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罗河水,1963年6月出生。1982年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从事中心学校,初级中学管理工作多年。曾获安徽省优秀教师称号。酷爱读书,勤奋笔耕,创作并发表散文多篇,其中巜豆腐腐的情思》获省级比赛二等奖。
九曲黄河 荡气回肠
罗河水
我们吃过早饭离开朔州驱车西行去河曲看黄河鸡鸣三省奇观。
山西不仅矿产丰富,五谷也丰登,路的两边多半是绿油油的玉米,谷子,高梁等,整齐茁壮,快要抽穗了。不久我们到了河曲地界,沿着河曲县城中心大道,远远就望见一座断崖横兀在我们面前,大家断定崖下是黄河了。果不其然,宽阔似乎平静清净的黄河就在我们面前。正对岸是内蒙古准噶尔旗和陕西省府谷县,形成“一河观三景”的独特景观,是黄河湿地公园核心区域。该区域融合了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孕育了二人台和《走西口》等经典民歌。对岸内蒙古准噶尔大峡谷山峰上一只红灿灿的雄鸡,正昂首高叫,催促三地人民撸起袖加油干。
高高的断崖映衬着宽阔的河面,河水虽说不上清澈但洁净无沙,定神细视才能发现河水在缓慢地流淌,滋养着岸边宽广的草滩,草滩上郁郁葱葱长着各种草儿,涓涓细流流淌其间。 同行的童教授捧起清净的黄河水洗面漱口,我欣喜地将这“鸡鸣三省”黄河美景缓缓地调焦拍摄,发给远方的挚友。挚友回复我:河面很宽,水面很平静,水不黄嘛。此段黄河确实如此一一宽广平静清净。
我们离开“鸡鸣三省”沿着黄河岸边继续前行,过了一个古渡口不久,黄河两岸地貌相称了一一两岸是断崖式的峡谷。峡谷背后是纵深极深貌似黄土高原的群山,一条长长的水带在这千山万壑黄土高原最低谷间蜿蜓穿行,收纳着两岸纵横交错群山里的流水,河堤像刀劈斧砍垂直的墙壁,只有零星草丛悬挂在上面,下面有一道最高水位的渍痕。这一段是水电资源丰沛的偏关县。河道较直,水势平缓,水色略黄。两岸群山高处,时不时见到烽火台,那是长城的配套设施吧。我们的车子在岸边颠跛,大家也感觉饿了要找饭吃了,我突然发现下方有一个“丁”字河口,急忙叫停车。黄河流经此处时,又一条从我们这边群山中流出的小黄河在这里汇入主河道。小黄河里水明显比主河道要黄,两河道交汇处对岸斜坡上有一个参差起伏的窑洞群,从山顶延伸至河水边。眼前像是打翻颜料瓶的水彩画,色彩粉呈。大家拿出手机,选角度拍照,为眼前河纳百川景象惊叹不已,远方善良的挚友问我:黄河泛滥时会不会淹没低处的窑洞?
饥肠辘辘的我们好不容易在峰回路转间找到一家黄河边上小饭店。吃上黄河虾,黄河坡上羊和香喷喷小米饭,临走王先生叮嘱一脸憨厚纯朴的老板娘:你要在路边立一块招牌,好让游人找到你家饭店。老板娘只是憨憨地笑着与我们挥手作别。
吃过午饭我们依旧向南沿着偏关县黄河岸行进,基本上与黄河保持平行,由于岸边是跌岩起伏山道,黄河也时隐时现,我们到了又一佳地一一老牛湾。
老牛湾除了继续保持黄河两岸刀削斧砍之貌外,这里的又是主河道与支河道汇合地,两河道均呈柔和的弯状,亲密地在这里相吻,长城延伸至此,与黄河相拥握手,形成“入晋第一湾”壮观景象。岸边村落保留着原始的石墙窑洞式状貌,两岸山体犬牙交错,整个景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于一体,令人流连忘返,叹为观止。
