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有微信好友传播了从银川到新疆游玩火车的信息,许多人想去又怕卖不到卧铺的下铺后,一路也挺辛苦的。新疆嘛,自己曾经去过了几个地方,于是抽空翻出三次进疆拍摄的部分照片,挑选出一组镜头,表示“咱也去过新疆”。
新疆古称西域,对内地游客而言有一种神秘感。它是我国陆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为16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1/6。这里日照时间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气温温差较大,适合种植葡萄、哈密瓜、西瓜、香梨、苹果等经济作物,素有“瓜果之乡”之称。来到新疆,方知啥叫路途较远?据说此景区到彼景区,没有四五百千米是跑不到的。即便是这样,每年都有数百万名游客千里迢迢来到新疆游玩。拍摄者在2006年、2012年和2023年三次进疆,时间加起来约30天,到过的地方也就不多几处。但是,所到之处留下的印象却是深刻的、美好的、难忘的......
库尔勒:库尔勒,维吾尔语意为“眺望”。它地处欧亚大陆和新疆腹心地带,在塔里木盆地东北边缘,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直线距离仅70公里。因盛产“库尔勒香梨”,又称“梨城”,为新疆的一个县级市。
走进库尔勒团结路上的农贸市场,去看看当地的土特产。

在库尔勒的大街小巷,瓜果摊子随处可见。

卖馕的老人。馕是一种烤制成的面饼,是维吾尔族、哈萨克等民族的主食。
坐在理发店门前的小姑娘,是哪个民族的呢?

英吉沙小刀。以原产地英吉沙县而命名,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名刀之一。
罗布人村寨:此村寨面积72平方公里,涵盖塔克拉玛干沙漠、湖泊、原始胡杨林等自然景观。罗布人是新疆最古老的民族,其生活在塔里木河畔的小海子边上,以捕鱼和狩猎为生。为保留其古老民族原始的生活面貌,景区进行了适度改造。村寨位于尉犁县南,距库尔勒市区不到90公里。
罗布人中百岁老人甚多,他们世居于罗布泊地区,远离了喧闹和环境污染。
在这里,胡杨树到处都可见到,沙漠离村寨近在咫尺。

胡杨,蒙古语叫“陶来”,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沙漠植物。
塔里木河从罗布人村寨中流过,而小溪边就成为妇女的洗衣之处。
罗布人村寨的房舍,铺苇为室,垒木涂泥为屋,古朴而简陋。
库车:古称龟兹,位于新疆中西部,在塔里木盆地北缘,与轮台县紧邻,距离乌市公路里程约750千米。这里矿产蕴藏极丰,有石油、硇砂、石蜡、矾、铁、铜、煤、盐等。有“西域乐都”“歌舞之乡”“中国白杏之乡”的美誉。
库车城里的主街道,人来人往好热闹。

进城买货的巴郎子和他的大人们。
巴扎上的当地青年。姑娘们见到镜头露出微笑,并且摆摆手。
诱人的瓜果。在巴扎的一角,有不少人前来购买瓜果。
瓜摊一家人。切开的哈密瓜和西瓜,即可零售也可自个吃。
南山牧场:距乌鲁木齐市区60多公里。自西向东有西白杨沟、东白杨沟、庙儿沟和大西沟等风景地,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它既是一个天然牧场,又是避暑、游览的美丽风景区。草地上,有不少哈萨克牧民的毡房,可供游人休息、租用。

牧羊人骑着马、赶着羊,沿着山坡缓缓远去。
游客结伴在草地上徒步而行。

休闲的游客在树荫里看报纸。

每天来这里游玩的人不少,也包括当地的维吾尔族人。
前来度假玩耍的回族老人和他的孙儿们。
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品种多、含糖量高,气候宜人,是一处幽静的避暑、观光、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来此观光,品尝葡萄及瓜果。它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5公里处的葡萄镇。
在葡萄长廊中散步,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甘甜气味好惬意。
这里生长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含糖量高达20-24%。
葡萄架下,当地商户为游客准备了休息之地,可品尝购买瓜果。
为欢迎游客的到来,维族小姑娘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当地商户热情接待内地游客,并推销自家的葡萄干。
乌市街头:乌鲁木齐市简称“乌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首府,行政区域土地面积13788平方千米,全市有少数民族51个。“乌鲁木齐”为古准噶尔语,意为“优美的牧场”,曾经是古丝绸之路新北道上的重镇。
靠近乌市国际大巴扎的地方,人来人往,一直都很热闹。
当地少数民族妇女,操作使用手机情况很普遍。

街边的烤包子和烤馕摊位很多,香味扑鼻。
小摊子上的抓饭,还挺受食客的欢迎。
在乌市一条小街上,见到了一位用背篼背孩子买菜的四川妇女。
喀什:新疆有首名曲《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歌词里就有“新疆请你到喀什噶尔来,才算真正到新疆”的描述。在古“丝绸之路”中,喀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当今“一带一路”中,新疆不再是边远地带,而是一个核心区、一个枢纽地带,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新疆各地的风貌会更加群星闪烁,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南疆喀什,是一个来了就不想离去的地方。喀什古城的开门舞。
与时俱进的老人和他的团队,沿街表演维吾尔族节目。
在街上遇见美丽的姑娘,使游客驻足观看并商求合影留念。
喀什古城是一个很大的维吾尔族人居住区,沿街都有供人休息的地方。

街上有许多出售维吾尔族饰品的店铺,新疆小帽现做现卖。

刚放学的孩子们,在小巷子里玩耍高空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