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赵志
在山东省烟台市的文化星河里,有一颗刚刚升起的新星,她就是山东才女、烟台青年作家、知音识曲文学社的创始人曲荣静女士。
她犹如一朵在祖国希望的田野上、在齐鲁大地上绽放着的一朵金色向阳花,在文学与艺术的土壤中汲取营养,以文为纸、以诗为笔,在新时代的时光里,结出属于自己独特而又沉甸甸的籽粒。
初见曲荣静女士,是在北京“2024第三届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第二届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活动现场,我俩同坐在前一排,同时获奖。在会后的交谈中,她身上散发着一种温婉而坚韧的气息,宛如烟台古老城墙外,静静流动着的河水,既有岁月沉淀的厚重,又有灵动鲜活的生命力。她邀请我参加她创办的文学社,因为她是山东的,我的老家也是山东籍,山东人应为家乡做点贡献,所以就愉快地答应并加入了。
再见到曲荣静老师,已是今年的5月16日,笔者应邀参加“知音识曲·美丽烟台”全国优秀作家创作交流暨现场诗会,17日入住在烟台通汇大酒店1306号房间。刚布置完会场的曲老师就来看我,临走时赠给了我一本她刚出版的、并亲手签名的新书《在希望的田野上》。送她走出电梯,我返回房间爱不释手,便急切地看了起来,但因为还要开会,我没有细读,只是大概翻了翻,全书共192页,前半部分是散文随笔:《在希望的田野上》至《那一抹红》86页;后半部分是诗歌诗词:《写给春天》至《新春》对联191页,该书由《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心想,只不到一年没见,她的进步实在是太大了,竟然出版了自己的著作,让我刮目相看,心里想着,等开完会后回去慢慢品读和学习。
会后,顺便到菏泽和郓城看望了一下亲戚,才回到山西自己的家中,这些天来细读曲荣静社长的散文,才感知这是她情感的深度沉淀。从书中的《油菜花盛》《巢风四方来》《在那美丽的小山村》《风吹荷花香》《秋染鱼鸟河》《秋辞寒同山》《蓬莱八仙渡 仙境秋韵美》《烟台的苹果真甜》等篇,这些文字,像是从她的灵魂深处,缓缓流淌出来的,带着山东人的热情,带着烟台人的温度,带着一个文学爱好者的情感。我此时又好像看的不是文字,仿佛看到一个天真活泼的女子在祖国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奔跑着。
细读《老门东 新气象》《幸福的味道》《秋天的收获》《像绿萝一样》等篇,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着身边的人和事,那些平凡的生活场景,在她的笔下,变得生动而感人。读她的散文,就像是在与一位知心朋友促膝长谈,她会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毫无保留地与你分享,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祖国的腾飞,各地的发展,烟台小城及山村的巨变通过她的笔尖全部呈现出来。
她写亲情,那浓浓的眷恋之情,让人不禁想起自己家中的亲人;她写友情,那真挚的情谊,让人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温暖;她写自然,那对山川河流的赞美之情,又让我们重新审视身边的美好世界。
再细读她的散文:《父亲的笑容》《夏天的棉大衣》《世上最美的模样》《岁月的身影》《爱情的模样》《雪寒梅愈香》等篇,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扇被遗忘的情感之门,让我们在感动中,学会珍惜;在泪水中,领悟生活的真谛,把一个烟台女作家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爱亲人的心跃然纸上。
当我再读她的诗歌诗词时,从《写给春天》《春讯》《远方的春姑娘》《春天的靓丽》《新春寄语》《奔向新春》《养马岛的春天》等首,不知不觉地走进她的诗歌世界,又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般的花园。比如:“海边的浪花呀/已舞出春天的乐章”“心/已长出翅膀/蓄着春天的梦想/怀揣着春天的希望/盼望春天的芬芳”“我想把自己嫁给春天,我更想撷一抹春绿/与你一起再续/新年春天的希望”等句,写出了春天的新意。她的诗,如潺潺溪流,清澈见底,却又蕴含着无尽的深意和一位女诗人对春天的语赞。
再如《秋天的颜色》《秋天的诗行》《秋天的玉米》《秋日里的红果》等首,每一个字,都像是一颗闪烁的星星,在秋日的夜空中交织出绚丽的图案。如:“是农家房前屋后袅袅炊烟/在晚霞中升起/是一张张笑脸/在田间地头/在大江南北/洋溢着喜悦/是幸福的底色/是一首华美的赞歌”。如:“我想把秋色/写进故事里,用画笔/画出秋天的美丽”。再如:“霞光映照出你的炽热/晒出玉米地里秋天丰硕/满城尽带黄金甲/留下浓彩一抹”,写出了秋的深意,写出了大地的丰收,写出了庄稼人的欢畅。她用灵动的语言,描绘着生活中秋天的多处美好,也抒发着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在她的诗里,笔者还能看到烟台的怡人风景,齐鲁大地的风土人情,祖国各地的河流山川,能感受到四季的更迭变换,更能触摸到一位女诗人的那颗敏感而炽热的心灵!
“把种子埋进土壤/用辛勤的汗水滋养/星星深情地歌唱/看你在夜色里悄悄抽芽,发光/不必等太阳出来/伴着月光也能成长/无论严寒酷暑,都/一直向上,蓬勃茁壮”,这样的诗句,简单而深刻,既写出了成长的经过,也写出了人的努力向上,让我们在不经意间,就被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总观曲老师的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得一片宁静的港湾。最后,笔者还想用曲老师的《写给自己》的诗中的几句:“让我们一起/去看春日温存如花/追赶夏日缤纷绚丽/收获秋日累累硕果/捕捉冬日雪花飘落/给自己许下一个/明天和未来,更好的愿望”来收尾。祝愿曲老师的艺术之路常青;祝贺曲老师创办的知音知曲文学社越办越好;衷心祝福曲老师写出更多更好的最美丽、最动人的华章!
作者简介:
赵志,网名志存高远,山东菏泽郓城小屯人,郑州铁路局退休干部。1974年4月至1976年7月曾在山西省长治县北呈公社北和大队插队。现为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治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员,太行文化旅游促进会顾问,国礼艺术家特邀艺术顾问,山西省知青文化创业研究会理事,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鲁迅高研班成员,中华作家网终身签约作家,中华作家联盟终身院士,中外文学艺术文学院终身院士。主要著作有《晋城北车站志》《春华秋实》《远去的荷塘》《太行拾贝》《我在北和当农民》《我的铁路情结》等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