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万里长征60首之40沙窝会议
(中华通韵)作者:薛志鹏
沙窝复道明时序,下寨凿冰会涌泉。
擎手拨开千瘴雾,濯缨洗吻饮龙涎。
【注】
①本作,是笔者应周总理秘书、国宝人物、书画艺术家古今明先生托付所创《三长精神诗词300首》暨《长江精神诗词100首》《长征精神诗词100首》《长城精神诗词100首》之一。
②将《七绝·万里长征联韵60首》合而为一,即为正文120韵、240句、1680字,无一重韵,一韵到底的《七言排律·万里长征120韵240句》,是笔者自研“可分可合”式系列五首历史最长排律之一。
③本系作品,以长征起始、进程时间线为宏观线索,由江西瑞金、于都集结出发为始;以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为主线;以红二、六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及红二五军长征路线为辅线;直至吴起、会宁会师,长征结束。此举,旨在学习和铭记红军万里长征光辉历史,传承与弘扬红军排除万难、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
④沙窝会议:长征途中,中央政治局在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毛尔盖区下八寨乡沙窝寨子(今血洛村)召开会议;下寨:指下八寨乡。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在四川懋功会师后,面临下一步战略方向的选择。红一方面军主张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而红四方面军张国焘主张南下或西进,出现严重分歧。为解决分歧、凝聚共识,红军召开会议,明确红军前进方向。会议讨论并通过《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强调创建川陕甘根据地的重要性,指出北上是“目前历史条件下的唯一正确方针”,否定了南下、西进等错误主张。沙窝地处高原,气候寒冷,会议在一座藏族民居土屋内召开,条件简陋,参会人员席地而坐,印证了长征的艰苦环境。
⑤2024年6月至2024年11月,书于浙江。