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父罗承逵(1933-2025),江西上犹县安和乡陶朱村龙王潭组人,生于贫寒而志存高远。今谨以质朴之笔记其生平大节,以寄追思。
一、戎马生涯(1951-1982)
1951年,时年十七,任乡民兵队长期间毅然投笔从戎,入瑞金县公安大队。曾冒雨急行军千里赴湘西剿匪,参与肃清新晃、凤凰一带陈氏匪患。1953年编入福州军区31军92师,驻防厦门前线,亲历金门炮战。后因表现突出,调任福州军区文化学校数学教官,抗洪抢险中荣立三等功。
六十年代初,调任解放军第45速成文化中学数学教研组组长,创"军事速成教学法"获教研三等功。1965年任吉安军分区司令部参谋,后转政治部任正营职干事。期间深入调研井冈山革命史,专访王佐、袁文才烈士遗属,其文《井冈山斗争拾遗》刊于《井冈山报》。
二、主政地方(1971-1982)
1971年任莲花县武装部副政委,兼任县革委会领导成员。1977年八一建军节,与开国少将甘祖昌同志座谈交流,其发言《学习甘祖昌将军的共产主义品格》被列为福州军区典型材料。
1980年调南康县武装部任副政委,主管招飞、征兵及民兵训练工作。1982年参加赣州军分区转业干部培训期间,获总政治部干部部专函表彰及江西省副省长方谦亲笔勉励。
三、政法春秋(1982-1995)
参与筹建南康县委政法委,任专职副书记(享受副县级待遇)。主持普法工作期间,南康县获评"赣州地区普法先进县",个人获表彰。兼任南康法学会首任会长,被推举为31军92师南康战友联谊会名誉会长。
四、桑榆晚晴(1995-2025)
退休后考取法律工作者资格,义务为乡民提供法律服务。1996年起自费踏访全国二十余省罗氏聚居地,历时十载主编《中华罗氏通谱》(2006年东莞科技出版社出版),填补了姓氏文化研究空白。晚年仍坚持为《江西日报》撰写革命回忆录,其文《金门炮战亲历记》被多家档案馆收藏。
先父一生恪守"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之信念,清贫自守,丹心可鉴。今虽逝而风范长存,其革命精神、治学态度与家国情怀,永为后世楷模。
一一罗华2025年7月14日初稿于上
犹县安和乡陶朱村龙王潭村民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