离开老牛湾,我们继续沿着黄河前行,没料到行至清水县沿黄公路时,车胎曝了,求援需要一段时间。我们只好利用这个时段徒步游黄河。当我们绕过一座山,看到山下汹涌澎湃的黄河,想到远方挚友渴望见到黄河咆哮的样子,我立刻有了下到谷底的冲动。同行的几个朋友望着有70度崖坡和60米高的陡峭崖壁,崖壁上是被雨水冲刷极不稳定的沙石,都阻止我不能下去。我说:我身体轻,体力还不错。不能错过这近距离拍摄黄河奔腾咆哮的机会,我会注意安全的。大家见我态度这么坚决,只好叫我小心点,他们站在崖上观望着我。我面朝着天,望着脚下沙石,试稳一步下一步。两只手抓牢石头或植株,控制好身体重心,只要脚下有石头响动,站在上面注视着我的朋友就喊我上来,虽时不时有脚下石头响动和滑沙,但我都能控制住身体。终于下到了黄河水边。满河是激流汹涌带着旋涡翻卷着浪花奔腾向前的黄河水,一浪赶着一浪。我将一只伸入水里,顿觉手掌手指被接连不断粒状物冲击着,双手捧起黄河水,水里满是泥和沙。浑浊的黄河水裹着泥沙,冲刷着两岸的山体,水里阵阵旋涡一定是奔腾的黄河水冲击着水里大大小小的石块了。黄河水流至拐弯处似乎又蓄积了更大的能量调整方向向前奔腾着。这正如远方的挚友收到我拍的视频回复道:这才是黄河该有的样子!我终于看清了,黄河两岸如刀削峭壁就是这汹湧的河水裹着泥沙如同带水的砂轮磨洗的。岸边高高的峭壁就是在这黄河水不断地冲刷中逐渐升高的。此刻我忘了下崖时两腿的抖动与酸胀,也不担心回去爬陡壁的艰难。我贮立在黄河边自然联想到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前行的路上就该像眼前的黄河水奔腾向前,永不退缩!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你时而平静,时而奔腾。你时而宽广,时而幽深。你时而直,时而弯。你时而清,时而浊。时而温柔,时而骄横.....
九曲黄河,令人荡气回肠!
2025.7.11下午六时许于列车上
罗河水的《九曲黄河 荡气回肠》不是一篇简单的游记,而是一部用文字编织的黄河交响曲。作者以脚步为节拍,以目光为指挥棒,在晋陕蒙交界处的黄河沿岸,奏响了一曲关于土地、历史与生命的复调乐章。
柔板——黄河的母性叙事:开篇的"鸡鸣三省"处,黄河展现出惊人的母性气质。那"宽阔似乎平静清净"的河面,如同展开的臂弯,将三省之地温柔环抱。作者巧妙地用"涓涓细流流淌其间"的草滩细节,暗示黄河作为生命摇篮的本质。童教授"捧起清净的黄河水洗面漱口"的仪式感,将黄河水升华为一种文化圣水,完成了从自然景观到精神图腾的第一次升华。
行板——历史的层积岩:当视线转向偏关县的峡谷,散文的纹理骤然变得粗粝。那些"像刀劈斧砍垂直的墙壁"的河堤,成为大地年轮的切面;高处时隐时现的烽火台,则是历史在景观中的化石。特别精彩的是对"丁"字河口的描写——主河道与小黄河的汇流,恰似中原文化与草原文明的碰撞,那"参差起伏的窑洞群"就是这种碰撞产生的文化结晶。作者在此处埋下伏笔:挚友关于"黄河泛滥"的提问,已悄然指向自然力与人类生存的永恒命题。
谐谑曲——生活的间奏:在宏大的地理叙事中,作者插入了充满人间烟火气的间奏。黄河边上小饭店的场景犹如一幅风俗画:"一脸憨厚纯朴的老板娘"与"香喷喷小米饭"构成温暖的细节。这个看似闲笔的片段,实则是为了让读者在壮阔景观中获得呼吸的间隙,也暗示着黄河滋养的不仅是土地,还有土地上质朴的生活方式。
狂想曲——自然的启示录:文章在清水县段迎来高潮。作者冒险下崖的描写充满张力:"面朝着天,望着脚下沙石"的姿势,是对黄河最虔诚的朝圣。当"浑浊的黄河水裹着泥沙"冲击手掌时,个体生命与亘古河流产生了量子纠缠般的连接。这段文字最具哲学深度——黄河的"砂轮"不仅磨洗着两岸峭壁,也在磨洗着观者的灵魂。作者最终领悟到,那些看似被河水削弱的崖壁,实则在冲刷中"逐渐升高",这是对"柔弱胜刚强"的东方智慧最生动的诠释。
罗河水作为教育者的身份赋予这篇散文独特的气质。文中对挚友的多次回应,恰似教师在课堂上的循循善诱;而对黄河不同面相的呈现,则像一位智者在对学生展示生命的多元解答。这种对话式的叙事结构,使作品既有抒情诗的优美,又有教育学的深度。当夕阳西下,我们仿佛看见作者站在黄河岸边,他的身影与千古奔流的河水融为一体。这篇散文最终告诉我们:黄河之所以荡气回肠,不仅因为它的九曲回环,更因为它是一部永远在续写的大地史诗,每个靠近它的人,都会成为这首史诗中的一个韵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