到家了,特别是北约。
自从华约随着苏联解体而分崩离析后,几十年来,北约,今年打这个国家,明年灭那个国家,尽管是些小国,也足以杀一儆百。可这次东扩,碰上俄罗斯,可算碰到硬茬了。表面上是俄乌冲突,实际上是俄罗斯与美国领导下的北约的对决,三年来,北约也是筋疲力尽。能不能挺到最后,都是两可,是俄先倒下,还是北约先解体,暂时还不好说。好在有美国新总统在此,估计会选好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台阶,双双以牺牲乌克兰为代价,罢战休兵,这样都体面,而且大概率都会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
近段乌首都机构都搬到西部利沃夫,就是一个信号,美欧又在蠢蠢欲动,拟派兵驻扎乌克兰,更有罗马尼亚代管敖萨德的新闻,更是一个信号,说明俄罗斯的攻势凌厉,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状。
他们且战,我们且看,难怪有人说是:不投降的乌克兰,衰而不死的俄罗斯,富而一盘散沙的欧洲,穷而军力孱弱的日韩,极端宗教不能统一的印度,乱而不崩溃的美国,不断产业升级的东方大国,这才是完美世界。
常言道,好言难劝激怒之徒。
最有意思的是,乌克兰总统在百忙中,还指点江山,对当今国际风云评头论足,如乌克兰称以色列袭击伊朗是“合法打击”!,如签发命令,对中国的企业进行制裁,如召开乌克兰重建国际会议。
乌克兰对以色列攻打伊朗是“合法打击”说法与北约秘书长吕特的说法如出一辙: 美国对伊朗的打击没有违反国际法。
这位脱口而出说美国爸爸的秘书长坦言:“说真的,我们还是聚焦在关键问题上。我的最大担忧是,伊朗拥有并能够使用、部署核武器。这将会对以色列、整个地区以及世界其他部分形成一种扼制。这也是为什么北约表示,伊朗不应该——而这也是北约的一贯立场——伊朗不应该拥有核武器。我并不同意你说美国的所作所为违反了国际法。”
在立志和情绪的取舍上,乌克兰所谓“合法打击”用词,明显带着情绪和仇视。
众所周知,伊朗曾向俄罗斯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例如无人机和无人机技术。另外,乌克兰与欧盟是“团伙”,站在欧盟立场,乌克兰认为以色列的打击是合理合法的,目的是为了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殊不知,在以伊和俄乌这两场冲突中,伊朗和乌克兰都是被打击者,可怜天下沦落人,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在立志和情绪的矛盾中,也许“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对决的首要问题,比什么都重要。
回首22年前的美国,曾经发布豪言壮志,要消灭叙利亚、伊朗和朝鲜这三个“邪恶轴心国”,今天当美以联手一鼓作气将叙利亚收于麾下,踌躇满志,准备乘胜追击,拿下伊朗时,被踢到了铁板,再二衰,跟俄罗斯闪电战攻击基辅一样,有着惊人相似的一幕,估计再打伊朗,也会心有余悸。
细细梳理这三场冲突发生后,那些不得不站队表态的各个小国,有时真难为情。不表态吧,悲剧说不好会在自己国土上重演,表态吧,弄不好会自相矛盾,更为糟糕的是,莫名其妙被大国上眼药。
在欧盟,匈牙利亲俄又亲以,让欧盟和北约对匈牙利的人怼也不是,不怼也不是,关键是他在美国大选前押宝特朗普,而且押对了,弄得欧盟一脸懵逼的同时,还不得不服,更有意思的是,他和中国的关系也很铁,不得不说,欧尔班是个奇葩。
欧盟有个西班牙,与匈牙利有所不同,他开始强烈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慢慢地反对介入冲突,更是在最近的军费分摊上对于一刀切的5%敢于说不,更是拒绝派兵,关键是他强烈谴责以色列对伊朗的侵略,这种远离战火,但没有远离正义的精神难能可贵。
欧州还有一个塞尔维亚,1999年那场战争,让他与中国更加亲近,不亚于巴铁之亲。因与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斯拉夫民族血浓于水的感情而惺惺相惜,更因南联盟的分崩离析而心有余悸,加之科索沃的独立威胁领土和主权,无奈谴责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入侵,但又与俄罗斯藕断丝连,秋波频频,如履薄冰地在欧洲走着钢丝,虽有后来对乌克兰供应武器,让俄罗斯如鲠在喉,一番周旋,也无大碍,整体上没有给欧洲那些人落下口实。
有意思的是,这个向乌克兰出口武器的塞尔维亚,还在向以色列出口武器弹药,直至伊以冲突爆发,即便如此,这个国家总体上在立志和情绪上实现了自洽,谴责了以色列对伊朗的侵略。尽管欧洲国家对塞尔维亚虎视眈眈,但中国运20送过去的货也会使这些国家三思而后行,总体上是有惊无险。
相比朝鲜对俄罗斯的坚定支持,相比欧洲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大多数的中东国家,在这三场冲突中,多是左右摇摆,左右逢源,见风使舵,也有立场和情绪的严惩冲突,可以理解,身不由己在于实力不济又不想被端上餐桌,尽管他们因石油富得流油。
有一个国家特别明显。
这些年,无论是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是纷争如何如火如荼,这个国家总是例外,不仅淡定从容,而且处乱不惊,即便是这三场冲突也是置身事外,能独善其身。这个自1932年建国以来的,西亚阿拉伯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四面玲珑,八面来风,用长袖善舞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它就是沙特阿拉伯王国,简称沙特,俗称骆驼。
与上三常打得相当火热,在石油绑定美元上,他与美国同呼吸命运,如日中天,混得风生水起。即便今天美元江河日下时,沙特也是炙手可热;与中国暗渡陈仓,频送秋波,在当年伊拉克不可一世时,树起的东风导弹让其不可越雷池一步;与俄罗斯共同掌控石油天下,一个欧佩克,升降之间,就把世界弄得不知所措。
在伊斯兰世界时,执掌逊尼派之牛耳,与伊朗掌控的什叶派分庭抗礼。无论是海合组织,还是阿盟,他都举足轻重。特别是有个地表上不算最强但算最富的80后,该软时,软得让无话可说,该硬是更是杀伐果断,总是时不时地给世界一个惊喜,在对待记者卡舒吉的事件上心不慈手不软,让土耳其等国的指责无可奈何,就连美国的诘问也是冷眼以待。与俄乌冲突的暧昧表态相比,在伊以冲突中一本正经地进行谴责,可对美以使用其领空攻击伊朗也是三缄其口。
能顺大势,在中国的牵手撮合下,实现伊沙千年和解,伊斯兰世界两大派对的牵手被寄以厚望。随后在美国这个别样红娘的撮合下,沙以和解几乎要进入洞房花烛夜的美妙时刻,那场阿克萨洪水把他们的美梦给浇灭了,2023年10月7日以后的大戏就这样开演了,当然,在此之前,与胡塞武装的较量失势后甘拜下风,与其暗通款曲,谁都看穿没有揭穿,看透没有说透;当然,他是中国珠海航展上最显眼的大户,重装合成旅订单的成交,使这人国家没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他的万家桶武器与三哥家的万家桶武器不可同日而语,谁都心知肚明。
想想曾经很富的伊拉克、伊朗和利比亚、叙利亚。一个王国,论民主比不上伊朗,论军事比不上伊拉克,论世俗,比不上叙利亚,论桀骜不驯,比不上利比亚。但他能够走到今天,而且还活得很滋润,绝不仅仅是兄终弟级的体制,其过人之处也不仅仅是长袖善舞的能屈能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