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的真相一一我思故我在【二】
李东川

在这场关于“死亡、孤独、无意义、自由"的演讲中,黄晓丹老师关于“灵魂世界”的描述,竟在一刹那间对我早已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注入了新的认知......

“我思故我在”,世间的一切皆为意识之反映,并因我们思维的无限性而变得有意义。死亡焦虑已离我们而去,使我们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心灵慰藉。
关于黄晓丹的演讲,其视频谓之:
水平极高的演讲,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当我一次又一次反复观看时,我已感觉到这确实是一场“水平极高的演讲",在某种认知上,它甚至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一
关于对死亡的认知,我曾经历过恐惧(那是在没有信仰的阶段),坦然(进入了信仰阶段)的思维进程。
本以为如此一来,自己已可以坦然面对死亡了,在认知上便有了种满足感。
没想到看了黄晓丹的演讲后,自己对于死亡的认知有了更深的认识。
记得很小的时候,自己因在朋友住宅的山坡上看到了一座新的坟茔,心里充满了恐惧。
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一方面是官方宣扬的唯物主义即无神论,导致我们对死亡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恐惧一一想想人一旦死亡,就会进入永恒的黑暗中,并会从此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便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恐惧涌来不能自己。
另一方面则是民间关于鬼的传说让人沉浸在巨大的内心恐惧中,以至想想半夜从那坟墓中爬出的青面獠牙的鬼怪就会吓得自己内心打颤颤。
尽管后来对死亡已没了恐怖之感,但墓地那种阴森森的感觉都始终不能在内心抹去。
没想到黄晓丹这段关于死亡的描述竟然一下颠覆了我的对生死的认知一一
黄晓丹在演讲中这样描述:
她开车出城经过一个小区,那个小区靠近太湖,风景非常优美,是一个别墅小区,可是卖得很便宜,因为小区的对面有一座山,叫青龙山,它是无锡的公墓所在地。
她说:我外公就埋在那里,我外公年纪很大了,所以他的朋友分成两种,一种是已经埋在那里的,还有一种是即将埋在那里的。
她以如此轻松的口吻谈到“已经埋到那里"的外公,和“即将埋到那里”的外公的朋友,本身就表达了一种对死亡认识的态度。
她说:在那一刻她想到了沈佺期一首诗,这首诗描写的是洛阳城外的墓地所在地:
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
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
黄晓丹说:那天我经过时,突然想到如果那个山上埋着的是我们很爱的那些人,我的外公,外公的朋友,那个漂亮的女孩子。
那么说不定在月明星稀的时候,他们的灵魂从各自的坟墓中爬出来,坐在自己的墓碑上,抽一抽烟,聊一聊天,看着山下的万家灯火还要点评一下:你的孙女比较有出息,我的孙子比较没有出息,那不是很好吗?
我们如果就住在山下的那个小区里,在他们的看顾之下,那样不是很安全很幸福吗?
在黄晓丹老师的眼中,死去的灵魂已全然没了我们所有关于死亡的惧怕和嚇人的描述,它是那么轻松,充满了惬意,竟然一下打消了我对死亡对墓地的畏惧感,让生与死得以融合,可以坦然地看着那些亡灵的有趣对话。
黄晓丹说:就在那时我突然觉得,如果有一天我很有钱了,可能去那里买一个别墅,然后在每个傍晚,一只耳朵听着人世间的欢乐,一只耳朵听着山上的松柏声。
我曾听说过关于与“历史的对话″
与“心灵的对话”
与“大自然的对话”
......
然而与“亡者的对话″我则是第一次听到。
曾经的过往,我们对死亡,对墓地都怀有一种深深的恐惧。
然而黄晓丹的这段描述,居然轻而易举地把我们从阴森的墓地中拉出来,带入到了一个轻松有趣的境地。
这段轻松、有趣的描述竟然在一刹那间对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产生了如此深刻的触动,让我面对亡者,面对他们的世界产生了一种渴望融入的心理需求。
我一下联想到了“金蝉脱壳″。
那些蝉,它们曾在地下经历了漫长的不见天日的黑暗岁月。
当它们的灵魂苏醒过来时,是那具躯壳把它带进了另一个世界。
在另一个世界,它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曾经将自己灵魂带出黑暗世界的那具躯壳蜕去。
此时我们听到的蜕变的蝉那欢畅的鸣叫声,大约就是黄晓丹老师所描述的坐在坟茔墓碑上的那些灵魂们有趣的对话吧。
据说在墨西哥,每年都有一个亡灵节,类似中国的清明节,但画风完全不同。
传说中这一天,是去世先祖们从另外一个世界来到人类世界,与自己子孙后代“团聚”的一天。
墨西哥亡灵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欢快的。
他们相信死亡并非终结,只是去向另一个世界,所以当死去的人一年之中有一天可以回到活人世界,这自然是一件值得高兴和大肆庆祝的事情。
这时的墨西哥人每家每户都会设置一个供奉台,放上亲人的照片、生前最爱的东西等等……他们还会去骨灰所在的地方供奉一些祭品,非常像中国人的扫墓。
这种人生观世界观与黄晓丹老师构想的亡者世界真是不谋而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此刻我发自内心感谢黄晓丹老师这场“:水平极高的演讲",在她描述的这个世界里,终于找到了我们一直在苦苦追寻的人类终极问题答案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