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支两军立新功
作者:张北传
当年,在天府之国遂宁,一提到解放军0021部队,百姓们无不伸出自己大拇指,齐夸这支英勇善战、军纪严明、拥政爱民的好部队。
0021部队,隶属原陆军13军38师。1968年底,该部队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从原西南边陲的云南省文山州调防到四川盆地川中的遂宁县。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部队到达后,团党委遵照执行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工、支农、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简称“三支两军”决定)。为此,迅速组织从部队抽调200余名优秀干部和部分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优秀士兵,奔赴到遂宁、潼南县机关、厂矿、学校和农村,积极开展大力宣传党中央发出的《关于全国停止大串联的通知》和停止一切武斗,实现无产阶级革命派大联合,建立三结合的临时权利机构。
三支两军,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殊任务,主要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间(1967年-1972年),军队“支左”(支持当时被称为左派群众的人们)、“支工”(支援工业)、“支农”(支援农业)为核心任务,同时承担军事管制政策,即“军管”(对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实行军事管制)、“军训”(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抽出参加三支两军的指战员,带着部队党委、首长的嘱托,在开展三支两军工作中,他们经常是风里来雨里去,夜以继日深入工厂、矿区、农村和机关单位,模范执行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部署及指示精神,耐心细致的向广大群众宣传讲解党的方针政策,提高群众的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让大家思想统一到党中央正确路线上来。
通过三支两军工作,极好地维护了当时社会秩序,缓和了紧张局面,促成了各派群众的大联合,建立了三结合的临时权力机构,保卫了社会安定,维护了党组织统一领导的核心地位;使党政机关和公检法等职能部门恢复了正常工作秩序,履行了自己的职责义务,对那些曾在文化大革命中挑动群众斗干部、斗群众和破坏工农业生产的不法分子进行了清查并绳之以法,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使全县停工、停产、停课的乱象得到了复工、复产、复课。同时,个别地方搞武斗的乱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各条战线呈现了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新局面。
通过三支两军工作,从而也使部队与遂宁、潼南县地方党政机关、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密切了渔水关系,结下了深厚情谊和不解之缘。同时,进一步发扬了人民解放军既是战斗队,又是工作队、宣传队的光荣传统,诠释着“人民军队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使部队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再立新功!
截至1972年底,部队全面完成了三支两军的光荣任务,所抽调人员陆续归建返回部队投入到紧张有序的战备训练等工作中。
时光荏苒,回想当年我有幸曾参加三支两军工作,虽工作时间很短,但我印象深刻,留下了永恒的记忆!
2025年7月15日
【作者简介】
张北传,中共党员,退休干部,曾任职在东至县血防站工作,主管医师;热爱文学,曾是池州日报社特约通讯员,先后在池州日报,皖江晚报、安徽日报及县、市广播电台发表文章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