攥着黄河摇太阳
黄爱玲
生在黄河边的我们,一年总要去看几次黄河。黄河上有什么?去过黄河的人都知道,黄河是变幻的,春天的黄河与夏秋的黄河不一样,夏秋的黄河与冬季的黄河又不一样。春天的黄河托着太阳,夏秋的黄河摇着太阳,冬天的黄河用银装包裹着太阳。我们几位文友看黄河的地方在济南亓家庄,黄河在此处陡然扭动,扭成一个巨大的"S",是一条被世纪的风雨吹扭了的黄丝带,就美出了旷世的精彩。

站在这里,会发现黄河是从太阳里流出来的,一泻千里,来到我们脚下,打个漩涡,转身向东天流去。春的黄河流出一河桃花,夏秋的黄河是太阳决了口子,那水就带着太阳的本色,染黄了黄土高原,一直把它的黄色铺到渤海湾!
我们是黄河的子孙,无论你见没见过黄河,都会认同它就是你的血脉。九曲十八弯,环环扣着这个民族的心。台湾诗人余光中来到这里,第一件事就是拜谒黄河,当他看到金子般的流水,他跪下去,长久地亲吻着河岸的沙土,那是一个漂泊游子对母亲河的亲吻。临走,他包了一捧黄河的沙土,说要带回去,永久地供奉在书案上。那是一缕永久地乡愁。
黄河是看不够的,我们去黄河是去拜谒!只有黄河才能给我们长揖不起。
黄河大坝,劈开黄土高原的褶皱,寻着华夏五千年的时光,自西向东一路澎湃。静观黄河,它托着夕阳,夕阳融金,就融出一河豪迈!

济南人对黄河不陌生,济南地势南高北低,到了汛期,遇到大暴雨,黄河就会倒灌。一九四九年、一九五八年、一九七六年和一九八二年,济南都经历过黄河的大洪水,北岸一片汪洋,庄稼在黄水中像水草一样飘摇。水退了,黄河北岸变成一片滩涂。
二十世纪初,泺口码头是依赖木筏摆渡的,行人踏上撑篙人的渡船过河,那是一个“摆渡”的时代。一九八八年浮桥建成,极大地方便了两岸居民出行,于是浮桥上挑担的,推着自行车、三轮车的,赶着毛驴的,登桥过往,日均通行量超1.5万辆次,那是一个“赶脚”的时代,黄河艰难地向着新世纪挪动着脚步。

从在水上漂流,到驯水入渠是黄河人攥起黄河舞动的时代,大河上下,引黄灌溉、改造盐碱地、修渠建坝,经过几代人不懈地努力,昔日滩涂变绿洲,盐碱地成了高产田,远近闻名的吴家堡大米,济阳黄河大米,都是黄河水灌溉的。我们家邻居的女人,我喊她嫂子,娘家就是吴家堡人。她家蒸米饭,满院飘香,那是黄河的香!每年下来新米,她都会送一些给我们。这里的米是黄河滩区稻改工程的产物,三代人一代接一代地努力,将盐碱地改成稻米乡。头道黄河水灌溉,水里富含矿物元素,含糖量低,米粒晶莹透亮,口感香糯弹滑。黄河是用它的灵魂哺育着两岸人民的生活。

黄河胜利大桥的建成,改变了“赶脚”的时代,这是当时亚洲主桥跨度最长的钢斜拉式大桥。站在黄河大桥上看着波涛滚滚的黄河水,一览城市风貌,我突然意识到,我们跨进追风的时代。那一年女儿六岁,我带着她在黄河大桥上留下一张照片,见证了济南黄河大桥的诞生,我一直珍藏着。
二0二一年九月二十九日济南黄河济泺路隧道贯通,北起鹊山龙湖桥,下穿黄河水道,南至泺安路,隧道线路全长4.76千米, 隧道部分全长3.89千米;隧道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向二线城市轨道。我们进入追光的时代。
在时代的跨越中,黄河展现着母亲河,生态河,文化河的英姿。千里黄河,林岸葱茏,一片花海。昔日黄沙飞扬的黄河随波流去,代之而来的是游人林荫下的小憩,黄河岸边的垂钓。河边的人说,要说鲤鱼非黄河鱼莫属,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济南汇泉楼饭庄就选用黄河鲤鱼,做成饭庄的大招牌。原来黄河的味道早就深深地融入济南人的记忆中,任岁月变迁抹也抹不掉。

[作者简介] 黄爱玲,笔名,快乐。济南作家协会会员,山东散文学会会员,山东写作学会会员,张炜读书会会员,《万松浦》杂志读者俱乐部会员,周三读书会会员,红荷文学社会员,济南摄影家协会会员,历下区作协会员,历下区朗协会员。发表有三百余篇作品。作品见于《齐鲁晚报》、《山东广播电视报》等报刊、网络。齐鲁壹点发表的《70华诞,我与祖国共成长》一文,阅读量924.8万,“泉城济南,不是江南胜似江南”一文收录于齐鲁晚报壹点号优秀作品选集《清泉录》,《月亮被吃掉了》收录于《嗬,这一年》





玫瑰手绘折扇、玫瑰国画
订购热线: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