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红,城市心:
当全运盛会遇见街头的文明光芒
文/广东省社会政策研究会
红色文化委员会
评论员
雨后清晨七点的天河立交桥底,钢铁洪流奔腾不息。在这座城市急促的心跳声中,一抹抹“志愿红”如火焰般在湿漉漉的晨光中跃动——“广东好人”、领队吴志刚精神抖擞,76岁的“广东五星志愿者”池朝兴银发微扬,“广东好人”徐桂容目光如炬,“广州好人”何卫红、、林洁手势坚定,“最美红棉老兵”覃兆福身姿挺拔......当“好人”走出荣誉殿堂,当老兵守护斑马线,当古稀长者立于潮涌车流,他们共同挥动的文明引导旗,为广州的早高峰注入了一股温热的暖流。
志愿服务的动人之处,正是那些在喧嚣中自然流淌的温情细节。红灯亮起时果断伸出的手臂,绿灯通行时对老人孩子展开的守护之翼,面对交通违规者温和而坚定的劝导,为迷途者指明方向的耐心手势——这些平凡的举动如春雨浸润城市肌理。当骑单车的青年在湿滑标线上摔倒,何卫红与池朝兴毫不犹豫俯身关切:“哪里疼?要不要叫120?”一句简单询问,一张递上的纸巾,让窘迫的青年眼眶发热,更让匆匆路人停下脚步。这一刻,文明的温度在晨光中无声传递,温暖了整座城市。
“十五运会是广州的大事,我们要发挥榜样的力量”,徐桂容的话语掷地有声。当道德模范从证书走向街巷,当红棉老兵以家国情怀守护斑马线,榜样的精神不再悬浮高空,而是化作街头可触可感的文明风景。76岁长者的坚持尤其令人动容——岁月淬炼的奉献精神,如同老榕树深扎大地的根脉,默默滋养着城市的文明土壤。他们与天河南街道志愿者共同奏响的“畅享文明十五运”交响曲,让每个平凡路口都成为文明的舞台。
这场“先进典型护安宁”的示范活动,其深意远超交通疏导本身。当文明实践渗入“早晚高峰”、融入“商圈校园”、遍及“大街小巷”,它向每个市民发出清晰召唤:城市文明的塑造,需要千万双手的共同托举。先进典型并非遥不可及的星辰,而是点燃在街头巷尾的文明火种,他们躬身实践的姿态,正是对全民共建最有力的邀请函。
全运盛会的荣光不仅闪耀于赛场,更蕴藏在城市脉动的每个文明瞬间。当值勤长者的银发与志愿者的红衣在晨光中交相辉映,当榜样的力量唤起千万市民的同频共振,广州正在编织迎接盛会的华服——以平凡善举为丝线,以城市温情为经纬。
此刻,街头那抹“志愿红”正照亮城市的灵魂深处:真正的文明盛会,始于每个人伸出的手、传递的暖、点燃的光。当千万人的善意在街角相遇,便是羊城最动人的文明底色——这底色不仅为全运而绘,更为我们共同的生活而闪耀。
作者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