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游彬州大佛寺石窟(上)
文/刘玉伟
不久前,我们老两口和我的老伙计老侯两口,一块跟吴玲去宝鸡二日游。吴玲是陕西港青旅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的旅游顾问,她建的吴玲户外旅游群就有近500人,大部分都是经常跟着她国内、国外到处游玩的人。因为她为人正直爽快,又敢于为游客们着想,所以,我们几个关系好的人,这几年也经常跟着她到一日游或者是多日旅游。
彬州大佛寺石窟,对于我来说一点都不陌生。1969年1月9日,我来到插队下乡的旬邑县城关公社崔家河大队时,就从父老乡亲们的口中,知道了彬县有一个很有名的大佛寺。旬邑县紧临着彬县,彬县是2018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才撤销彬县,设立县级彬州市的,和旬邑县一样,还都归咸阳市管辖。那时,彬县有几个煤矿,我们村里也有人在彬县的煤矿上工作。我们平日里在田间地头干活时,父老乡亲们经常会说起彬县,说起大佛寺来。
2015年6月9日,我们老两口带着外孙女,和楼上的十多个邻居,坐西安到彬县的火车,去彬县玩了一次。我们家楼上的好邻居老杜,她也是老三届、老知青,她在彬县下乡,又在彬县当了多年小学和中学的教师。那天是她学生的孩子开车,在火车站接的我们,又把我们拉到彬县深山里的,一个还没有对外开放的寺郎湖景区游玩。寺郎湖景区在深山里,不仅很凉快,风景也很好。从寺郎湖下来,想去大佛寺看看,却错过了开放时间。我们只好遗憾地又坐上火车回西安了。
我和老侯是西安同一所中学的同学,我是初六六级,他是初六八级。我们从农村招工出来后,又先后都来到了西安铁路局三原工务段。我们退休后,又住在同一个铁路小区里,因此就成了关系最好的老朋友。这次就是看了吴玲在群里发的旅游通知,这次宝鸡两日游,有彬州大佛寺石窟,有麟游知青大院等景区后,我们才一起报名来的。来彬州大佛寺石窟看看,也算是了了我一个多年的夙愿。
彬州大佛寺石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城西的大佛寺村,大佛寺南依青翠巍峨的清凉山,北傍蜿蜒东流的泾河水,东侧紧邻大佛寺村,北临312国道,距咸阳120公里,距西安150公里,是古丝绸之路西出长安北道的第一大石窟寺。大佛寺是唐太宗李世民(626——649年在位)为纪念和超度在彬州浅水原大战中阵亡的将士所建。彬州大佛寺石窟最初叫应福寺,因此,在大佛背光上就有“大唐贞观二年(628年)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题记。北宋仁宗赵祯皇帝(1022——1063年在位)为养母刘太后举国庆寿时将应福寺改为庆寿寺。明景泰年间又称其为大佛寺,从此,大佛寺一直延用至今。
我们那天是上午10半左右来到的大佛寺的,吴玲想着景区里肯定有小饭店啥的,可以解决大家吃午饭的问题。也许是旅游淡季,大佛寺门口除了有几个卖香火的小摊位外,连一个卖吃的摊位都没有。好在大家都带有吃的东西,就等在这里游览完后,再去下一个景区,或是在路上有乡镇的地方吃午饭了。
我们那天走进彬州大佛寺石窟,放眼望去,里面的风景还是挺震撼人心的。一进门就会看到,在一块巨石上,两排金色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上面写着:世界文化遗产——彬县大佛寺石窟。抬头远看,对面的清凉山上绿树覆盖着整个山顶,显得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在半山腰处,有一座50多米高的砖木结构的三层楼阁,就像是大佛寺的门楼一样。楼阁的后面,大佛寺石窟依山而建,石窟凿岩为室、雕石成像、架木为楼、凌空飞阁。在400米长的岩面上,开凿洞窟130余孔,佛龛446处,造像1980余尊,历代题记170余幅。特别是那尊高24米的阿弥陀佛坐像,是世界窟内最大的阿弥陀佛造像,自古被誉为“盛唐石窟艺术奇观”。大佛寺也因此而得名。
我们沿着楼阁旁的石阶而上,台阶不是很高,但有点陡。我们首先进入的是千佛洞,这是一处平面近似于正方形的大型中心柱窟,长11.48米、宽9.45米、高3.12米,有造像696尊,千是言其多的意思。沿着里面的通道,环绕着中心柱窟,可以边走边看。左右两侧有好几层大小不一的佛龛,造像有单尊佛像、双尊佛像、一佛二菩萨像、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还有单尊的,比较大的菩萨像和佛装的地藏菩萨像等。
刘玉伟,2025年7月12日于西安市大明宫铁路小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